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重庆市万州区警方获悉,近日,万州警方打掉一个专做“手机口”业务帮助境外违法犯罪人员实施电诈的犯罪团伙。该团伙中的王某等5人为境外电信诈骗团伙充当“工具人”,为其提供手机卡、通讯工具,协助拨打诈骗电话并提供通话中转服务。目前,5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万州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抓的“手机口”诈骗团伙 (警方供图)

协助境外拨打诈骗电话

民警介绍,日前,双河口派出所接到国家反诈中心下发的一条线索,称辖区居民雷某涉嫌利用“手机口”为诈骗分子向群众拨打诈骗电话提供帮助。

经连续数日走访调查,梳理研判掌握的线索,民警发现雷某有重大作案嫌疑,而随着侦查不断深入,一个利用“手机口”帮境外诈骗分子拨打诈骗电话的犯罪团伙浮出了水面。在确定其作案窝点后,警方迅速出击,当场抓获7人。经办案民警审讯,其中5人明知是在帮助境外电诈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情况下,仍主动参与。

警方查明,今年4月,嫌疑人之一的王某在刷短视频时发现一条“躺赚”的门道,其称“打电话也可赚钱,338元一个小时,日结佣金”。经不住利益诱惑的王某遂帮境外诈骗团伙搭建“手机口”协助拨打诈骗电话业务。

不仅如此,开始违法犯罪之路的王某为扩大业务获取更多非法报酬,迅速将做“手机口”诈骗的方法传授给朋友谢某等人。很快,这一“发财门路”又由谢某传授给同住的雷某、曹某、赵某。短短几天时间,就迅速形成了以王某为首,雷某、谢某、曹某、赵某积极参与的“手机口”诈骗团伙。

4月22日,警方雷霆出击,将王某、雷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归案。“几人在明知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情况下,被巨大收益诱惑,助纣为虐先后成为电诈团伙的‘帮凶’。”民警称,5人通过为诈骗团伙提供手机卡、通讯工具,协助境外诈骗分子拨打诈骗电话并提供通话中转服务。截至被抓获时,涉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起,涉及金额12万余元。到案后,5人均对自己使用“手机口”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王某等5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惩处。

警方解读“手机口”诈骗

诈骗分子在境外实施诈骗,为啥大家接到的诈骗电话却显示本地号码?

民警介绍,因为境外诈骗分子招募了境内“帮凶”,这些“工具人”利用“手机口”掩饰号码真实归属地,从而实现诈骗分子与受害人直接对话……

“对于‘手机口’诈骗这个词,很多人还比较陌生。”办案民警介绍,其具体操作流程就是,实施“手机口”诈骗的工具人准备两部手机,一部通过QQ语音、视频通话连接诈骗分子,另一部本地手机则拨打诈骗分子提供的不特定受害人电话。拨通后,将两部手机的扬声器打开放置在一起实现语音中转,使诈骗分子在此建立的通话上以诈骗话术直接和受害人对话,从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其中,对工具人的要求之一就是全程不准说话。”民警称。由于该方式成功掩饰了诈骗电话归属地,更加具备隐蔽性和欺骗性,受害人看到的也都是本地号码,警惕防范心理一旦松懈,极易落入诈骗陷阱。

“纵观整个诈骗过程,尽管王某、雷某等人在做‘手机口’期间全程沉默不言,但终究难逃法网。”民警称,广大市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在面对 “手机口”诈骗诱惑时,一定不要“沉默不言”,应理性勇敢说“不”。

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编辑郭宇 责编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