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葛维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淮海战役馆,像是走进了公园,这里没有任何的硝烟与战火,战争在这里,被陈列着,成为一个记忆,一个说明。

也许作为回忆,这场建国之前最为惨烈的战争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地远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巧合的是,就在前往徐州之前,我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中间的露天庭院里,遇到一位九十三岁的老兵,也许他太孤寂了,就在我与父亲坐在长椅上闲聊的时候,他自己摇动自己的轮椅,像风一样地飘过来,主动讲述了他的一生的征战经历。

他特别提到了淮海战役,说死了多少人啊,他从伍佑出来的当兵的人,七十多人,都一个不在了。他也是那一批当兵的人中唯一活着的人。

说到动情处,他一度声音哽咽,眼含热泪。

我用相机录下了他的讲述视频。

可见,淮海战役对于我们江苏人来说,是一个不能忘却的记忆。

几乎在江苏这一片广大的地域里,淮海战役是一棵枝繁叶茂、触及到几乎所有家族脉系的记忆大树。而今天,能够记忆起那场战火的人,越来越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淮海战役纪念馆,数十年在这里徜徉的和平,已经把战争的痕迹给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当我们走进它的大门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它的青葱的气息,它的绿荫成阵的草地,而走在这份绿色打底的氤氤之中,能够感受到的是与它在这里记载的战争记忆迥然不同的和平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大门,没多久,便看到了路边有一个篮球场,有人在这里投篮活动,而沿着曲径走了没多久,看到在绿荫丛中,有轮椅推着休闲的人走过,还有孩子在这里玩耍,遍地的绿色植被与花草把这里妆点成公园,眼前的纪念地,成了人们休闲健身的场所。

突然想到,这也许就是当年那一场战争的真正意义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场战争终结了自大清灭亡以来就一直未曾止息的所有混乱,让中国再度统一而强大,才有了之后多少年的宁静与和平,这种气息,凝结在战争纪念馆里,让这里成为市民与游客享受和平时光的场所。

路上经过纪念塔,但并没有走近去,殊为遗憾,也许这座塔里,记录着这块地域最为原始的遗痕,毕竟当年在这里设立纪念地的时候,只是为了这座纪念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远地也与那座著名的雕像擦肩而过,只是在路边,了望过那宏大群雕给予视觉的一点惊奇。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里,讲解员带着一群同行者,很快走到前边去,我一直落在最后,到了最后,不得不走马观花,才跟上参观者的步伐。短短的两个小时的时光,难以在这里接受所有珍藏着的信息。博物馆的使命,是让曾经的印象,在这里得到印证,也是让这里获得的感受,在离开之后去进一步自己寻访。它是一次归宿,也是一次开启。它努力呈现出了整个战争的各个层面,仿佛历史敞开了无数个缝隙,让我们的目光与思想一起走了进去,让我们重新走出它的大门的时候,触摸到的是依然是秋天艳阳下的清风与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即时时间里,我们走进了一座旧日的时光与战争的纪念证据,但当我们走出来,我们似乎链接上了战争的真正的结果,那就是弥漫在天地之间的浩大的和平。

如果时间充裕,我还想在这片以战争定义的园林里慢慢地走一走,去感受它在远山映衬下的坚毅的身架,去感受在这里铺天盖地自由发挥的生命,更希望能够在两层纪念馆的空间里,环绕着历史的记载,去了解更多的细节与隐秘。希望下一次能够满足这一简单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