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中国访问时送给毛泽东主席一幅画-《春晓》。

这幅画暗喻着中日两国之间改善关系的“春天”即将来到。

作为回礼,毛泽东主席也送给田中一件礼品-一套线装本《楚辞集注》。

但是,田中角荣一直没有理解毛主席送给他这套书有什么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周恩来 毛泽东 田中角荣

国与国之间相互赠送国礼,这是司空见惯的外交惯例。

每个国家对选择国礼这件事都精挑细选、非常用心,每件国礼都蕴含了一定的意义。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主席选择把《楚辞集注》作为国礼送给日本首相,其深意“不便言传、只能意会”。

据田中角荣的女儿回忆称,结束在中国的首次访问后,田中角荣如释重负。

当时,田中角荣极力主张与中国改善关系,进而建立外交关系,但是,日本国内仍然有大量的反对者。

田中角荣排除障碍成功访华,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这就意味着两国关系正式走上了正轨。

所以,田中角荣有“如释重负”之感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这样说,田中角荣这次访华之旅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除了这个巨大的成果,田中角荣还获得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赠送的一件珍贵礼物。

回到家里,田中兴奋地向他的家人展示那套线装本的《楚辞集注》。

田中角荣同时向他的家人介绍他在北京的所见所闻,言语中满含兴奋和激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田中角荣开始静下心来阅读《楚辞集注》。

不过,要看懂这套书,田中角荣遇到的困难不是一星半点。

大家都知道,日本沿用了大量中国的汉字和词汇。

日本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就是典型的例子。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即便不懂日语,我们也大致可以看懂这些电器的日文说明书。

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中国的汉字也不会感到陌生。

但是,日本人若要真正看懂《楚辞集注》,光靠认得一些中国的汉字是远远不够的。

即便在中国,能够看懂《楚辞集注》这套书的人也不太多。

因此,田中角荣翻开《楚辞集注》这本书,认真研读了一番之后便知难而退,最后打了“退堂鼓”。

他把那套《楚辞集注》小心翼翼收藏起来,并给他的幕僚和家人立下规矩:

非经他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允许碰那套《楚辞集注》。

这样一来,毛主席送田中角荣这套书的寓意也就许多年无人解读、无从知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总理 田中角荣

其实,要猜测毛主席的寓意,除了认认真真地阅读《楚辞集注》这套书之外,还必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同时,我们还有必要回顾一下田中角荣访华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当时,中日两国虽然在改善关系这个主题上有共同的愿望,各自也都在努力排除障碍、找寻彼此之间的共同点。

但是,当中日双方开始就发表“联合声明”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会谈时,中日双方曾经发生了几次激烈的交锋。

“添麻烦”三个字就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田中角荣访华之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已经于1972年2月访问了中国。

中美关系解冻这个历史性的大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为了赶在中美建交之前与中国建立联系,田中角荣刚一上台就明确表态:要加速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率领庞大的代表团抵达北京,开始了举世瞩目的访华之旅。

田中角荣到达北京当晚,周恩来总理就代表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欢迎宴会。

周恩来总理首先在宴会上讲话,对田中角荣及其代表团成员访问中国表示欢迎。

田中角荣随后发表答谢致辞。

在答谢致辞中,田中角荣不可避免地提到了那场让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的日本侵华战争。

田中角荣说:

“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日本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反省之意。”

据史料显示,田中角荣的日文讲话稿上写的是“迷惑”二字。

翻译成中文时,“迷惑”一词就按照惯例翻译成了“添了麻烦”。

田中角荣话音未落,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大吃一惊,现场立即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

负责现场翻译工作的唐闻生女士低声嘀咕了一句:“‘添了麻烦’,这也太轻描淡写了吧。”

唐闻生清楚地看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情在顷刻间变得异常严肃。

不过,周恩来总理仍然安静地坐在那里,直至田中角荣讲话结束。

作为精通多国语言的外事翻译,唐闻生很清楚田中角荣“添了麻烦”这种说法的用法和含义。

在日本,“添了麻烦”是日本人使用频率颇高的道歉词。

比如说,家长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小孩子调皮捣蛋,把朋友家的地板弄脏了,或者把朋友家的摆设搞乱了。

那么,小孩的家长通常就会这样向主人家致歉:“非常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说到底,这种道歉更多是出于礼貌,涉及的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重大灾难这样的恶劣行为,田中角荣用“添麻烦”这样的道歉词显然是极其不合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总理 田中角荣

在第二天进行的中日两国政府首脑会谈中,周恩来总理不再沉默。

他严肃地对田中角荣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骇人听闻的侵略战争,给四万万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周恩来总理特别指出,日本军国主义不仅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

周恩来总理说:“对于这样的事情,您只用‘添麻烦’三个字向中国人民道歉,中国人民是不能够接受的!”

田中角荣连忙解释道:“从日文角度讲,‘迷惑‘翻译成‘添了麻烦’是没有问题的,况且,‘添了麻烦’其中已经包含了谢罪的意思”。

周恩来总理说:“可是中国人民不会这么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认为你们缺乏致歉的诚意。”

周恩来总理最后说:“日本必须要对过去侵略中国的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改变两国关系的前提,这件事情容不得半点含糊。”

在周恩来总理的坚持下,田中角荣随后召集他的一众随员连夜开会商讨,终于商量出了一个中、日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措辞。

在最后公布的《中日联合声明》中,对于这个问题的表述是这样的: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回到日本后,田中角荣在自民党两院议员总会上对此这样解释道:

“我做了说明,它在日本表示着今后决不再犯的强烈心情。”

1972年9月27日晚上,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田中角荣。

两个人之间的会谈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毛泽东主席与田中角荣握手时,发现田中角荣似乎有些紧张。

毛泽东主席便诙谐地开了个玩笑:“我叫毛泽东,是个‘大官僚主义者’,见你们都见晚了。”

这么一来,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毛泽东主席的话逗乐了,田中角荣紧张的情绪也马上松弛了下来。

毛泽东主席和田中角荣分别落座以后,毛主席指指周恩来总理,又指了指田中角荣,幽默地问道:

“你们吵架吵完了吗?”

毛主席所说的“吵架”指的是田中角荣与周恩来总理在起草《中日联合声明》过程中的“争吵”。

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同时微笑着点点头。

毛主席问:“那个‘添麻烦’的事情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不等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回答,毛泽东主席指着在场的唐闻生开玩笑道:

“你那句‘添了麻烦’让我们这位女同志很不满意”。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年轻人坚持认为‘添了麻烦’这样的话不够分量。”

毛泽东主席随即打了一个比方:

“中国人也经常对别人说‘添了麻烦’,比如,有人一不小心把水溅到妇女的裙子上去了,他会对这个妇女说‘添了麻烦’,以此表示道歉。”

毛主席这席话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说句“添了麻烦”表示歉意也就算了。

但是,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添了麻烦”这样的话“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的。

特别是日本侵略中国这样的大事,日本人不能够仅仅用“添了麻烦”四个字向中国人民表示歉意。

毛泽东主席这是在向田中角荣传递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接受,不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主席 田中角荣

田中角荣连忙向毛泽东主席表示:“我们已经按照中国方面的要求改了”。

得到了田中角荣代表日本方面作出如此明确的承诺,毛主席也就不想再对这个问题多说什么,随后便转移了话题。

尽管如此,田中角荣已经明白无误地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田中角荣后来回忆说:“毛主席是我最敬畏的国家领袖,见到他,总是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事实上的确如此,见到毛泽东主席之前,田中角荣是满怀期待,希望马上见到这位神秘的中国领导人。

见到毛主席的时候,田中角荣的心情又非常紧张,按照田中角荣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心里真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在与毛泽东主席的交谈中,田中角荣又感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强大的气场。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毛泽东主席始终在不经意间掌控着谈话的主题,引领着谈话的方向。

会谈结束时,毛泽东主席将话题引到了自己喜爱的书籍上面。

他把田中角荣引到自己书房的藏书架前,上下打量着书架上的书籍。

书架上一套《楚辞集注》吸引了毛泽东主席的阳光。

他随手拿起这套《楚辞集注》,作为礼物送给了田中角荣。

这里又要说到前面已经提过的那个问题: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要向田中角荣赠送《楚辞集注》呢?

毛泽东主席的这个举动又蕴含了何种深刻的寓意呢?

我想,这一切都与田中角荣所说的“添了麻烦”这四个字有关系。

我在前面说过,日本沿用了许多中国的汉字和词汇,中文里有“迷惑”这个词,日文中也有“迷惑”一词。

可是,二者表述的意思却大不相同。

在中文里,“迷惑”的释义为“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而日文中的“迷惑”(めいわく)表述的是“添了麻烦”的意思。

也就是说,田中角荣在讲话中使用“迷惑”一词,表述的正是“添了麻烦”的意思。

试想一下,《中日联合声明》一旦发布,全体中国人民看到“添了麻烦”这样的词句会有什么样的反响?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了意在吞并中国的侵华战争,其出发点极其卑鄙,用心极其险恶,手段极其残忍。

那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中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段苦难的历史。

因此可以预见,正如周恩来总理对田中角荣所说的那样,中国人民绝对不会接受“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这样不痛不痒、轻描淡写的所谓道歉。

我在这里大胆猜测,毛泽东主席之所以把一套《楚辞集注》赠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楚辞集注》是毛泽东主席终生钟爱的一套书,他不仅自己爱读《楚辞》,还数次向党内同志和一些著名民主人士推荐此书。

从古代直至今日,历代文豪、大诗人都有同样的一个习惯(喜好)-把自己最欣赏、最喜欢的书籍推荐(或者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毛泽东主席是举世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博古通今、饱读诗书的伟大诗人。

毛泽东主席也有向朋友(或者下属)推荐好书的习惯,有时候干脆动用稿费购买自己中意的书籍,再把这些书籍分别赠送给朋友(或者下属)。

据传,毛泽东主席就曾向徐海东、李德生和许世友三位将军推荐过曹雪芹的《红楼梦》,还留下一句“不看五遍就没有发言权”的名言。

因此,毛泽东主席把写满眉批的《楚辞集注》赠给田中角荣,这件事情也许只是一个文人的本性使然,没有必要做太多的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日联合声明

第二,如果你读过《楚辞·九辩》,你会发现有两处出现了“迷惑”一词:

“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厌按而学诵”。

这是“迷惑”一词最早的出处。

毛泽东主席也许有这样的言外之意:

你们虽然沿用了中国的汉字、词汇,却未必知道它们的出处和来源,更谈不上“理解”其本来的含义。

毛泽东主席或许在告诫田中角荣: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后人(包括日本人)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而已。

结合“添麻烦”这件事,毛泽东主席把《楚辞集注》送给田中角荣这个举动更表明了这样的态度: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了人神共愤的滔天大罪。

这是不可篡改的历史事实,作为侵略者,日本罪不可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总理 田中角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