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猪企竞争力分析:力源头均盈利112元,海大人均出栏1254头,双胞胎人均创收434万元【申联特约·数说猪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是养殖猪企的至暗时刻,生猪养殖大面积亏损,盈利的当属凤毛麟角。根据新猪派调研,2023年头部企业养猪板块实现盈利的仅有力源与广西农垦。其中,力源以头均盈利112元傲视群雄。头均亏损额控制在百元以内的企业堪称成本第一梯队:扬翔、牧原、海大、巨星、中粮在榜单内。

力源头均盈利112元高居榜首扬翔牧原、海大、巨星、中粮头均亏损控制在100元内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平均猪价仅7.5元/斤左右,大部分时间在7元左右徘徊。在此极端的市场环境中,仍有企业实现盈利。根据新猪派调研,力源以头均盈利112元遥遥领先,其次广西农垦以头均68元排行第二。
在7元猪价的低迷猪价中,2023年头均亏损控制在100元以内的企业算是成本第一梯队。扬翔、牧原、海大、巨星、中粮头均亏损控制在100元内,其中海大以期货以及仔猪外购填补了生猪的部分亏损,中粮依靠期货减少了亏损额度。不管是期货还是仔猪都是猪企灵活经营的一种手段,未来将会贯穿头部企业的市场运营中。
从盈亏榜单中可以看出,企业区域布局非常重要:除牧原外,亏损额控制在百元以内的猪企业大部分养殖在南方,非瘟依旧是目前头部企业成本最大的变量。根据新猪派的统计,2023年,TOP20猪企生猪出栏总量达2亿头,同比增长近20%;且入选门槛提高至267万头,较2022年的170万头增长了57%。20家猪企中有多达19家企业的生猪出栏量创下历史新高。在产能高达3亿头的巨头市场里:如何灵活经营应对微利的养猪时代,或是今年各大企业的必修课。

人均出栏量1000头以上:
海大、双胞胎、广西农垦、环山、德康、力源、巨星7家企业养猪微利时代,企业纷纷向内要管理效率,向市场要效益。2023年人均出栏量高达1000头以上的企业共计有海大、双胞胎、广西农垦、环山、德康、力源、巨星7家企业。除广西农垦是传统养猪企业外,其他6家均为饲料企业,可以看出饲料企业的管理水平更胜一筹。

海大以1254头的人均效率位居第一,双胞胎1215头紧跟其后。分析其高效的背后,除了饲料企业严苛流程管理外,也有生猪产品组合的灵活经营:2023年海大外购200万头仔猪,占生猪出栏量的一半左右,这大幅提高了人均效率,此外双胞胎的仔猪外购量占比30%左右。

人均创收100万元左右
生猪养殖效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除了人均效率外,人均创收也是衡量一家企业经营效率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新猪派调研,头部企业生猪板块人均创收最高的是海大:271万,德康以193万位居第二,天康生物172排行第三,温氏138万排第四。

2023年头部企业生猪板块人均创收平均在100万左右,全集团人均创收平均是205万,是生猪的一倍。其中双胞胎集团的人均创收在434万位居第一,京基智农以406万排名第二,禾丰以401万排第三。对比发现,生猪板块的养殖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标准化、机械化的发展,或许生猪人均创收会迎来大幅度提升。

提质增效:饲企养猪正起势争先从人效、猪效、人均创收方面分析,海大、双胞胎、德康、力源这些以往以饲料为主营业务的集团,养猪效率以及效益并不逊色于传统养猪企业。对于千亿营业额的企业而言,管理出效益、业务板块组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2023年营业额过千亿的企业仅有新希望、海大、牧原三家,未来温氏、双胞胎也将冲刺千亿大关。生存和增长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千亿企业而言如何既创收又创利,任重道远;有业务拓展的压力,也有模式再造的困惑。

从整体环境分析,2024年养猪量变驱动的红利期已逐步终结,质变带来的新一轮洗牌正在行业中上演。未来企业发展重心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注重头均创造的效益,关注猪效、人效。

传统饲料企业在生猪养殖中,起势争先,在饲料业务协同下,猪效人效都在进一步提升,大有超越传统养殖企业之势。

【微信编辑】孟 轩

【内容来源】李 丹

【数据制图】陈淑梅

【内容审核】李 丹加入新猪派养猪数据交流群获取更多数据与资讯

新猪派精选阅读:

外购937万头!他们或有仔猪定价权:双胞胎300万、海大200万、正大150万、大象100万……

“公司+农户”重塑广西猪业格局:广西农垦、新希望、温氏、扬翔、力源、双胞胎均超10万能繁母猪

突发!天邦食品申请预重整!“养猪大厦”开始崩塌,下一个是谁?

4.2亿头份!2023蓝耳苗TOP10榜单:勃林格遥遥领先,佑本第二,南农高科第三,灭活苗占有率逐年上升

TOP10出栏1652万头!21家集团在广东开展“公司+农户”养猪模式,育肥舍或成稀缺资源

2亿头!2023年TOP20猪企出栏排行:牧原6382万头,双胞胎1352万,巨星、天邦、唐人神增长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