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水果逃不过“十元定律”

大城市的中产,曾被困在高价水果里:一颗葡萄几块钱、去一趟精品水果店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那些日子里,但凡某个水果降价,就会出现所谓的“水果自由”。

但在广西,当地人从未困囿于水果价格里。

△ 吃水果不考虑价格,幸福感就会加倍。图源: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吃水果不考虑价格,幸福感就会加倍。图源:图虫

不论大型农贸市场,还是流动商贩的三轮车尾厢,西瓜、夏橙、葡萄、芒果、三华李堆叠成一座座小山,“十元三斤”“十元五斤”“十元五个”“十元八个”的价目写在粗糙瓦楞纸上,便宜得让人挪不动脚。

这幅画面发到网上,也吸引来一众网友表示,就算是为了水果自由也要去一趟广西。

△ 广西水果被网友总结出“十块钱定律” 图源:社交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广西水果被网友总结出“十块钱定律” 图源:社交媒体

难怪当地人称,在广西买水果,比起怎么和老板砍价,你更需要担心的是付款后如何把这沉甸甸的水果运回家。

让食客轻松实现水果自由的背后,广西稳坐全国水果第一省区多年。

公开资料显示,广西果树品种如今已近250种,约占全国的70%;2023年,当地水果产量3000多万吨,广西水果产量已经连续6年居于全国第一,是当地农业农村的支柱产业。

酷暑将至,不妨跟着文字先探访一下这座轻松实现“水果自由”的省份。

水果自由

覃玉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也是个喜好四处寻味的老饕,对吃水果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一款水果初上市时量少而价贵,口味也不够稳定,这个时候浅尝即可。待到集中上市的季节,也是水果吸足阳光雨露、果味最佳的时候,而且价格也被产量打下来,这时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现在广西街头最适合放开了吃的,是黑美人西瓜、夏橙、山竹、芒果、三华李......”覃玉娓娓道来,精品水果店动辄十几元/斤起步的三华李,在广西街头10块钱3斤,5斤上下的黑美人西瓜则是10块钱2个,“一个人吃的话还得悠着点,上次我花10块钱买了2个西瓜,一个星期都吃不完”。

△ 夏橙 图源: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夏橙 图源:图虫

这还不是广西水果最多的时候。覃玉表示,等到7-8月份,当地产的火龙果、芒果、荔枝、龙眼、毛桃、香蕉、西瓜、葡萄、释迦果等一并上市,“摊位上一片花花绿绿,价格也更加美丽”。

广西街头水果之便宜,还衍生了一个口口相传的段子。不要为自己买到10块钱3斤的水果沾沾自喜,你会发现同一种水果、同一样的品相,前面还有“10块钱4斤”“10块钱5斤”在等着你。

在轻松实现水果自由的广西,就算是“水果之王”,也要用“骨折价”赚吆喝。

近日,“广西街头榴莲100元5个”的话题冲上社媒热搜,网友热议“榴莲自由”就要来了,还有一众榴莲爱好者表示,就是冲着榴莲也要去一趟广西。

不过事后当地媒体核实发现,网上“100元5个”的榴莲为水果商贩的噱头,相关商贩主销的榴莲多为巴掌大小、重约1.5公斤,这种榴莲单个价格多在70元上下;能卖到100元5个的个头更小,且成熟度未知。

△ 广西街头的榴莲 图源:社媒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广西街头的榴莲 图源:社媒截图

据《南国早报》,南宁市面上的榴莲主要进口自泰国、越南。近年泰国和越南等地的果农不断对榴莲品种进行杂交,新品种产量增加的同时,小果、次果比例也在提高,这类果品的价格往往较低。

另据新华社报道,南宁榴莲价格下探还在于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产自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曾经受限于运输、仓储等条件难以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

如今,通过中国与东盟之间便捷的跨境物流体系,东盟水果正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

而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门户,也是东盟农产品抵达中国的第一站,在价格上也相对更有优势。与此同时,近年广西北海、崇左、钦州、梧州等地相继试种榴莲,根据计划将于4、5年后结果。

受天气影响,今年的荔枝产量同样备受关注。眼下荔枝季将至,全国多个荔枝产地枝减产明显,量少则价高,人们担心难以实现“荔枝自由”之际,广西表示,中晚熟荔枝品种减产幅度五六成,不过早中熟荔枝品种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也在一定程度安抚住荔枝爱好者的焦虑。

5月15日下午,在广西柳州经营水果店的曹女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她以8元/斤的批发价购入荔枝,以10元/斤的价格卖出。

食果图鉴

被各式各样水果包围的广西,长期以来自成一套食果图鉴。

最出名的当属酸嘢。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酸嘢关,各式新鲜果蔬切块后,配以辣椒粉、盐、糖,或搅拌即食,或加入食醋、酱油酿制一段时间,递到食客手中就是一套酸、甜、辣兼备的开胃小吃,这样的风味尤其受喜酸喜辣的女性群体喜爱。

△ 酸嘢,凉拌青芒果 图源: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酸嘢,凉拌青芒果 图源:图虫

其中最经典的一道又当属三华李酸嘢。成熟的三华李依旧酸味浓郁,大多数人就算好其口味也不敢多吃,而制成酸嘢后,辅以辣椒粉、生抽甚至香菜入味,新增的咸、香、辣使三华李本身的酸味得以缓冲,多味融合又给食客以丰富新鲜的口感体验,当地人基本都是以1斤打底,外地游客尝一次也难再忘记。

这种别具特色的果蔬吃法,和广西水果蔬菜等物产丰饶关系颇深。在没有现代制冷技术的年代,当地人将果蔬拌以各式调味料腌制,可以有效延长食物保存时间,有些腌制手段甚至可以让果蔬延长保留数月,熬过物产稀缺的寒冬。

另一个原因则是盛产水果的广西,夏季炎热,当地人需要清爽酸辣水果调味来刺激味蕾,以达到开胃的效果。

当然有更温润柔和的吃法。将各式水果切成小块放入碗内,再加上煮熟冷却的芋圆、西米、凉粉,倒入红糖水或椰奶、牛奶,口味酸甜冰爽,在中小学门口或各个夜市都能找到,10块钱一大碗,5块钱的也能找到,这种吃法叫水果捞。

广西的水果不仅吃出花样,也能美成画卷。广西南宁隆安县的夜间,大地犹如星辰大海、璀璨夺目,这是全国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种植人员根据火龙果喜光特性为其夜间补光,万千盏灯光也意外造就了一处网红打卡点。

△ 夜间的火龙果种植园 图源: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夜间的火龙果种植园 图源:图虫

上世纪90年代,火龙果作为舶来品进入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南宁满足其喜光喜热的特性,几十年间当地成为全国火龙果产量最大的地方,彻底把火龙果价格从高位打下来。

而到每年秋天,广西桂林恭城县红岩村万亩柿林成熟,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掩映村庄,采柿、赏柿游客纷至沓来,也掀起一番农文旅热潮。

连续6年全国第一

广西水果物产之丰饶,可以从一系列数据得见。

据统计,广西有各类果树品种资源近250种,约占全国果树种类的70%。其中柑橘、芒果、柿子、火龙果、百香果等品种的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荔枝、龙眼、果蔗等则能排到全国第二,排名第三的品种更是数不胜数。

水果总产量同样领先。时代周报记者整理发现,2018年以来,广西水果产量已经连续6年居于全国第一,成为广西农业农村的支柱产业。2023年,广西水果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产量达到3389万吨的年度目标。

数据之下,对每个广西人来说更真切和具体的记忆,则是家家户户院子、菜园里必有一到两株果树,结果时期挂满色彩鲜艳的柿子或荔枝、枇杷、龙眼,并连续数周霸占餐桌上的果篮。

△ 龙眼树常常种在房前屋后,实现“边摘边吃”自由 图源: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龙眼树常常种在房前屋后,实现“边摘边吃”自由 图源:图虫

坐稳水果大省区位置背后,是广西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广西既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又有热带季风气候的优势,全区年降水量高达1694.8mm,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候适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产糖的重镇,如今糖业的全球格局已经稳定,这片流着蜜的土地,如今同样满足我国大部分水果的生长需求。

广西大部分地区由山川河流组成,在山川与河流的交叉中,桂中盆地、南宁盆地、右江盆地、郁江平原、浔江平原等平原成为广西水果最聚集的地方。

不过广西水果要走出去、创造更多产值,不仅要靠先天资源,还需要持续的后天发力。

近年来,当地从打造品牌、拓展销售渠道、优化水果种植结构、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入手助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5年水果产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000亿元。

(转载开白请添加微信,ID:rafe0101)

撰文 |曾思怡

编辑|黎 广

版式| 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这个经济大省,疯狂制造网红县城

☞ 谁是长三角万亿城市第10位“幸运儿”

读城记工作室

用不同的视野解读城市精神

为热爱生活的人们展示城市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