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方地区

除了蟑螂大

路边的落叶也可能是超大号

作为北方人

小编刚看的时候直接懵了

请看VC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 蘑菇宁视频截图

你见过这么大的落叶吗?

这大得像“一叶扁舟”的家伙不是别的

而是素有“空中炸弹”之称的

大王椰树叶

这种树叶大到离谱

如果不小心被它砸到

轻则晕倒,重可致命!

那么

大王椰叶到底有多大?

既然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什么沿海地区还要种植大王椰?

还有哪些大家要敬而远之的路边植物?

01

警惕“空中炸弹”!

最近,很多网友在网上发帖,讲述被大王椰“伤害”的经历。有人走在路上莫名被大王椰树叶砸中,肚子、大腿和手臂被撞麻,直接跪在地上;有人在遮阳伞的缓冲保护下并无大碍,但遮阳伞的伞骨却被砸断了。

就连停在路边的汽车也未能幸免于难,有砸中车顶、引擎盖的,有的甚至直接砸裂挡风玻璃,可想而知大王椰树叶的冲击力究竟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截图

以至于某些种植有大王椰的城市,会在路边的树干上贴着“当心树叶和花朵坠落”的警示,提醒人们小心落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近年来,大王椰树叶伤人事件时有发生。2023年9月,广东佛山一辆汽车在路上正常行驶,结果左边突然掉落一片大王椰树叶,直接拦了一条车道。而车主躲避不及,将整片树叶卷进车底,右侧前轮也卡着一大截树叶,阻挡了视线。据了解,事发后车主报保险公司处理,车辆前保险杠受损,幸好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广东公共DV现场

2022年6月,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华盛公园内发生了一起“树叶砸人”的事件,相关视频也在网络中快速传播。从现场视频可以看到,一名五六十岁的中年女子侧躺在路上一动不动,在她旁边还有一片近2米长的椰子树叶。事后辖区警方人员回应称,伤者颅内积血比较严重。经过手术后,情况较为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科普广州

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门口,一男子被绿化椰子树树叶砸倒在地。附近保安看到后,紧急将其送医。后经医生检查救护,男子慢慢清醒过来无大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科普广州

02

大王椰,名副其实

大王椰,一个光听名字就很霸气的树种。人家可不是徒有虚名,无论是从外形上看还是从本身的“威力”来说,都配得上这个名号。

大王椰(大王椰子),别名王棕、文笔树、导弹棕,属于棕榈科植物,虽然名里带“椰”,但它并不会结出椰子。这种树原产古巴、牙买加、巴拿马等地,我国华南、东南以及西南地区也引种已久,算是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名贵观赏树

树如其名,大王椰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大,全树各部长度都要以“米”来计。它的基底膨大,呈葫芦状或瓶状,形态奇特;属于单干植株,茎干高耸挺直而不分枝,一般能长到15~20米,最高可达3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除了身高够高,大王椰的“大”还体现在它的树叶上。棕榈植物的叶型普遍都比较大,一般包含叶片、叶柄和叶鞘三个部分,而大王椰的叶子更是尤其大。

从外形上看,大王椰的叶子呈披针形,质感纤细,是典型的羽状叶,整片树叶长度可以长到3~4米叶柄细长,是茎干和叶片相互连接的纽带;叶鞘的主要功能是包裹部分茎干,主要起到保护、依托树体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知网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媛告诉记者,大王椰属于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像落叶阔叶林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落叶,但这并不代表它能“永葆新绿”。大王椰的树叶会枯萎,但枯萎后不会立刻落下,而是依然挂在树上,只有枯萎到一定程度或是受大风影响才会落下

大王椰树叶“体重”也并不轻,这也给它“伤人”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研究称重发现,一片大王椰树叶湿重达10~20kg,如果吸足了水,那重量更是直线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03

为何要种植大王椰呢?

既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什么沿海地区还要种植大王椰呢?大王椰虽“威力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有不少优点,是颜值和实力兼具的代表。

首先是好看。大王椰树干直而挺拔,没有侧枝;叶片整齐、美观大方,柔韧度十足,顶部蓬松散开的大片叶子宛如一把罗伞,且树体冠幅不大,透光良好,是妥妥的高颜值树种。

在园林设计上,大王椰能充分展现城市祥和、雄健、秀丽和多彩的气派。大王椰引种到中国的历史比较长,在很多城市已经形成具有热带风情的独特景观,比如一提起海南三亚,就让人联想到阳光、沙滩、椰树,充满着热情与奔放的夏日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其次,大王椰还能带来一定的生态效应。发表在《南方农业学报》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了广西南宁常见行道树大王椰对空气温度、光照辐射强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子影响,并以此评估大王椰在道路绿化中的生态效应。

从空气温度来看,大王椰对降低空气温度具有明显作用。在温度最高的7月,大王椰树下温度在一天之内均低于裸地的地表温度,平均低10%~40%。同时,大王椰树下的光照辐射强度也显著低于裸地地表大气辐射强度。在空气湿度方面,大王椰树下空气湿度在早上八点湿度较高,中午到达最低点,随后开始上升,傍晚又出现一个较高值,整个日变化曲线呈“U”型变化。综上所述,研究者得出大王椰对环境因子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除了高颜值、能改善环境,大王椰还十分抗造。大王椰凭借极强的抗风能力在沿海城市“屹立不倒”,这也是它能在气候多变的沿海城市顽强生存的关键。

有研究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受台风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平均受到4个以上台风的影响,最多的一年出现16个台风,而沿海地区则是中国受台风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所以,在沿海地区种植什么样的树木就需要和当地气候结合起来综合考量。不同树种本身的抗风性存在差异,这与树冠形状、根系类型及枝干刚柔度等密切相关。大王椰树干的维管束发达,柔韧性好,再加上树冠体量相对较小,所以它能挺过强台风的侵袭

植物学博士、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史军表示,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棕榈类植物的抗风能力都是非常强悍的,这得益于它们稀疏的叶片,以及茎叶内部丰富而强大的纤维。可以说,棕榈类植物能在台风中安然无恙,这本身就是大自然千万年自然筛选的结果。

04

还有哪些要敬而远之的路边植物?

除了大王椰之外,生活中有些行道树,在成果期也有可能成为“空中炸弹”。为了在生活中避免被“空袭”,大家也需要留意一些树。

  • 绿化芒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适宜果树生长,因此作为行道树的树木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目前果树行道树用得比较多的主要是绿化芒。绿化芒作为抗风树种,其根深叶茂的特性使其成为行道树的优选。然而,每到夏季,熟透的芒果不时从树上掉落,不仅污染了道路环境,还给行人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科普广州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城市绿化中的芒果树是品种相对较差、食用价值低的芒果。这种芒果口感生涩、多丝,且可能因各种污染而含有重金属。另外,绿化养护、日常病虫害防治需要进行必要的喷药,会有农药残留等。所以,绿化芒远远观赏就好,不要食用

  • 菠萝蜜

由于菠萝蜜树形整齐,树的生命力强健,树冠也生长得比较茂密,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良园林绿化树,在用于庭院内种植以及作为行道树种植时,可以起到较好的遮阴及观果的园林效果

不过,进入“丰收”模式的菠萝蜜容易坠落,可能伤到人,停在户外的车也会“挂彩”。大家在街道上遇到果实成熟的菠萝蜜树,一定要对其避而远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科普广州

  • 香樟树

香樟树是一种重要的绿化树种,之所以能够入选行道树树种,得益于它对土壤要求不高、较能适应城市环境,且在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有优异表现。不仅如此,香樟树四季常青,在秋冬两季也能营造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是难得的分枝点高、树干通直的常绿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上观新闻

但是,香樟树果实成熟后的自然掉落期会给行人及经过的车辆带来不少困扰。行人走过时踩到香樟树的果实会立即爆开,留下一个个小黑点;车辆压过也会留下痕迹,很难被清除。如若是雨天会让路面更加湿滑,已致接连发生多次人车摔倒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光明网

  • 夹竹桃

夹竹桃是市区街道经常能看到的观赏植物,它适应性强,容易栽培管理且四季常绿,其花色鲜艳、花量大,除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能吸收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它虽然有着漂亮的花朵和四季常青的绿叶,但只可远观而不能“亵玩”!夹竹桃苷是夹竹桃最主要的有毒成分,它是一种强心苷类物质,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摄入过量会导致呕吐心脏收缩变强变慢,心传导阻滞最终停止跳动。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夹竹桃的汁液中,所以夹竹桃的根、茎、叶,甚至花和燃烧后的产物都具有毒性。所以,赏花时要保持安全距离,更别咬在嘴里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阜阳交通广播

  • 海芋

海芋,别名“滴水观音”,是天南星科海芋属的大型常绿草本植物。因其净化空气能力不错,并且易成活、好打理,抗逆性强,对环境不挑的特性,城市绿化上经常能看到海芋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人民网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芋和芋头很像,容易误食,会引致舌头麻木、肿大及中枢神经中毒,而且皮外接触也会引致痕痒、麻木及发疹。虽然海芋在公园和绿化带随处可见,但小伙伴们还是要避免触碰。

小编在这里提醒树木的管理人
应当对树木尽到养护及管理义务
要定期对林木进行修枝、修剪等工作
在林木可能存在危害他人安全时
要设置明显标识
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科普广州、广东公共DV现场、公正肇庆、深圳特区报、澎湃新闻、人民资讯、光明网等

编辑| 李在俊

主编丨蒋 琳

监审丨钟 倩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