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图据采访对象

1985年,香港演员郑则士自编自导自演故事片《何必有我》,主人公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少年“肥猫” 。郑则士凭借这部作品摘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男主角的桂冠。由于对“肥猫”一角的成功塑造,郑则士先后出演了电视剧《肥猫正传》及其续集。2001年,50岁的他更将《肥猫寻亲记》的生活场景移至内地,讲述其成长生活,让“肥猫”成为家喻户晓的角色。

今年,郑则士时隔多年再次回归TVB拍戏,搭档新人演员冼靖峰,推出温情家庭喜剧《神耆(qí)小子》,以亲情为主线,延续TVB惯有的温暖感动、夸张幽默的温情喜剧特色,在矛盾与欢乐中展现家庭故事。同时出演的还有萧正楠、樊亦敏、曹永廉、傅嘉莉等。剧集正在香港翡翠台与内地埋堆堆APP同步播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则士《神耆小子》剧照

近日,郑则士与冼靖峰也通过网络电话的方式,接受了媒体采访。

时隔5年重回TVB,辛苦太甘之如饴

郑则士的上一部电视剧,还是2019年在TVB拍的《街坊财爷》,这一次他被剧本和制作班底吸引。在新剧《神耆小子》中,郑则士饰演商人钱大海,虽然家财万贯,但与儿子、女儿等家人的关系十分紧张,直到钱大海遭遇绑架,一系列温暖又喜剧的情节逐渐展开,钱大海开始重新审视亲情关系和自我。

“肥猫”长期以来都是郑则士身上的标签,而他自己则认为,“肥猫”带给了观众很多感动,但是已经过去很久了,现在他接的每一个新角色都是对自己全新的挑战。郑则士习惯将自己代入进角色本身的成长历程,用角色的逻辑和思维去思考问题,深刻理解“为何他成为他”,这是郑则士阅读剧本的习惯。

“例如这次的钱大海,他就好像是我们身边的人,作为一个爸爸,为什么他现在是这样?我需要先找出来他曾经经历了什么。”郑则士说道。

由于《神耆小子》在香港和内地同步播出,当被问到是否会担心非粤语区域的观众听不习惯时,郑则士认为,戏剧讲述和传达的主要是人类的情感,不管区域、人种、话语有多么不同,只要电视剧能切中观众的情感要害,他们就会喜欢,若切不中,观众自然也不喜欢。

新老搭档,向青年演员“吸血”充满动力

在这次的拍摄中,郑则士与新人演员冼靖峰有很多对手戏,一老一少配合得很默契,郑则士更笑言在片场每天都十分欢乐。提到这种新老搭配的模式,郑则士大胆地将自己比作“僵尸”,因为“僵尸”是需要吸血的,而他“吸”的正是这些新人演员的“血液”。

“这一次我遇到了很多新鲜的血液,让我好温暖好有安全感。”郑则士称,虽然自己资历比较老,但从年青一代演员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让他每天拍戏都充满动力,“虽然身体不如从前,但是精神却越发好了。”郑则士更不吝为冼靖峰点赞,称他身上有做一个好演员的天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则士《神耆小子》剧照

正是有很多年轻演员给到的动力,郑则士感觉拍摄虽然辛苦,但自己却非常乐在其中。有观众会担心他的身体状况,作为几十年的老演员,郑则士提到,他很清楚电视剧拍摄流程,自己在接戏之前就会做衡量,能够适应拍摄的工作力度才会拍,也请观众和粉丝不必过度担忧。

【对话】谈家庭教育:明辨是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封面新闻:这次主演的《神耆小子》是一部重点在家庭的剧,您不仅是演艺界的前辈,也是生活中的长辈。日常生活里,您会遇到家庭问题吗?您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呢?

郑则士:家庭问题是永恒的问题。我年轻的时候,我的父母长辈和我们年轻一辈的想法也不相同,但是我会尽量用时代的想法去让他们明白。现在我也希望年轻人能够理解长辈为他们的付出。当然我们也应该体谅年轻人的困境,尽量帮助他们。在家里我的教育观念一直是两句话:第一,明辨是非;第二,学习解决问题。当他们学会了这两件事,其他也都能迎刃而解。

中国人有很深的家庭观念,有句话叫“有今生没来世”,我也始终这么相信的。这一辈子我们是家人,哪怕对家人再有怨言,你都无法改变这种血缘关系。在这部戏中,也出现了非常多的家庭问题,很难解决,最后是怎么解决的,留给观众自己去看吧。

封面新闻:时隔多年又继续回来TVB拍戏,是什么感觉呢?之后还想挑战怎样的角色?

郑则士:和TVB合作就是“常回家看看”。我回TVB就是娘家啊,希望娘家永远能给我戏拍。至于拍什么角色,选择权就不在我。我也从来不挑剧本。能当演员,已经是我最开心快乐的事情,我非常热爱这个职业,所以有戏拍我就已经足够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