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玉琴

通讯员 王军 王霞

“对本职工作保持专注,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同时要有拼搏精神、创新精神,要用创新的思维提高产品质量,还要传承父辈积累的经验。”5月16日下午,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办,湖北省教育厅协办的“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第六期活动在湖北随州成功举办。铣工高级技师、国家级铣工考评员及裁判员刘军荣现场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活动,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副主任涂义才,省教育厅副厅长黎虹,副市长罗兰、市政协副主席黄秋菊等领导出席活动。活动以直播形式在随州广播电视台演播中心现场进行,全国超1000万中职生在线观看,感受独特匠心文化,领略大国工匠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希原在致辞中表示,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他希望广大中职学子要志存高远,立志成为未来职业领域的“顶梁柱”;要锻造本领,争当手握“金刚钻”、能揽“瓷器活”的高技能人才;要挺膺担当,汲取榜样力量,快速成长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大国工匠。

罗兰介绍了近年来随州职业教育发展及职教资助相关情况,希望全市各职业院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融入学校课程建设,持续完善物质资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奋发学习、追求卓越、勇于担当、为国奉献的远大志向,不断推进“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成果的深化与转化,培养更多具有劳模和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能成为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活动现场,随州中职学子向刘军荣提问。刘军荣用“精一,会二,学三”来解答,即要精通自己的专业,会两门跟本专业相关的技能,同时学习几项与本专业无关的技能,开阔视野。他希望大家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兼顾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打造能立足于社会的技能本领。

刘军荣就职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厂,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首席技师”等称号,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业38年,他带出了30位优秀的徒弟,在各大赛事中斩获无数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能的车工,聪明的铣工。活动访谈中,刘军荣介绍了自己的职业经历。他回忆自己曾因操作不当致刀具被损坏,借此叮嘱现场学子做一个眼勤、心勤、手勤、腿勤的人。

即便锁骨受伤,刘军荣仍坚持在赛场一线,拿到铣工大赛二等奖。这样的职业经历,为学子种下了一颗“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匠心种子。

小匠张飞飞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中职时期,张飞飞就读随州随县职教中心数控技术专业,后进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因表现突出,他留校任教。张飞飞透露,上学期间他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和国家助学金,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学习和提升技能。

张飞飞毕业时被国内知名企业录用,但他仍选择留在职业教育领域。“我比赛时遇到了很好的指导老师,受他影响,我也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张飞飞曾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多个国家技术专利。他寄语学子们要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州专汽之都的湖北瑞雅特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璇是敢想敢拼的创业者代表。周璇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技能大师”“荆楚工匠”“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他创业的方向是新型专用汽车产品研发。

采访中,周璇坦言在读中职时也迷茫过,但他认为只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一直往前走,就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作为企业负责人,周璇表示,企业青睐有扎实基本功,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吃苦耐劳,始终积极进取的人才。他建议在场和屏幕前的中职学子在校期间一定要打好基本功,不断磨炼个人技能。“只要干一行爱一行,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贡献青春力量。”他的分享为广大中职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近年来,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持续开展“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是深化资助育人工作、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活动通过邀请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走进校园,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感悟和精湛技艺,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升职业素养,为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奠定基础。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