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山东淄博经济开发区傅家镇彭家村多位村民向央媒反映称,在大部分村民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已将该村300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用于理财,半年一结息,利率为6%。

征地补偿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建设土地或棚户区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现在,征地补偿款用于理财,为何大部分村民居然不知情?

此举的性质并不含糊。《土地管理法》规定: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在山东,《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也规定,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用和社会保障费用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但当记者深入调查,才发现这一事件的“诡异”远不止于此。3月16日,彭家村党务村务公开栏里张贴出一份公示,核心内容是,村里的169.383亩集体土地被征收,共涉及被征地农民1297人。不少村民对记者反映,这份公示里的内容,很多村民都是第一次听说。土地征收牵涉村民的切身利益,但涉及被征地农民1297人、共计169.383亩集体土地被征收,这么大的事儿,村民们毫不知情。而且在拿到了多少补偿款的问题上,村民们也蒙在鼓里。实在匪夷所思!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征收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严格规范征地补偿有关费用管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其管理、使用和分配,依法由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讨论决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征地补偿有关费用的收支情况及时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接受监督。

那么,现在很多村民反映自己毫不知情,问题是否出在村委会这里?但彭家村党支部书记同样深感委屈,其在回复村民时表示,“村里明确告诉你,钱都在区里,区里去理财。具体在哪里咱没见,没在村账上过,你问我,我啥也不知道。”从开始征地,到发放补偿款,到最后决定将补偿款用于所谓“理财”,可以说暗箱操作贯穿了全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操盘手”到底是谁?

当地一位副镇长透露了一些端倪。其对村民坦言,“其他村的征地补偿款也存在类似情况”“经开区的城投公司和村里签了协议”“按照经开区的实际情况,还有既定的办法,村里和镇上就是执行的……”淄博经济开发区、区城投公司,显然就是这一诡异事件的“操盘手”。

从理论上说,理财是为了生财,但即使是最专业再高明的理财大师,替他人理财也必须以他人授权为前提。一家城投公司有什么资格越俎代庖替这么多村民去理财?从一路暗箱操作的事实来看,是否表明,从开始征地起,巨额补偿款早就被预先作了“理财”的设计?而理财的结果不一定都是资产增值,假若最后补偿款血本无归,那么谁来承担责任?

更可怕的是,涉事的并不止一个村。彭家村的补偿款高达3000多万元,和其他村合并,必然是一个更加惊人的数字。该事件涉嫌严重违法,严重侵蚀村民权益,而且非常不合情理。必须对之彻底调查,给社会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