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之战”可以说是安史之乱中最惨烈一场战役了,在这场战争中,唐朝将领张巡以不到一万人的兵力,抵抗安史叛军十三万人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张巡等将领最终寡不敌众,都败亡于睢阳。但他们守卫了唐朝江淮地区十个月的安宁,为唐军主力赢得了宝贵时间。

睢阳之战”起源于唐玄宗晚年执政时期,爆发的一场波及全国的大叛乱,也就是安史之乱。这场混乱持续了将近八年之久,使繁荣昌盛的大唐帝国,直接走向了衰败没落的道路上。

所以要说睢阳之战,还要从唐玄宗晚年的那些行为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玄宗在位初期,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君主。他整顿朝廷上的弊端,任用贤臣,打造了开元盛世。

但是到了晚年,他开始贪图享受,怠慢朝政,重用了如李林甫、杨国忠一类的奸臣,再也没有在位初期时励精图治和节俭之风了。

其实无论是李林甫、杨国忠,还是后来的安禄山。单论能力,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但是在道德水平和为人处世上,这几个人就明显德不配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些人掌握朝廷大权后,整个唐朝开始混乱起来。他们不仅结党营私、擅权弄法,彼此之间还互相攻讦。比如,杨国忠就几次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的坏话,虽然在这个时候,杨国忠并不认为安禄山会造反。

随着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祸乱眼瞅着就要发生了。

对这些即将到来的危机,唐玄宗没有丝毫的察觉。他依然沉浸在盛世之中,还继续对外发动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各处藩镇的将领开始拥兵自重,权势也越来越大了。其中安禄山更是兼任三处节度使,权势达到顶峰。

这个时候,唐朝看起来还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享用不尽的盛世景象。但是在内里,各种矛盾已经濒临爆发:奸臣当道,再加上唐朝时的科举制本就有漏洞,所以肯定有占据高位的庸才,和被疏忽的人才。

而这,只是当时盛世掩盖下的无数个矛盾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矛盾积攒在一起,急需一个缺口爆发出来。安禄山,就是这样一个缺口。

杨国忠在朝中掌握大权,但他跟安禄山素来不合。所以当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时候,就假借唐玄宗的旨意,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

安禄山的号令严整,士兵勇猛异常,一路上势如破竹,朝廷军队碰上安禄山的叛军,经常会大败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禄山成功的拿下了唐朝的东都洛阳,不久安禄山就在洛阳称帝,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定都洛阳。同时,安禄山的叛军也开始了对长安的进攻。

面对安禄山的来势汹汹,唐玄宗先是诛杀了作战不力的守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又下旨威逼新任守将哥舒翰主动出击。结果,哥舒翰遭遇叛军伏击,唐军大败,损失惨重。唐玄宗也被迫放弃长安,向蜀地逃去,叛军就此占领了长安及关中地区。

唐玄宗逃往蜀地,途经马嵬坡时,将士们不满的情绪达到顶点。他们聚众哗变,诛杀了奸相杨国忠,又逼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这才继续保着唐玄宗入了蜀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太子李亨逃到了朔方,在周围将领的拥立下即位登基,也就是唐肃宗。

此时的叛军已经占据大唐半壁江山,朝廷所掌握的富庶区域只剩下江淮地区,而睢阳,正是江淮地区的重镇屏障。

我们再来说一下睢阳守将张巡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巡出生在唐中宗时期,他从小就博览全书,熟悉军阵战法,长大后立下大志,想要做一番事业出来。

在唐玄宗时期,张巡通过朝廷的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后来,他以太子属官的身份外放到地方,担任了一名县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巡在职期内,秉公执法,政绩优良,而且对待他人很讲义气。碰上遇到困难的人,他都倾尽全力去帮助。

后来张巡回到长安,正赶上杨国忠把持朝政。有人劝说张巡去投靠杨国忠,来获得升官的机会。

但是张巡拒绝了这个人的建议,他认为杨国忠当权是国家的怪事,所以不愿留在长安做官。最后,张巡再次去地方担任了县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巡到地方后,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继续充满干劲的治理辖区。

他惩治了一批行事猖狂、祸害百姓的土豪劣绅,将领头之人绳之以法。张巡的做法震慑住了其他人,不少土豪劣绅都因此改邪归正。

张巡的做法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因此当地百姓都非常拥护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禄山起兵后,一些郡县的太守、县令被叛军的声势吓的手足无措,纷纷向安禄山的军队投降,就连张巡的顶头上司也投降了叛军。

张巡对此很是生气,他对这些官员的懦弱感到愤怒。

张巡带着大家在唐朝玄元皇帝祠里痛哭流涕,然后聚集了一千多人,起兵反抗叛军。唐玄宗也派出了吴王李祗统率河南兵马来抵抗安禄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父县尉贾贲等人与叛军交战,后领兵与张巡所部会合,现在他们一共有两千多人马。

此时,雍丘县令令狐潮已经投降于安禄山。

不过,贾贲和张巡趁着令狐潮离开雍丘,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时候,攻占了雍丘,令狐潮只能放弃雍丘狼狈逃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狐潮又集结叛军一万多人来进攻雍丘,这个时候雍丘城内只有三千多人,贾贲率领军队出城迎战,因为兵力悬殊,兵败身死。

张巡也身重数创,但仍率领军队打退了叛军。回城后,一众部下推荐张巡为统帅。

在张巡的沉着指挥下,守军们多次打退叛军冲锋,累计杀伤叛军近万人。令狐潮只能再次败走。吴王听说张巡的战绩,封张巡为委巡院经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狐潮几次和叛军前来攻打雍丘,但都被张巡所化解。令狐潮也很佩服张巡,想招降他,就对张巡说:“您治军确实严明,但是却改变不了天道啊!”

张巡讽刺令狐潮:“你连人伦都不懂,哪里能知道天道呢?”

令狐潮固然可耻,但是张巡的处境也不容乐观。这时长安已经被叛军所攻破,唐玄宗也逃到了四川,张巡他们早就和外界失去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张巡多次打退叛军的进攻,可是随着雍丘周围的城镇相继被叛军攻陷,雍丘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张巡便带领手下放弃雍丘,率领军队三千多人向东转移,开始坚守宁陵。

张巡在宁陵开始和睢阳太守许远、城父县令姚訚合兵。同一时间,叛军将领杨朝宗率领大军进攻宁陵。

张巡派手下将领雷万春和南霁云率领部队迎战,双方激战了一个昼夜,杨朝宗大败而逃,张巡军队歼敌一万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唐肃宗已经即位。因张巡的战功赫赫,唐肃宗下令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

当时唐朝的财政,全靠长江区域和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持着。睢阳是淮河一带的屏障,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即位,成为了叛军的新任首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派部将率领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会合,十几万人一起进攻睢阳。

面对叛军如此强的兵力,张巡、许远决定坚守。有时候从早上到中午,守军要迎战二十几次。但是张巡等人一直鼓励手下的士兵,所以守军们一直士气高昂。

张巡担任主帅后,做了很多努力。他先是解决了内部想要投降的叛徒,避免了走漏消息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密工作做好后,张巡出其不意的袭击了叛军。叛军没有防备,被打的大败。这次偷袭,张巡不仅缴获了许多物资,还因此受到了朝廷的奖励。

时间从正月来到了五月,正是睢阳地区麦子成熟的季节,叛军开始在城外收割麦子,用来补贴军粮。

张巡见到这种情况,心生一计,先派士兵擂鼓集合做进攻的样子,再让士兵停止擂鼓做休息的样子,叛军被这么折腾心生懈怠,张巡趁机派南霁云率军突击,直插尹子琦大营,斩将拔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有叛军将领率领骑兵来到城下,喊话想要招降张巡。张巡趁机派陌刀、弓弩手悄悄的潜入城下,从背后偷袭叛军骑兵,又让叛军损失不少人马。

到了七月份时,叛军再次围城。此时,睢阳城中已经严重缺粮,士兵每人每日只能分到一勺米,饿了只能去啃食树皮和纸张。

城中守军只剩下一千多人了,而且都虚弱的拉不开弓。更要命的是,他们还没有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张巡依然率领部下奋勇抵抗。他们烧掉叛军进攻的云梯,用石块砸击敌军,给敌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敌军无奈,只好停止了攻击。但这对张巡他们来说,依然是一个残酷的考验。因为敌军虽然不打了,但他们开始挖掘战壕,显然是准备长期围困睢阳。

没有援军、没有粮食,这种情况下,能打仗未必是坏事,因为真打起来,物资匮乏的守军或许还能强点战利品。可是一直不打仗,虽然不会消耗体力,但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中很多士兵已经因为饥饿而死去,活着的也都奄奄一息。

城中的老鼠,军械上的皮质品,都已经被找出来吃了。但依然无济于事。后来。张巡居然杀了他宠爱的小妾,煮熟分食给活着的军士;许远也把他家的家仆贡献出来,充当粮食。

就是这种情况,张巡还对靠近城墙的叛军讲述忠义道理,劝说他们归顺朝廷。而且,张巡居然真的说动了一些人!被张巡策反的很多人,都能死心塌地的帮助张巡守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巡派南霁云率领三十骑兵突围求援,面对叛军数万人的阻拦,南霁云左右开弓,冲出包围。

南霁云来到新任节度使贺兰进明处请求支援,贺兰进明嫉妒张巡的威望,又担心遭到叛军的袭击,所以不肯前去救援。

但是,贺兰进明爱惜南霁云是个人才,设宴款待他,想把南霁云留下当自己的部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霁云含泪说到,城中早已断粮,他白来一趟,没有完成主将的任务。这饭他就是吃也咽不下去。说罢,南霁云斩掉了自己一根手指,愤然离去。

几度波折之后,南霁云从别处招来少量部队,率军杀回睢阳复命。

此时,叛军已经得知睢阳不会再有援兵了,于是加大进攻力度。在这种压力下,城中众人建议继续向东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睢阳是江淮的屏障,如果放弃睢阳,叛军就会借机南下,江淮肯定会失守。失去了这个赋税重地,唐朝可能会失去反攻的机会。

而且,士兵都饥饿不堪,疲惫无比。就算他们向东转移,也无法快速行军,迟早会被叛军追击歼灭,无法成功到达目的地。

最终,张巡决定:死守睢阳!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把敌军拦截在睢阳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月初九这天,叛军再次攻城,此时城内守军因为伤病饥饿,已经无法作战。

张巡向西叩拜,说自己已经山穷水尽,再也没有办法守城了。他活着无法报答皇帝,只能死后化为恶鬼再来杀贼。

睢阳城陷后,张巡和许远一起被俘虏。叛军将领尹子琦想要招降张巡,遭到张巡的拒绝后,将张巡、雷万春等三十六位守城将领一同斩杀。

睢阳陷落后第三天,河南节度使张镐终于带兵赶到,打退了叛军。幸好张巡等人坚持的时间够长,不然睢阳长期落入叛军手中,江淮恐怕也会失守,一切就都无法挽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睢阳坚守了整整十个月之久,前后陆陆续续歼灭了叛军十二万人。在这十个月内,唐朝朝廷不断得到江淮地区赋税的接济,逐渐恢复了实力,开始全面准备反攻。在睢阳城破的前面一个月,唐军就反攻叛军,收复了长安。

张镐击败叛军的七天后,郭子仪又收复了东都洛阳,叛军只能开始龟缩回到河北,再没有能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多亏了睢阳能够坚守十个月。

总而言之,“睢阳之战”是极其惨烈的,城中的鸟雀,老鼠,皮制品全都被吃完,之后城中守军只好开始吃人。张巡先杀了自己的爱妾,强令军士吃下,后许远杀掉自己的奴仆当军粮,再然后就是城中的老弱妇孺,睢阳城人口原有四万,城破仅剩四百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巡本人和跟随他守城的那些将士,乃至被当成口粮吃掉的小妾和奴仆,都倒在了黎明之前。他们经历了残酷的睢阳之战,却没有看到洛阳的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