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北京延庆”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6日,延庆区文物局揭牌成立,成为全市首个单独设置的区文物局。延庆区长城管理处同日成立。延庆区文物局和长城管理处的成立标志着延庆全面开启全区文物保护工作新局面。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区委书记于波,区委副书记、区长叶大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红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管小丽,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委办公室主任颛孙永麒出席仪式并为新机构揭牌,副区长任江浩主持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庆区文物局和延庆区长城管理处的成立也是延庆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全面做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工作的有力举措。据了解,区文物局负责全区文物和博物馆事业发展、长城保护管理等工作。延庆区长城管理处加挂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长城管理中心牌子,归口区文物局管理,承担全区长城文物文化保护、研究、利用工作;协助推进长城文化带建设相关工作。成立后的文物局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长城管理处将发挥力量优势,有效理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压实文物保护管理责任,将丰厚的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助力延庆争当长城文化带建设领头雁。

据了解,延庆区是北京市文物大区,全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86处,文物资源总量在全市排名第4位,文物资源级别高、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在延庆交汇。长期以来,延庆始终致力于文物保护、用好文物资源,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延庆是北京地区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区,也是唯一有砖、石、土三种长城类型分布的区,境内长城长度179.2公里。近年来,延庆区持续加强长城保护和长城文化传承,制定《延庆区长城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出台联合惩戒办法,建立长城保护员队伍,开展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实施九眼楼长城本体监测,配合推动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建成全国首个高精度三维模型数字档案,丰富长城文化的源头活水。与此同时,高质量举办北京长城文化节、八达岭长城高峰论坛,北京长城音乐会等品牌活动,精心打造原创舞台剧《长城筑梦》、沉浸体验剧《岔道情》,推出电视专题节目《洞见长城》,成立“八达岭长城传说”非遗研究中心,编创系列丛书,生动讲好长城故事。同时,延庆大力发展长城产业,“长城国礼”“长城雪糕”等千余种文创商品深受游客喜爱,“梦回长城 八方来鹤”夜游演出活动等远近闻名,“长城人家”民宿集群不断提质,为游客带来高品质长城文化体验。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切实发挥好文物局的职能作用,统筹全区长城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研究、长城活化利用,切实增强文物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努力拓宽文化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通道,不断提高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文化软实力’。”延庆区文物局、延庆区长城管理处(延庆区八达岭长城管理中心)负责人李丹说。

揭牌仪式结束后,市文物局领导和延庆区领导还前往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施工现场,察看了项目整体进展情况。

编辑 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