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4时许,俄罗斯总统普京乘专机抵达北京,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次俄方随行人员,包括新任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俄联邦储蓄银行首席执行官格列夫,俄外贸银行首席执行官克斯丁,俄国家石油公司执行长谢琴等。

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布消息称,普京访华期间,两国元首计划签署联合声明,还将签署多份双边文件。两国领导人将详细讨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所有问题,确定进一步发展俄中务实合作的主要方向,并就最紧迫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两国领导人还将参加俄中建交75周年暨俄中文化年开幕晚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行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当代俄中关系独立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局势之外,双边关系的多层次发展是自觉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基于两国广泛契合的根本利益,深入的互信,强大的民意支持和两国人民真挚的友谊。目前俄罗斯约有9万名大中小学生学习中文,去年超过73万俄罗斯公民到访中国。

普京使用“迅猛”一词来形容两国经贸关系的进展,中国已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俄罗斯在2023年中国贸易伙伴国的排名至第四位。

数据显示近5年中俄两国贸易额翻了一番,2019年两国贸易额为1,110亿美元,去年已达到2,278亿美元。

由于中俄两国公司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超90%的结算以本国货币进行,因此普京在专访中特别用人民币和卢布为单位,总结两国贸易额分别为20万亿卢布或者近1.6万亿元人民币。

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普京即将展开的中国访问行程,美国《纽约时报》指出,俄罗斯和中国都面临着美西方日益严峻的挑战,但在重压下中俄关系更加深化,中俄保持良好伙伴关系,有助于回击美国的霸权。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俄罗斯今年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今年是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去年金砖机制历史性扩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进出口值由2009年的9602.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32万亿元,年均增长11.3%,预计朋友圈扩大后的合作潜力也将更大。

面对美西方就乌克兰问题对华施压,中国高层多次当面进行了解释,

中国既不是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参与方,但我们没有隔岸观火,而是一直在为实现和平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已经开启第三轮穿梭斡旋,同时我们反对利用乌克兰危机甩锅抹黑第三国,煽动新冷战,历史反复证明,任何冲突最终只能通过谈判解决。

面对世界局势更加混乱的今天,中俄需要紧密合作面对挑战。俄乌冲突、中东危机、美西方的贸易、科技制裁,全球产供应链出现脱钩断链的危险,冷战的阴影重现。

中美俄是世界三大巨头,是可以完全不在乎其他国家的干扰,坚持自己主张的国家。美国有一班小老弟,平时可以狐假虎威,但各有自己的小心思,关键时刻会不会为美国挺身而出,不确定。

中俄坚定地站在一起,足可以影响世界格局。两场冲突后,新兴经济体开始归队了,四十几个国家积极加入金砖组织,这是中俄这几年辛苦积攒的成果。

中国一直不希望冷战重现,也就对两大阵营对立持谨慎立场。俄罗斯更希望借助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形成更加系统化、完整的体系应对西方。

面对西方脱钩的加剧,中国也需要做出预防措施。金砖国家可能加大引进会员的模式,逐渐形成关于贸易、金融的组织化,以应对可能的变局。

近日,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专员博雷利称,冷战后我们赖以生存的国际体系已经不复存在,美国已经失去了霸权地位,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崛起及其向超级大国的转变。

既然有新兴大国崛起,世界原有的秩序就注定要改变了,这是各国都心里清楚的。

美国因为深陷两场冲突,可能加剧衰落,世界真正的巨变就在未来的三五年,中俄在谋划迎接这一新时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