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小木虫

近日,河南师范大学郭海明教授、谢明胜教授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田寅特聘研究员等,在Nature子刊Nature Chemistry《自然化学》发表了题为Enanti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stereogenic-at-sulfur(IV) centers via catalytic acyl transfer sulfinylation的研究论文。环境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卫涛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郭海明,谢明胜,田寅为通讯作者,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省教育厅等项目的资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价硫中心手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和生物活性分子中。由于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亲核性,易产生背景反应和竞争反应,因此,通过胺与亚磺酸盐的不对称缩合构建手性亚磺酰胺极具挑战性。该研究使用自主研发的手性4-芳基吡啶氮氧ArPNO为催化剂,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手段,设计手性酰基转移路径引发亚磺酰化反应并实现立体控制。实验与理论研究表明反应生成手性混合酸酐中间体,且催化剂可同时作为碱活化亲核试剂,降低后续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活化能,从而高效、高对映选择性合成了系列手性亚磺酰胺和亚磺酸酯,最终攻克了该难题,为硫中心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药物分子的结构后修饰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的合成方法和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校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论文,标志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4-01522-z

由于公众号改版,为防错过更多资源,给我们加个星标

说 明: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小木虫,如需转 载,请在开头注明来源。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ilib oy)删除,感谢支持!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投稿、申请转载、互开长白。

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