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王钟,你去把我姐夫叫来,晚上一起在家里吃个饭。”

“你得了吧,他现在这么老了,还是我去开车把他接过来吧。”

“你可别,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他吗?他可倔了,你去接他,他反而不高兴。”

“这老刘还是真是这,当初我给他介绍老婆,他因为你姐死活都不同意。

要不然也不会落得现在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啊,要不是我姐夫介绍,你是谁当时我还不知道了。”

我适时的和媳妇结束了这比较尴尬的对话。

关于我们家和我媳妇的姐夫有着很多值得回忆的话题。

每次提起都会让人会心一笑,甚至有时候还会替那时的自己尴尬。

于是我的思绪又不禁拉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纯真年代。

01

时间倒流回那个青春洋溢的一刻—1998年。

在那个时候,我参加工作才刚满一年。

因为我的父母在那个年代经历了下岗潮,双双都没了工作。

他们俩因为年纪大了,没能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在路边摆摊以卖衣服维持生计

我家的孩子们又多,所以我这个当老大的每个月挣得工资基本上都上交给了父母补贴家用。

自己基本上只留一些平常的零花钱。

或许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有些不公平。

说一句凭什么自己挣得钱要全数上交给父母来养自己的兄弟姐妹。

但是在我们这一辈的人眼里,手足亲情,孝敬父母,会看得更加重要。

西方那些关起门来只过自己生活的思想,才是危害传统文化精神的毒瘤。

因此虽然我自己手上并没有多少钱,我也过得逍遥充实。

我们家隔壁住着一对和父母同一个厂的夫妻。

后来也经历了下岗的痛苦过程,不过他们家更惨。

就在他们家里还面临温饱危机的时候,那家的女人被查出了胃癌晚期。

即使是没有治疗的必要,他们家还是极力救治她。

这无疑给他们家带了更加沉重的负担。

在那家女人去世以后,就只剩下她的丈夫和一双儿女,还有比她儿子大不了几岁的亲妹妹。

这家人就是我的妻子的姐姐家,而这家的男主人就是我一开始提到的老刘。

为养活几个正长身体的半大孩子,老刘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不过老刘这个人还是有些手艺傍身的。

因为他们家祖上出过大厨,所以他的手艺还不错。

他自己用三轮车整了个小吃摊,一开始的时候生意挺一般。

但是随着口碑越传越好,老刘后来也开始慢慢挣钱了。

因为是邻居,所以我经常会去他的摊上照顾生意。

每次他都非不收我的钱,但是每次我都趁他不注意把钱丢进盒子里。

02

不到一年的时间,老刘已经把生意经营得像模像样了。

甚至还盘下了临街的一个店铺,他家的生活也是越过越红火。

之前我还觉得老刘家真的是挺可怜的。

但是没想到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完全掉了个,对比他家,我觉得我家才是需要可怜的对象。

没想到事情还真的朝这个方向演变了。

那个时候我们家虽然已经维持住了平常的生活,但是家里并没有多少存款。

一旦遇到需要用钱的地方肯定会受难为。

我们当时就只能祈求不要出现什么意外要花钱的地方。

可惜人越不想来什么,现实就越来什么。

我的父亲在批发市场里起菜的时候,因为是半夜,路边的路灯也坏了。

父亲一不小心就掉进了路旁的沟里。

虽然事故很小,但是我的父亲运气却不怎么好,正巧被装满菜的三轮车压住了腿。

并且大半夜的路上也没有人能够帮他一下。

就这样等到天亮的时候,才有几个人听到了父亲的呼救把他抬了出来。

我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母亲和我就匆匆赶到医院。

听医生所讲,父亲这是骨折了,并且因为耽误了治疗时间,恢复的会更加慢。

虽然谢天谢地父亲没有出什么大事,可是这父亲一倒,再加上医药费。

恐怕会让我们家陷入经济危机。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母亲和我把家里的钱全都拿了出来。

数了数除下给父亲治疗的费用,剩下的钱仅够维持我们家两个星期。

于是我们家就只好开源节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这也导致了弟弟妹妹们每天都吃只有三分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