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龙江诺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锦市2024年重点项目全面开工现场会暨富锦年产50万吨海藻糖及50万吨复配糖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象屿金谷仓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博会宣展“富锦大米”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稻田画。

□陈雪婷 本报记者 刘大泳

八方宾朋齐聚,共襄合作盛举。5月16日,第三十三届哈洽会正式拉开序幕。富锦市以招商推介、产品展销、合作签约等形式,全面展示了独特的资源禀赋、良好的招商政策和口岸通关环境,向国内外企业家发出了投资富锦、共享机遇、共促发展、共赢美好未来的诚挚邀约。

1抢抓机遇 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近年来,富锦市委市政府聚力打造“三江平原经济增长极”和“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副中心”两大战略定位,围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发酵和生化医药、新型商贸流通以及新能源产业”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不动摇,积极发挥富锦市资源、生态、产业等优势,以务实高效举措,推动招商引资规模再突破、结构再优化、质量再提升。

为了充分发挥富锦市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该市聘请了国内知名的德勤咨询公司,结合富锦县域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确定了玉米产业链、水稻产业链、大豆产业链、畜禽乳产业链及新能源产业链的招商目标,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和《对外合作指南》,实施富锦市产业链招商,不断扩大富锦招商朋友圈,提升富锦知名度。2023年,市领导带头外出开展招商考察33次,对接企业61家。新签约入统项目12个,签约金额81.1亿元。实际利用内资42.1亿元,排名全省第二,同比增长16.3%,实际利用外资472万美元。

今年,富锦市制定了《2024年富锦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2024年富锦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表》,突出“头雁”引领,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轮换赴外招商、四大班子成员包保推进招商、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主动对标招商”的工作机制,组建14个招商专班,全员出战,市领导带队先后考察拜访了山东木合、武汉美味源、广东健力宝、广东航天博客、昌顺食品、海粮农业、柳桥集团、银鹭食品等企业,深入洽谈可合作项目,加速推动优质企业优质项目在富锦市落地。

为构建“科技创新、上下配套”产业新格局,富锦市锚定“高新”定位、“链式”发展,聚焦生物发酵、生化医药和新能源等领域,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2024年一季度,市领导带头外出开展招商考察12次,对接企业21家,成功签约奥谷生物50万吨海藻糖产业园、中信泰富300MW风力发电、诺潽生物NPA二期等6个项目,签约金额47.4亿元。50万吨海藻糖及50万吨复配糖产业园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年产值60亿元,富锦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藻糖加工基地。富锦市与武汉美味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全国最大的糯米淀粉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城市低碳交通、东北数字能源科技创新城、俄罗斯泥炭和天然气合作等项目,实施“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政策、一抓到底”推进机制,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运营全过程、全链条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按计划、分步骤有序推进。

政策优,则企业兴;企业兴,则经济活。为了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富锦,该市厚植发展“热土”,把政策优化作为招商引资关键之举,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包括基础设施投入、财政贡献、引优扶强、企业高管、安商服务、对引资人的奖励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扶持,给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稳定保障。

2优化服务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今年以来,富锦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大程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富锦市完善专班工作组织架构,建立了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双组长”的推进机制,成立了10个指标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靠。深入贯彻落实省、佳木斯市2024年专项行动方案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富锦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确定了10个方面重点改革任务,16项创新任务目标,183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部门,确保专项行动基础打牢,全面推进。依据市(地)数字化督导考评监测项清单,梳理可承接题目151个。组织召开“一对一”摸底提升调度会20余次,与各承标专班(部门)逐项对接,对标全省最优值,研究提升措施,确保数字监测项指标在全省范围争先晋位。

为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富锦市完善智慧政务大厅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省内通办等平台向乡镇、街道延伸应用,市、镇、村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三级全覆盖。设置“一件事一次办”专区,“一件事”事项业务一窗受理、跨部门推送、联动办理,减少群众跑动次数、提交材料、办理时间,目前,已办理“一件事”业务305余件。积极落实惠企政策,依托黑龙江省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录入工信局、商务局等部门惠企政策6条,分解为25个具体惠企事项,事项网办率、推送率和答复率均为100%。

打造“锦快办”企业服务中心品牌,完善企业档案81册,完善企业电子档案2万余个,走访企业76次,为市场主体提供咨询服务2500余次,帮办服务69次,解决问题45件,推动市场主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以数字赋能企业发展,搭建线上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直达”,企业需求快速响应,为企业提供多元立体式服务,与线下企业服务中心双轮驱动,同向发力,真正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效,赢企业群众之心。

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富锦市强化监督、规范管理,将全市258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途合同纳入政府合同履约监督管理平台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涉及财政性资金合同进行全闭环履约监管,全力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难题。积极深化社会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开展信用修复7次,行政许可、处罚公示情况合格率100%,协调企业通过“信易贷”平台融资168笔4.83亿元。同时,深入开展“政商沙龙”活动,印发《关于定期开展“政商沙龙”活动的通知》,组织工信、商务等重点涉企部门开展“政商沙龙”活动4次,推动企业问题诉求解决,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3奋楫争先 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

眼下,正值项目建设的“黄金期”,也是决定全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季。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满弓”状态全力冲刺,全市一个个省市重点项目如火如荼地全力推进,工业厂房拔地而起,招商引资马不停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一股股争先晋位的强劲气场在这里澎湃洋溢,激荡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新项目孕育新希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富锦市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内、外部配套条件的落实工作,加强对项目业主单位的督导,促其尽快完善项目开工前各项审批手续,积极对上争取国债资金,加快落实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要素,为项目的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成功通过第四批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强化富锦市工业园区各项基础设施,有效满足新建项目入园条件。对新建项目建设所需的供电、供水、道路、规划许可、土地占用等建设条件,明确责任,采用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办法重点加以解决,全力推动开工建设。

富锦市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超前谋划、积极研究,做好“项目之冬”前期准备,扎实推进全市重点项目。今年“开春即开工”项目共41个,项目总投资7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7亿元,项目涵盖生物经济、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积蓄新动能。其中,富锦年产50万吨海藻糖及50万吨复配糖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启动,三期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海藻糖生产基地,对富锦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传统农业县,近年来,富锦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北国粮都”向“绿色食都”转变,闯出了一条让农民握住“金扁担”的发展新路。与富锦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紧邻的是富锦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前者提供原料,后者负责加工,满负荷生产可带动当地和周边县市就业500余人。富锦经济开发区先后晋升为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七通一平”“水热电汽物流”等生产要素及物料统一供给,形成上下游产业优势资源共享。

富锦市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依托粮食量大质优的优势,向粮食精深加工要效益、向产业融合要发展。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因产业集聚形成了虹吸效应,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此扎根,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联动。此外,富锦市“农业+旅游”“农业+电商”等产业初具规模,以富锦县域经济发展助力龙江振兴。

4彰显特色 构建农技品牌生态圈

背倚川流不息的松花江水,怀抱广袤无垠的三江沃土,富锦是中国粮食仓储能力第一县、中国绿色食品原料种植第一县,被誉为“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享有“黑土绿谷、北国粮都”美誉。2023年,全市粮食产量65.17亿斤,连续八年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两年蝉联“全国产粮第一县”。

黑土平原一望无际,大农业魅力无穷,生态区得天独厚,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富锦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超过40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与中科院、省农科院合作实施“金种子工程”,全市优良品种普及率100%、农业生产标准化覆盖率86%、农业科技贡献率71%,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全省首家“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转型项目区”,2023年批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高效试点”。

黑土如油,万亩良田,稻花飘香。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是集种子繁育、农技推广、气象监测、公共实训多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从种子、整地到水稻产品全程智能化指导,现代农业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投入,让这里处处散发着“智慧”味道。富锦市在这里种植了3D彩色稻田画,开辟了农事体验区,是全省首批“农业+旅游”模式的田园综合体,被誉为华夏东极旅游的“稻”梦空间。

富锦市拥有大熊猫级别的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4.2%,硒元素富集,具有“寒地黑土、一季稻香、富硒有机”的特点。寒地黑土绿水蓝天的天然生态资源优势铸就了粮食先天的优秀品质。“富锦大豆”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富锦大米”拥有着颗粒饱满、香糯适口、天然含硒、营养价值高等特定品质,被国家市场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此外,富锦市还拥有“大锦农果蔬生鲜”“头兴牧业乳品”“狮头鹅”等特色农业品牌,一系列殊荣让“黑土绿谷、粮都富锦”这张城市名片响彻全国,走向世界。

本版图片均由富锦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