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法律信息网1月30日发布一份法律文件,内容涉及如何具体落实俄总统普京此前签署的有关回应西方对俄石油和石油产品实施价格上限措施的命令。

根据这份由俄总理米舒斯京1月28日签署的法令,俄能源部与俄财政部达成协议,必须在3月1日前批准俄出口石油价格监测程序。另外,出口俄石油和石油产品的个人或法人实体有义务监控在整个供应链中是否有使用限价机制的行为。如果发现此类行为,必须在规定期限内通报俄海关和能源部。俄海关如核查证实,将暂时叫停出口,直至涉事方予以纠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能源部1月10日说,俄方拒绝与以任何形式执行西方限价措施的贸易商合作。西方国家对市场机制的非法干预影响了世界能源安全、稳定的供应,有关国家应共同努力加以修正。

欧盟成员国去年12月初就对俄海运石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达成协议,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宣布与欧盟实施同样限价政策。普京当月签署命令,要求禁止向在合同中直接或间接使用设置价格上限机制的外国法人和个人供应俄石油和石油产品。这一总统令自2023年2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7月1日。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克里姆林宫1月30日表示,普京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以电话方式讨论了双边合作及稳定全球石油市场的举措。

报道称,克里姆林宫表示,双方讨论了“在政治、贸易、经济和能源领域进一步发展双边合作的问题”。两位领导人还谈到,“要在‘欧佩克+’框架内开展合作,确保世界石油市场稳定”。

自去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以来,普京与穆罕默德进行过多次交谈。在此期间,沙特与其最亲密的国际伙伴美国之间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

报道指出,过去一年来,沙特加深了与中国的关系,宣布准备用石油换取人民币。此举将威胁美元作为世界主要石油货币的地位。

报道说,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实际领导者,沙特去年7月再次怠慢美国,拒绝在穆罕默德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后增加石油产量。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欧佩克及其盟友去年10月一致同意每天减产200万桶,以稳定油价,维护产油国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