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上市,作为一种企业通过在海外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以吸引国际投资者并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现代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拓展海外市场,境外上市因此成为企业提升国际知名度、实现融资目标的关键渠道。在境外上市的众多方式中,直接上市与间接上市作为国内企业常用的两种主要形式,正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企业需要首先了解的是,什么是直接上市?什么是间接上市?在实践操作中企业又该如何选择?

先说直接上市,是指境内企业无需经过中介机构,直接向国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并在海外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实现上市的方式。核心操作是: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在海外证券交易所直接发行股票,从而完成上市。例如,我们常说的H股、N股、S股等,都是采取直接境外上市的方式发行的股票。

间接上市则主要是说,国内企业在境外设立公司,并通过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对国内资产的控制权。这种上市模式并非直接在国内企业进行,而是借助境外公司,以间接的方式在境外交易所实现上市。具体的上市方式可以包括买壳上市、SPAC上市等多种形式,其核心目标都是通过间接控制其他公司实现境外资本市场的上市交易。

上述两者无论从概念定义还是方式流程来看都有着极大区别,而在实践操作中,企业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并非很复杂。

上市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目的在于以更为经济的方式获取市场的高度认可。在选择上市方式时,企业首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资金获取成本,同时提升市场对其的认可度。除此之外,企业还需针对目标市场及资本需求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确保选择最适合的上市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结合富辉资本集团多年从业经验,企业在选择上市方式时,往往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上市成本

一、上市成本

在企业上市过程中,主要支出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保荐费、会所服务费、律所服务费和上市年费等。这些费用构成了企业上市的基本成本框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上市方式会导致上市成本有所差异。

以直接境外上市为例,除了上述基本费用外,企业还需额外承担股票承销费。这一费用在股票发行总费用中占有显著比重,是上市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开支。相较于间接上市,直接上市所需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更适合具备一定资金基础且发展成熟的企业选择。

在实践过程中,采用间接境外上市方式的企业会更多,据富辉资本集团统计:备案新规实施后,共有181家境内企业在中国证监会备案,其中采用间接境外上市的企业高达127家,占比超70%,成为境内企业“走出去”的主流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目标市场

二、目标市场

鉴于各国市场监管政策的差异性,上市难易程度因而呈现出显著的区别。美股市场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流通量最为庞大的市场,其上市标准和政策相对较为严格和细致,企业直接上市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国内企业在寻求美股上市时,多倾向于采用间接上市的方式。

相较之下,港交所的监管与市场规则更为灵活多变,对于国内企业的要求相对宽松。这使得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时,既可以选择直接上市的方式,也可以选择间接上市的方式,从而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环境和自身需求。

经过我们的统计,所有已备案并计划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均采用了间接境外上市的方式。而对于计划在香港上市的企业,采用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的比例为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资本需求

三、资本需求

企业选择不同上市方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各自的资本需求差异。这里所指的资本需求,即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的货币资金。

鉴于直接境外上市的方式允许企业直接与投资者进行交易,并自主决定发行规模、定价以及信息披露要求,因此其独立性更为显著,资金筹集渠道也更为灵活多样。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上市方式更适宜那些具备一定发展规划、急需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企业。以国内动力及储能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瑞浦兰钧为例,该公司便选择以直接上市的方式登陆港股市场,成功募集资金23.9亿港元。

相对而言,对于那些资本需求相对较小,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的企业而言,间接上市可能更为合适。

除此之外,市场流动性、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以及成功率等要素,同样是企业在选择上市方式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此处不再赘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来说,对于规模相对较小、急需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进一步扩张的中小企业而言,选择成本较低、风险较小、流程相对简洁的间接境外上市方式可能更为适宜。而对于那些已经相对成熟、具备一定市场占有率,并期望保持企业独立性和流动性的成熟企业而言,直接上市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