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乌鸦。

说到马尔代夫这个国家,想必多数人首先泛出的唯一印象会是碧海蓝天、广阔沙滩的旅游胜地,而绝大多数情况下,国人恐怕不太会关注像马尔代夫这样国家的政治格局

经过多年的经营,马尔代夫旅游业对中国游客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基本盘。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小长假,马尔代夫作为一个体量极小的国家,仍然稳居中国游客出国游目的地前二十。

马尔代夫旅游局微博账号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尔代夫旅游局微博账号背景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处在“世界最袖珍国家”之列的印度洋群岛国家马尔代夫,它当然也是有“政治”的。

尤其是,作为旧殖民体系崩溃大潮中摆脱殖民地身份的新兴国家,在后续引进了典型西式民主体制之后,选举、党争、街头政治、政权更迭期的震荡……这些东西“该有的全有”。

只是,绝大多数时候,马尔代夫的“政治事件”并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不过,也许有些朋友还有印象,2018年初,马尔代夫当时的政局动荡,就曾对“中国人”产生过一些不大不小的影响。

2018年是马尔代夫的大选年,从当年1月开始,马尔代夫的亚明政府,与反对派支持者,发生持续的对峙和冲突,马政局陷入动荡。2月6日,马政府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包括外交部、驻马使馆、旅游局等接连发文,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马尔代夫,有行程的建议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猜怎么着?

在中国官方发言已经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此时马尔代夫方面为了不影响旅游业这个国民经济擎天柱,居然全然不顾中国游客的安全,由官方亲自下场,对冲中方的提醒,宣称国内政治事态不会影响赴马旅游

同时,我国不少旅行社,竟也配合马方表态,打出一套组合拳,不仅拒绝旅客按照“官方指导”要求的退款,还在相关网站、论坛、贴吧积极宣传“政府只是建议,没有说不准去”“马尔代夫现在很安全”云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知道,我国官方消息表述一般都比较委婉克制。但马方这种态度,不给一记重拳那就是对自己国民安全的不负责任。

于是,大过年的,这马尔代夫逼得我国有关方面不惜专门对马官方发布的信息开怼,反复强调中国公民不要相信任何“马尔代夫安全”的宣传,可以说是一点面子也没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先要跟大家说明一下,亚明政府,被印度以及马国内的亲印派认定为“亲华派”,但我这里为什么要打一个引号呢?因为这个所谓“亲华”,可以说主要是“同行的陪衬”而形成的印象。从马尔代夫开始“民主化”,到亚明当选之前,马政府只有“亲印”和“更亲印”的“区别”,与众多南亚小国一样,长期以来他们的外交就是围着印度一家转。

当然,具体到马尔代夫,这事的开始,还挺正常的。因为,印度对“民主化”初期的马尔代夫政权,有着“救命之恩”

1

马尔代夫,印度洋上的珊瑚群岛国家,陆域面积298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小的几个国家之一。但正如我们熟知的,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都有过殖民地经历,这么一个袖珍小国也不能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5世纪,雅利安人从印度西海岸来马尔代夫定居。公元前3世纪,印度南部的德拉维人和泰米尔人来此定居。公元1世纪,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占领马尔代夫,把佛教引入。

7世纪来此经商的阿拉伯人引入了伊斯兰教,并逐渐取代了佛教的地位。12世纪初,马尔代夫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苏丹国,前后经历了六个王朝。

而从15世纪末开始,马尔代夫先后遭遇葡萄牙、法国、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入侵,最终从1887年起成为英国殖民地

1932年,马尔代夫争取独立的斗争取得了成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2年后英国承认马独立。此时的马尔代夫国家,是君主制度。1953年,马尔代夫才建立起共和国,但此后又经历苏丹复辟,直到1968年,马尔代夫才正式确立了(第二)共和国的体制。

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是马尔代夫第二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在他的任上,马印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正向)变化,而这多少有点事发偶然。

加尧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尧姆

马尔代夫作为一个传统穆斯林国家,照理说没有什么跟印度的“天然亲近性”;而从地缘上,区域内不仅有中印两个大国,还有两个“穆斯林大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似乎马尔代夫搞多元外交、在各“大国”间穿梭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然而马尔代夫的一个特殊性是,它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小了

以至于哪怕是斯里兰卡这样的“小国”,也是马尔代夫周边“强国”级别的存在,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那凡人打架蚂蚁可能也要遭殃呢,周边不管任何国家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影响马尔代夫国运的大事。

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在斯里兰卡活跃着一支极端武装力量——“泰米尔伊拉姆人民解放组织”,或者用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泰米尔猛虎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猛虎组织”,实际是印度养蛊最后反噬自身的“代表作”之一。顾名思义,“泰米尔猛虎组织”,是斯里兰卡泰米尔人的组织。泰米尔人是斯里兰卡的“少数族裔”,该国主体民族为信仰佛教的僧伽罗人(占比74%)。那泰米尔人的宗教信仰呢?是印度教。那自然泰米尔人和印度双方都认为有着合作的“天然联系”。

于是,在印度实际支持下,1983年开始,猛虎组织与斯里兰卡政府进行了长达19年的内战,印度则坐收“小邻居”内部混乱,方便自己霸权控制的渔利。

但是印度忽略的是,自己国内也有6000多万泰米尔人,而“猛虎”的最终诉求是要建立一个“泰米尔国家”,也就是说它可不光要分裂斯里兰卡,它还要分裂印度。

印度这会儿才回过神来,1987年与斯里兰卡政府签署和平协议,但这也惹怒了猛虎组织,后者此后开始疯狂报复印度,印度反而不得不站上对抗“猛虎”的前线。

而就在这个时期,“猛虎”发动了对马尔代夫的突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11月,猛虎组织的80名雇佣兵乘游艇登陆马尔代夫首都马累,然后与当地内应联手控制了政府

马总统加尧姆不得不向印度求援,时任印总理拉吉夫·甘地派1600名伞兵空降马累,平息了政变(拉吉夫·甘地也因此与极端泰米尔人彻底交恶,于1991年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遇刺身亡)。

所以,对于加尧姆的马尔代夫政权来说,印度确实是有“救命之恩”,实话说它跟印度关系密切一点这本来没什么好说的,就像沙特的第一桶油是美国人挖出来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美沙特殊关系”一样。

2

但是,印度对周边国家的“控制欲”实在是太强了,就像是在婚姻关系中你哪怕看别的异性一眼就被当成“出轨”一般,印度的要求是“你的眼里只能有我”,跟其他国家尤其是较大的国家发展一点正常的外交关系,就会引起印度的极高警惕乃至警告。

加尧姆从1978年担任马尔代夫总统,一当就是30年,这也使得在2018年以前(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我们后面再说),“主流舆论”一直把他描述为“独裁者”;那么在这套叙述语境中,反对他、跟他竞争的,当然应该是“民主派”喽。

2008年,“民主领袖”、马尔代夫民主党候选人默罕默德·纳西德胜选,成为新总统。然而这“民主”的政府,比之“独裁”的加尧姆政府,在“唯印度”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纳西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西德

当印度的狗跟给其他国家当狗还不一样,你需要把对印度的“宣誓效忠”时时刻刻地挂在嘴上,明明白白地公开讲出来。

从加尧姆以来,每届马尔代夫政府,必须强调“印度优先”(至少在跟印度方面对话时),不管该届政府实际上到底是怎样的外交取向,这句话都是不能免的,如若不然印度就会感觉到“不安全”,就要批评你“反印”。

即便是被印方认定为“反印亲华”的亚明,就任后首访的国家也是印度,并直接表达“马印关系首位”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尔代夫一个标准的穆斯林国家——不是靠“统计数据”,而是“宪法规定”全国99%人口为穆斯林——这么多年跟域内两个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几乎就没什么来往,反而一直跟日渐“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印度最为火热,也不难看出印度这种“窒息的爱”把域内小国拘束到了何种程度。

然而,毕竟是现代社会了,南亚小国在外交上逐渐想要打开局面、更加多元化,这是必然的进程,非得把这种选择认作“亲华”以及“反印”,那真是有点魔怔了。

“民主领袖”纳西德“众望所归”当选后,“民意”却似乎对他的执政并不满意,到2012年,马国内的抗议示威蜂起,同时引起警察哗变,纳西德不得不提前宣布辞职,副总统默罕默德·瓦希德·哈桑依照宪法接任总统。

瓦希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希德

而在下一年的大选中,重出江湖的纳西德没能挽回局面,反对党“进步党”候选人,也是前总统加尧姆的弟弟亚明,获得胜利。

也正是在亚明的任期,马尔代夫政府开始改变外交关系“印度一元化”的格局。要知道,亚明可是加尧姆的亲弟弟,在竞选和上任之初,“主流舆论”是极力把他塑造为“加尧姆家族”势力的继承者,认为是其兄的支持者将他推上大位,上任后将会延续加尧姆的政见的。可在外交上,加尧姆跟印度那是过命的交情,亚明却完全没有跟随他哥哥的步伐。

亚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明

那么,所谓“亲华”,话说域内最大的两个国家摆在那,亚明政府想要搞经济搞建设,这还用选吗?这并不需要主观上对中国的“亲近”,而是自然的选择。

于是在此期间,不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亚投行,都引起了马尔代夫的极大关注,到2015年,更是启动了中马自贸区建设进程,经多轮谈判,于2017年结束谈判,马方批准签署自贸协定。

当然,印度并不会单纯地去看待这样的变化,只会认为马尔代夫政府这是“背叛”行为。尤其让印度气恼的是,明明它自己跟马尔代夫的自贸协定是先开始谈的,这会儿中马自贸协定谈成了,印马自贸协定还没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印度的“反思怪”比较罕见,这种起大早赶晚集的结果他们并不会从自身找问题,问就是你马尔代夫亚明政府肯定跟中国有肮脏的交易。

所以虽然亚明当局其实是在中、印、美以及伊斯兰世界当中迂回搞平衡外交,但印度方面显然还是更希望马“反对派”能够推翻亚明政府,重回“独尊印度”的局面上来。

3

乌鸦在前文提到,执政30年之久的加尧姆,“在2018年以前”一直被“主流舆论”认定为“独裁者”,那么为什么是“2018年以前”,这里给大家讲一讲。

咱们说马尔代夫现在是“典型的西式民主”,其实更具体点说,是典型的“初阶西式民主”,表现为:

“反对党”聚堆,家族政治盛行,竞选失败后大肆质疑选举过程和结果,政权轮替后的政治清算,国家政策“翻烧饼”,执政集团内部矛盾巨大,前党首在失败后喜欢“另立门户”跟自己以前的盟友竞争,等等。不管是哪派上台均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亚明当局也不例外,2015年他就将竞争对手、民主党的前总统纳西德,以“涉恐”罪名投入监狱。同时他还跟自己的哥哥加尧姆反目。到2018年的大选季之前,亚明更是把“自立门户”跟自己竞争的亲哥也逮捕入狱。

加尧姆被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尧姆被逮捕

好了,那么到这会儿呢,因为加尧姆已经是“新独裁者”亚明的对头了,似乎也没人再提他什么“老独裁者”的身份标签了,一转而成为“反对独裁者亚明的斗士”之一。

而确实在亚明的执政周期,加尧姆成为了“反对党联盟”的重要领导人,并跟昔日的对头纳西德握手言欢,跟“民主领袖”站在了一起的加尧姆,自然也带有了民主的光辉喽。

纳西德和加尧姆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西德和加尧姆合影

不过这对“难兄难弟”,后来都没能再成功回到宝座。2018年的马尔代夫大选中,由于纳西德和加尧姆都在大牢里,反对党联盟的候选人易卜拉欣·默罕默德·萨利赫爆冷获胜,立即回归“印度优先”轨道,他的胜利也被欧美评价为“民主战胜独裁”。

亚明严厉打击政敌的行为有没有毛病呢,当然有。

可问题在于“双标”

亚明的操作,不过是每一届马尔代夫政权更迭后都会发生的事情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位“民主领袖”纳西德,他2012年的“主动辞职”,往往被描述为“舍己为公”——没有固守权力、促进了民主进步。

可是,他当年2月7日宣布辞职,并“顺利”将总统职权移交副总统瓦希德,可第二天此君就公开要求瓦希德辞职,提前大选;他说自己辞职是“被逼的”,甚至声称“怀疑副总统参与了这个计划”……

纳西德还呼吁自己的支持者走上街头,展示力量。于是他的支持者同日在马累召集反政府集会,示威变为骚乱,并蔓延到首都以外的地区。

你下台了第一个集火对象不是反对党,而是昔日盟友,无非因为后者现在处在了总统的位置。由此种种,可以说把纳西德对总统权力的“贪恋”展示得一览无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新总统瓦希德还在致力于组建一个更广泛的联合政府,而且给纳西德的民主党预留了好几个部长位置……

这下真不知道谁才是“民主领袖”了。

而2018年的选举,事先就被欧美、印度,以及马反对派极力宣传为“不公平的选举”,并威胁对结果不承认、制裁相应人员、武力干涉等等,结果出来反对派萨利赫胜选后,他们又忙不迭出来表示“拥护大选结果”“选举公平公正”,合着就是选出了你们想要的人就是公正呗……

萨利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利赫

而其实在萨利赫任上,也把前总统亚明投进了监狱。以至于在去年的马尔代夫大选中,来了一出“Yesterday Once More”,成了上届大选的“情景再现”:

反对党联盟的实际领袖亚明因正在蹲大牢无法参选,这才有了现任总统穆伊兹作为主推候选人参选并获胜

然而,所谓马尔代夫“民主一派”的这些贪恋权力、政治清算、内部勾斗的操作,相比于对亚明当局的“大加挞伐”,极少被提及。

包括很多“学术圈专业内容”,老实说看完之后真的是相当令人失望: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满满充斥着定性描述、因人废言、主观评价……明明是“国际关系”的论文,笔法与“新闻报道”无异;甚至,还没有把新闻报道看全,以上纳西德和萨利赫政府的种种负面事件,更是只字不提。

评价为:还不如新闻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价为:还不如新闻学

不管报道和“研究”的倾向如何,都改变不了现实,马尔代夫“初阶民主”的状态仍然存在,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延续

现任总统穆伊兹,去年参选时是“进步国民大会党”的候选人,而这个党,就是从亚明的“进步党”分离出来的,这届大选两者组成了反对党联盟。当时,进步党有 38831名成员,而进步国民大会党只有3199 名成员。所以亚明没有入狱的话,几乎可以肯定是他作为联盟候选人参选

如今穆伊兹当选后,可想而知跟当年的纳西德与瓦希德关系一样,亚明是很难真正服气的。在去年大选结束后,亚明又“自立门户”成立新党“人民民族阵线”,跟穆伊兹竞争……

各位不妨拭目以待,说不准哪天,当年被口诛笔伐的“新独裁者”亚明,就变成了新的“民主斗士”呢

参选时的穆伊兹,时为首都马累市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选时的穆伊兹,时为首都马累市长

尾声

现任的马尔代夫穆伊兹政府,从竞选时就承诺将在上台后驱逐印度在马的军事人员。

对多数国人来说,可能也是直到这个消息,才知道印度在马尔代夫有驻军

从历史上说,于“马尔代夫共和国”政府,印度有“救命之恩”,可是您这去“救人”,总是要藏点私货,明里暗里想控制弱小邻国,那么你就怪不了人家迟早有一天想要脱离你的桎梏。

就在这个小长假结束后的月10日,是马尔代夫政府给印度撤军划出的最后期限。在这一天,印度从马尔代夫撤出最后一批军事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同时需要知道的是,马尔代夫至今没有“军队”,代行国防职务的是一支更接近“警察”或“民兵”的力量,称为“西法恩”。

以印度一贯的行事方式,两者关系以后还会有怎样的事件尚未可知。

相比于之前我们关注过的很多国家,个人觉得对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我们心态上可以稍微平和一些。它是一个真正的“超级小国”,身边没有一个它能惹得起的存在,它的生存逻辑,当然也有些怪异。

马尔代夫的外交政策问题,你用单纯理性的角度考虑,那是三天三夜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的。比如中马自贸协定,对于马方来说可以说是有利得不得了,稳赚不赔,但上届萨利赫政府就是反对,用的居然是“只有我们从中国买东西,中国从不从我们这买东西”这种稍微一想就知道如何离谱的理由(难道我们会用“只有中国游客去你马尔代夫,马尔代夫人怎么不上中国旅游”这种说辞去怼马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现实来讲,马尔代夫方面可以对外交政策有牢骚,但是绝对不敢于吃罪中印任何一边,因为那结果都是死路一条

马尔代夫的经济数据表现一直是不错的,但是,其国民经济单一而脆弱。旅游业直接贡献达30%,间接贡献近六成。而从2010年以来,除了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一直是马尔代夫最大的客流来源国。你要真把这个超级大客户撵走了,那对国民经济就是摧毁性的打击

比如2019至2020年新冠疫情高峰,内外双向限制旅行时期,不妨看看这个增长曲线,大起大落纯纯的玩心跳。一年时间GDP增速变成负30以下,简直不要太刺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们常说对外国的“示好”不要太当真,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对一些外国的“示威”也不要太当真,这个平常心也是要有的。

参考资料:

驱动中国网络传媒:《韩国最火?鸥维数据发布五一假期旅行热度榜》
海外眼:《从天堂变成危地,马尔代夫最近怎么回事?跟中国又有何关系?》
斯里兰卡小妞:《2023马尔代夫选总统:一下来了八位候选人》
黄德凯、李浩宽:《马尔代夫政治转型与前景分析》东南亚南亚研究
王娟娟:《马尔代夫亚明政府内政外交评析》南亚研究季刊
王娟娟:《马尔代夫萨利赫政府政治改革探析》国际研究参考
毛克疾:《马尔代夫大选“变天”背后, 5%经济增长为何未保亚明连任》澎湃新闻
刘宗义:《中马关系背后,印度的影响千丝万缕》观察者网
关云逸、施兰茶:《马尔代夫将出现一个空前“亲华排印”的政府?》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