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外长访华首日,去的地方就很不寻常,王毅当面作出重磅表态。意大利外长访华首日拜访了哪里?王毅外长又作出了怎样的重磅表态?意大利会接受中方的挽留吗?

应中方邀请,9月3日起,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来到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访华之前,意大利国内就频频传出可能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消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因此不少媒体在报道中提到,“一带一路”将是中意领导层会面时讨论的重要课题。

9月4日,中意政府委员会第十一次联席会议在京举行,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塔亚尼举行会谈。

会议上,王毅外长当面作出了重要表态:“近年来,在两国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合作硕果累累,中意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走在中欧关系前列。”

中意关系走在中欧关系前列,这是中方给予的高度评价,也是最后的挽留。中方作出这样的评价,当然并非“空穴来风”:意大利作为G7成员国中首个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义,也是中意友谊最好的见证。

塔亚尼在会上也提到,中意友谊深厚,传承千年。这同样不是虚言。

塔亚尼到达北京的第一天,就去参观了16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位于北京的墓碑。

利玛窦也被认为是开启中意友谊的第一人,他在华传教28年,用西学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与中国儒家进行对话,还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拉开大幕。同时,利玛窦与明代西学领袖徐光启的友谊,至今令人神往。

就在不久前,利玛窦的故乡马切拉塔,还专门将利玛窦和徐光启的雕像,放置在了圣若望主教座堂的正面圣像龛内,这不仅是对两人友谊的称颂,更是见证了中意跨越四百余年友谊的见证。

因此,塔亚尼第一天就去参观利玛窦的墓碑,实际上也是借此传达了对中意友谊的重视。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关于意大利是否退出“一带一路”的问题,塔亚尼本身的立场是比较消极的,在启程访华之前,塔亚尼在上周末参加了安博斯欧洲论坛,并表示加入“一带一路”并未给意大利带来预期成果。

不过在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的会面中,塔亚尼又表态称,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首要合作伙伴,意大利希望进一步增加出口,令两国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更能发挥作用。

塔亚尼此前也曾提到,意大利对中国的出口远低于法国和德国。

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此评论指出,相较于“一带一路”,意大利最重要的关切在于能否增加对华出口,扭转贸易逆差。预期中国将在政治和融资等方面提供支持,以便将意大利挽留在“一带一路”,但意大利的最终决定还是取决于国内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