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新鲜采收的芦笋。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人民网安庆5月17日电(吕欢欢、陈若天)时下,正值芦笋上市时节,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心族(安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芦笋智慧种植园里,一株株鲜嫩翠绿的芦笋破土而出,村民们穿梭在基地里,不一会儿,一筐筐芦笋被运送到仓库,村民们按照要求进行分拣、削根、捆扎、装箱,发往上海。

“我们是一家以‘科技+金融+农业’模式,实现集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姜玉光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有单体大棚130个,智能化联动温室大棚5个,共计种植面积180亩,总共分三季采收,4月到6月一季,8月到9月一季,12月到次年1月一季,每一季产量在1000斤以上,全年总产量在3300斤以上。

据介绍,芦笋因其营养价值丰富等受到消费者青睐,一年中可多次收割的特性也提高了种植户的效益。为发展好当地芦笋产业,该公司还通过智慧农业设备和技术,让芦笋种植变得可持续性更强、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安全。

如今,他们又通过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专业的技术服务,带领周边的农户一起种植,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

金融助农、科技兴农,通过不断完善生产设施扩大基地规模,具有传统蔬菜种植的石牌镇逐渐发展成为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和省农科院瓜菜新品种试验基地。同时,石牌镇建立全托管、合股经营及订单收购模式,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相对接,吸引社会资本加强蔬菜保鲜仓库、烘干中心、检验包装中心等建设,进一步延伸蔬菜产业链、提高蔬菜附加值。

目前,怀宁县仅石牌镇,蔬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8000亩,大棚蔬菜3000亩,形成芦笋、怀山药、芹菜芽、莲藕,马铃薯等当家品牌40余个,每天有大量新鲜蔬菜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安庆及合肥、武汉、上海等城市,日均交易额30多万元,“小蔬菜”做成“大产业”,既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收芦笋。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俯瞰石牌镇心族(安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芦笋智慧种植园。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芦笋捆扎。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芦笋捆扎。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