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的父亲是在我小的时候就在我们老家本地开了一家饭店。

这家饭店规模还算挺大的,经常也接一些红白事的宴席。

所以这些年其实也挣了一些钱,家里也算是小有资产。

但是当年在开这家酒店的时候,过程却十分艰难。

主要问题还是缺少资金,我父亲去找所有的亲戚借钱,可是他们却选择避而不见。

后来我们家的饭店挣了钱之后,这些亲戚就又一个个上门救助。

还说家里把父亲养育这么大,不能见死不救。

我父亲却早已看透他们,将他们赶了出去,并宣布从此断绝关系。

01

我叫陈申,今年35岁,现在经营着父亲传下来的一家饭店。

这家饭店的收益还是非常不错的每年都有着很高的利润。

但是当年为了开这家饭店,我的父亲可算是经历了重重困难。

还受尽了亲戚们的白眼。

我的父亲出生在北方一个三四线城市的一个农村中。

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从小到大,父亲几乎没有受到过什么关爱。

父亲小学只上到了五年级就不再去上学,每天就跟着爷爷奶奶下地干活。

干完活回家还得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所以年轻时候的父亲虽然骨架高大,但是一看就很瘦。

当时爷爷奶奶家虽然是兄弟很多,但是也不算得上穷。

爷爷那时候喜欢做“投机倒把”的事情,虽然被抓到过几次,也还是赚了一点钱。

可这些钱并没有多少花在父亲身上,全都花在了叔叔姑姑们身上。

父亲身上穿的衣服全是从亲戚朋友那里收来的不要的衣服。

而叔叔姑姑们身上虽然也穿着旧衣服,但是隔一两年就会换些新的。

父亲每天下地干活,出力气最大,可是回到家里带油腥的饭菜却都紧着叔叔和姑姑们吃。

父亲有时候也会对爷爷奶奶抱怨委屈,可是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父亲作为老大要懂得照顾弟弟妹妹,要让着他们。

老实的父亲听完也无话可说,虽然很羡慕弟弟妹妹们的生活。

但是作为家里的老大他觉得他确实应该不计较这些事情。

就这样,少年时期的父亲被当作家里的苦力一样每天干最多的活,吃着最不好的饭。

直到父亲长大以后到了结婚的年龄事情才发生了一些变化。

02

到了结婚年龄的父亲,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对象。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只有两点。

一是父亲由于长期吃的东西没有什么营养,所以面黄肌瘦的看起来就没啥分量。

当时的农村女人找对象先看的就是这人有没有力气能否镇得住场面。

父亲虽然长时间干农活力气倒是不小,但是看着确实有点寒酸。

二就是,爷爷奶奶不舍得花钱给父亲置办聘礼。

爷爷奶奶给父亲计划置办的东西连村里最穷的人家都不如。

这样的情况下,哪一家的好闺女会选择嫁给父亲啊。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村里的人也渐渐传出了闲话。

背后对我的爷爷奶奶指指点点,说看着家里不错却如此小气不给孩子好好办事。

爷爷奶奶虽然对我的父亲不好,但是他们也是极其好面子的人受不了村里的流言蜚语。

无奈之下,爷爷奶奶才终于决定在父亲身上花点“血本”来挽回一下名声。

可是哪家姑娘一听说父亲这么不受爷爷奶奶待见,那要是嫁过去岂不是也要不受公婆待见吗?

所以在村里,几乎没有哪家的女儿愿意嫁给父亲。

眼看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村里戳脊梁骨的人是越来越多。

没有办法之下,爷爷奶奶想到了村东头的母亲家里。

母亲家里姐妹四个,没有一个男孩,这一直是外公心里的遗憾。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家里没有男孩,跟别人说话都不敢太硬气。

所以在那个时候,为了能让家里有一个顶梁柱,外公就想到给身为大女儿的母亲找一个男人。

爷爷奶奶打的主意就是让父亲入赘到母亲家里,这样一来连聘礼都省了。

入赘这种事情对一个男人尤其是对一个农村的男人是一件极其让人瞧不起的事情。

父亲一开始也是不同意的,但是在见过母亲之后,父亲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用父亲自己的话来说,他这辈子还没有被一个人这么温柔的对待过,如果是和母亲结婚就是入赘他也心甘情愿。

于是父亲就成功的入赘到母亲家里。

(为了让大家看得明白一点所以称呼上有点问题,实际上按入赘的规矩,外公外婆才是爷爷奶奶,下文为了统一就继续沿用)

来到外公外婆家里的父亲居然比在自己父母家的时候过得还好。

外公外婆把他当作亲儿子一样对待。

无论什么好吃好穿的都会想着父亲给他留一份。

干活稍微一多就让父亲先休息,明天再干。

岳父岳母竟然比亲生父母都要好,这无疑是非常讽刺的。

然而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只是父亲以前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