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邦邦,三声敲门声传来。”屋里的两个老人叫住要去开门的儿孙,亲自赶去开门。

儿孙们不解,“这来人谁啊,能让老头子亲自去开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门“吱啦”一声被打开,只见一位上了年纪身姿却依旧挺拔的男人手拎着两瓶绍兴花雕老酒,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年青人笑呵呵的打趣主人家说:

“熊老,对不起啦,临时处理一件事,抱歉来晚了。”

儿孙定睛看到来人的面目后,震惊的已经说不出来话了。

“啊!竟然是周总理!周总理亲至,竟然来给老爹(爷爷)庆祝?”

随着几人入席,被周总理称之为“熊老”的八十大寿宴席正式开始了......

这位熊老究竟是谁?能让旰食宵衣的周总理亲自赶来为其祝寿?

相差二十岁的革命夫妻

时间来到1886年的湖南长沙,熊瑾玎出生在长沙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毕业后的熊瑾玎选择了相对更为稳定的教育行业的工作。

在徐特立创办的长沙中学里,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熊瑾玎成为了大家最喜欢的几个教员。

在这期间,熊瑾玎偶然结识了毛主席、何书衡等进步青年。

1918年,熊瑾玎受毛主席的影响,选择加入了由毛主席等人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熊瑾玎毅然决定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转移至上海,于1928年担任中共中央会计一职。在上海开始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的一生。

根据党的机关必须社会化原则,为了躲过反动派敌人的追捕,党的机关需要假借医院、商店、写字间等方式进行掩护。

熊瑾玎对上海的情况不熟悉,苦于自己如何融入上海的生活,便喊来周总理一起参谋参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熊瑾玎二人走着聊着,周总理注意到熊瑾玎的一个特点。

“瑾玎同志,我发现你湖南口音很重啊,不如干脆扮演一个湖商,卖点湖南特色东西,这样既能掩饰你的身份,还能搞创收,一举两得啊”

熊瑾玎听了周总理的话,仔细想了想:“确实如此,干脆我开个布料店,专门卖我们湖南的湘绣好咯”

确定下行业的熊瑾玎在周总理的建议下,选择了一座复式小楼,一楼用于开店,二楼可以居住、开会两用。

确定好店铺后,周总理问熊瑾玎准备给店铺起什么名字。

熊瑾玎想了想:“既然我们共产党人追求大福家社会,为的是中国的兴盛奋斗,我看不如就叫福兴商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了个良辰吉日,福兴商号开业了,身着对襟长袍,头戴瓜皮小帽的熊瑾玎站在店铺门前迎接着前来恭贺的客人。

谁又能想到,此时的店铺二楼正藏着一群国民党当局高额悬赏追捕的进步人士呢?

极具经商天赋的熊老板不久之后,就把福兴商号扩张到包含银行业、手工业等多个部门了。

事业上风风火火的熊瑾玎也被人敬称一声“熊老板。”

这天照常召开中共中央的某一次秘密会议,看着忙里忙外的熊瑾玎,周总理总觉得他的扮演缺少一点什么因素。

周总理看着出入布店、挑选布料的年轻靓丽的女士们,他茅塞顿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即他在会议上提出,为了避免被敌人怀疑,是否应该给熊瑾玎配备一个“假妻子?”

此提案已经提出便获得在场代表的认同。经表决,由于熊瑾玎是湖南人,所以组织当即和湖南的徐特立联系,表明了需求:

一、要求聪明机灵能随机应变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二、对党组织高度忠诚,思想进步,政治思想积极向上的。

毕竟熊瑾玎负责的是党组织经费的分发,和承担作为党组织的秘密聚集点。如果来了一个对党不忠诚的,岂不是坏事?

徐特立在收到要求后,旋即想到了一个人,她虽然只有20岁,但已经是参与领导进步青年运动的“老革命”了,这人就是朱端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敏的朱端绶被组织委以重任,派去协助熊瑾玎的工作。

朱端绶到了福兴商号门口时已是晚上,随后她按照约定敲响商号大门。

“咚—,咚咚,咚—”伴随着一长两短一长的敲击声,门打开了。

朱端绶看着开门的人有点眼熟,似是自己的一位故人!

“你是,您是熊教员?”朱端绶问道。

熊瑾玎端详着眼前的小丫头。“端绶?是你?”熊瑾玎警惕的看了看四周,“先进来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昏黄的煤油灯下,看着自己这个学生兼自己未来的“妻子”,熊瑾玎问朱端绶。

“徐特立先生派你来的?这不是胡闹!你个丫头片子来能干什么?”

虽然不知道自己来是干什么的,但是回想起临行前徐校长说,要调自己来中央帮助其他同志开展工作,朱端绶怯怯的说。

“熊教员,我不小了,我都20岁了,能胜任组织交给我的工作!”

“胡闹,你知道组织派你来干什么嘛?派你来假扮我的妻子,你个小豆丁,乱弹琴!”

刚得知自己的任务的朱端绶“啊”的一声羞红了脸,支支吾吾的低下了头。

看看外边天色已晚,熊瑾玎对朱端绶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这么晚了,你先休息,明天我派人把你送回湖南,徐特立先生也是的,我在让他帮忙找一个合适的人过来。”

说着,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把里屋腾出来让朱端绶今晚暂住里屋。自己在外屋将就一晚。

看着忙着收拾的熊教员,朱端绶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教员,我没问题的,我能胜任你的妻子这个职务的!你别把我送回去好不好。”

看着小脸通红但眼神坚定的朱端绶,熊瑾玎只能说道:“等明天跟组织申请之后再说,先休息吧”。

第二天,熊瑾玎请周总理过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仔细听了俩个人的意见后。周总理想了想,给熊瑾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瑾玎同志,不要嫌人家小朱同志的年龄小嘛。你现在扮演的可是一个大老板,大老板有个年轻貌美的小妻子才是正常的嘛。”

熊瑾玎刚要再说什么,周总理便摆摆手,阻止的他的辩驳。

“人家小同志愿意留在这里为组织做贡献,再说了这几天湖南到上海的路不太平,送端绶同志回去,路上的安全也不能保证。”

听罢,无可奈何的熊瑾玎只能让朱端绶留了下来。

日复一日,两人的配合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娴熟。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暗生情愫,但迫于两人的羞涩,都没有互相点破。

适逢中秋佳节,周总理等政治局的同仁们一起在“福兴”商号共赏明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杯酒过后,周总理看着席间“琴瑟和谐”的熊瑾玎和朱端绶二人。起了想做媒人的心思,周总理先找到熊瑾玎。

“瑾玎同志,你这些年为党奔波这么久,身边一直缺个真的老板娘,我看端绶同志你俩这些年的配合如此完美,由朱端绶同志担任这个角色是完美不过的了。”

42岁的熊瑾玎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但如今面对周总理的话,竟也羞红了脸。

看着20出头的朱端绶,周总理温和的说,“虽然瑾玎同志年龄虽然大了些,但他有一颗年轻的革命的心,这些年他为了党的事业忙碌不停,至今仍是独自一人,我今天愿意为你们做媒人,你们成家如何?”

朱端绶看着周总理都为自己说媒,又瞥见其他的同志们也不吃饭了都期待着看着自己,满脸羞红点头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让在场的邓小平、李立三等人乐坏了,在周总理带头下,一起向新郎新娘举杯庆祝,改口称呼她为老板娘!众人闹成了一团。

回首想,结婚已是四十年前的朱端绶看着眼前跟周总理频频举杯,年已80的丈夫,满眼是幸福。

总理亲来祝寿

1966年,是“十老”之一的熊瑾玎的80大寿。儿孙们早早的就来到老两口家为其布置。熊老接到了一个来自中南海的电话。

“熊老,祝您八十大寿安康,周总理中午想给您一起过寿。您看方便吗?”工作人员问道。

“方便,当然方便,他能得闲光临小老儿的寒舍,当真是我的荣幸啊哈哈哈。”熊瑾玎收到消息开心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即告诉了妻子朱端绶,告诉她:“咱媒人要来跟咱一起吃饭!”

“啊?”朱端绶惊喜之余,想起了周总理有几样喜欢吃的菜,连忙将小辈撵出厨房,要亲手下厨。

搞得儿孙不解,怎么自己下厨也要被撵出来......

但看着朱端绶那坚决的模样,他们也不敢“造次”。只能乖乖在外边等着“传唤”打下手。

到了中午,周总理还没来,朱端绶想,总理日理万机,估计是没空来了。

等到傍晚7点左右,门口传来敲门声,她把门一打开,惊喜地发现总理提着两瓶绍兴花雕老酒站在门外,身后跟着他的卫士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几人坐定,三五杯酒下肚,周总理回想起年轻时候,几人一起闹革命,便对熊瑾玎说。

“瑾玎同志,党中央要感谢你啊,不是靠着你源源不断的提供的资金,我们的革命事业还难以成功咧。”

熊瑾玎哈哈一笑,回想起以前的种种惊险时刻,感触颇多......

熊瑾玎和朱端绶二人结婚后,一起经营起福兴商号,为党中央及周边地区的同志们活动提供了经费。

但好景不长,叛徒的出卖使得熊瑾玎、朱端绶二人被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朱端绶参与“共匪”事业,很快,经过党组织联络宋庆龄夫人等人的援救,朱端绶被放了出来。

但是熊瑾玎被判处8年监禁,孤苦一人的朱端绶选择继续留在上海,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第二次国共合作,熊瑾玎被放了出来,夫妻二人离别三年得以团聚。

1938年,熊瑾玎被周总理调到重庆《新华日报》担任总经理,也负责川渝地区的财务支出。

后来内战爆发,熊瑾玎被周总理调回延安,继续担任党中央的钱包。

直到建国后,担任红十字副会长的熊瑾玎因身体原因退休。

回顾这些年跟着周总理互相搭档,为革命奋斗的日子,熊瑾玎与周总理相视一笑,碰杯共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罢,熊瑾玎和朱端绶夫妇二人执意要送周总理出门,在门前,周总理、熊瑾玎二人约定,“待78年,你八十大寿事后,我定要到场与你再痛饮一回!”

周总理紧紧握着老战友的手,点头道“欢迎!欢迎!”

在场众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约定,终究没有实现......

未完成的约定

1973年,由于身体衰老加上疾病的折磨,熊瑾玎丧失了说话能力。

周总理知道后立刻排遣自己的保健医生前往熊瑾玎家为其诊治,并安排专车送进医院,交代医生务必全力诊治。

但已无力回天,周总理听闻后,不顾身体的病痛,来到这个一起闹革命一辈子的老伙计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互相凝视着,热泪滚滚而下。周总理转身询问朱端绶,“瑾玎有没有留下什么话?”

许是早有料到有此一问,朱端绶流着泪掏出了一张纸条。“这是老熊还能写字时候特意写给你的。”

周总理打开纸条,上书“叹我已辞欢乐地,祝君常保斗争身!”

周总理紧紧攥着纸条,望着老伙计,点点头。

1973年1月24日,熊瑾玎逝世。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

二人都没能完成那个约定,“等你80大寿那天,我去跟你再喝两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二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友谊永远值得铭记!革命前辈未能完成的使命当由我们继承,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