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有“铁证”了!美国阿波罗登月竟然是假的?

当年阿波罗登月的月球车竟然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被发现了。

难道当年的登月计划真是一个世纪性谎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环球网】【光明网】等(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顺利在月球表面着陆。

3天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的迈出驾驶舱,踩在了月球表面,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他向全世界广播了那句著名的话:“这是一个对于人类来说的伟大飞跃。”

紧接着又先后有宇航员登月。

他们在月球表面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并采集了大约47.5公斤岩石和土壤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5次阿波罗登月任务也接连取得成功,共有12名宇航员成为踏上月球的人类,总耗资达255亿美元。

而最终因为经费问题,阿波罗计划于1972年正式结束。

然而对于美国人登月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就连美国人自己都表示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质疑

1976年,美国前海军军官比尔·凯西还出版了一本书《从未离开过地球》,在书中他颇具争议地提出了对1969年阿波罗计划登月的质疑。

凯西认为月球表面的辐射水平过高会致命,阿波罗飞船无法承受月球极端温差环境,重力太小难以控制精确着陆,还对一些影像背景存在猜疑。

更加出乎意料的是,他甚至怀疑NASA当时缺乏实现登月所需的预算和技术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西的言论一经出版,立刻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然而,这些质疑很快就遭到了NASA及绝大多数科学家和航天专家的驳斥。

专家们系统性地解释了凯西提出的每一个疑问,令人信服地证明登月计划是经过缜密设计、反复模拟和测试的,阿波罗飞船及宇航员装备完全能够抵御月球环境。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量实物证据如月球岩石样本、宇航员活动残留痕迹、激光反射镜等,都铁证如山地佐证了登月的真实性。

可是这些所谓的证据却漏洞百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一:月岩造假

1969年,美国曾经向荷兰政府赠了一块所谓的“月球岩石”,声称是阿波罗11号宇航员从月球上采集并带回的样本。

然而,20多年后的1998年,这块“月岩”被鉴定出根本就不是来自于月球,而是地球上的一块普通火成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如果美国拥有真实的登月样本,又怎会故意捏造并赠送给盟友国家?

这种做法无异于承认了自己的造假行为。

然而,尽管事出有因,直至今日美国政府也未就此事作出任何解释或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美国科学家在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进行分析后。

出人意料地宣布,这些样本在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上与地球岩石并无显著区别。

月球作为一个与地球环境截然不同的天体,其岩石理应与地球岩石有着明显的差异,哪怕是微小的成分差异也是合理的。

然而实际结果却是近乎一模一样,这在科学上是很难解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有人怀疑他们带回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月球岩石,而是事先在地球上就准备好的"替代品"。

他们推测,整个所谓的"登月计划"从一开始可能就是一个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二:照片中缺少星星

在所有公开的登月照片中,我们惊人地发现,没有一张能清晰展现出恒星或行星的身影。

这与真实的太空环境极为违背,毕竟月球没有大气遮挡,天体的光芒应当十分光亮醒目。

很多质疑者由此怀疑,这是因为当年NASA在地球摄影棚内拍摄时,无法精准模拟出渺远浩瀚的星空,只能将重点放在月球表面的拍摄,而有意回避了星空的展现。

一些阴谋论者由此得出结论:整个所谓的"登月计划"不过是在地球摄影棚拍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三:月球上飘动的国旗

登月任务中,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插入了一面美国国旗。

可是根据照片显示,国旗并未呈现平整悬垂的样子,而是出现了飘动和扭曲。

但令人质疑的是,月球作为一个没有大气层的天体,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质疑者直指这一现象,认为它暴露了美国人为了拍摄效果而人为制造的痕迹。

更有甚者怀疑,整个所谓的"登月影像"可能都是在地球某处的影视棚内拍摄完成的,国旗飘动自然不过是为了模拟真实场景而做出的处理。

一些阴谋论者甚至将这一疑点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认为整个阿波罗计划都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登月只不过是美国当年为了在冷战中赢得宣传战而精心策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四:录像磁带数据丢失

根据NASA的说法,尽管他们在60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

但可惜的是,这些原版磁带在后来的转移和存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技术原因,导致部分或全部录像资料意外遗失。

这一说法无疑更加加深了人们的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人类历史上如此重大的科技成就,NASA理应对登月的全过程进行妥善的记录和保存,原始影像更是重中之重,怎么可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遗失了"?

一些阴谋论者进一步推测,NASA可能是在有意隐瞒或毁尸灭迹,目的是掩盖某些重大的造假行为。

另一种说法则怀疑,NASA可能早已经意识到登月计划自身存在无法弥补的漏洞和缺陷,为了维护美国当时在太空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民族自豪感,不得不出此"下策",伪造这个"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五:技术难度

有观点认为,在1960年代,当时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计算机性能有限、航天航空技术也处于起步阶段。

要完成像登月这样的宇航壮举,需要大量精密的计算、导航、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而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都极有挑战。

因此,质疑者认为当年NASA声称凭借有限的技术力量就完成了如此非凡的壮举,这在客观上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而且当时的美国根本不可能有足以支撑探月的巨大科研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点六:后续登月计划缺失

据估计,从1961年至1972年,整个阿波罗计划的总费用高达240亿美元,折合到今天约为1260亿美元。

这笔巨额费用不仅包括了太空飞行器的研发制造,还包括了大量基础建设、人员培训、测控系统等方方面面。

作为一项前所未有的宏大科技工程,阿波罗计划无疑是一次高风险高投入的冒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NASA解释说,在阿波罗计划获得成功之后,由于经费和资源的严重匮乏,美国无力在短时间内再次发起同等规模的登月计划。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种解释是合乎逻辑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无止境地为太空探索无底线地投入资金。

然而,也有质疑者认为,技术储备和资金缺口并不足以完全解释数十年来美国对登月计划的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怀疑,NASA可能存在一些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者当初的"登月"根本就是伪造的。

况且美国政府对于阿波罗登月是否造假的质疑基本上都保持了沉默,没有作出任何正面回应和解释。

这无疑加剧了外界对登月真实性的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苏联的质疑

实际上对于美国宇航员是否真的登陆过月球,也曾遭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质疑。

据称,当时的苏联作为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拥有先进的无线电和雷达探测技术。

理论上讲,如果阿波罗宇航员真的飞往月球,苏联就应该能够通过无线电信号和雷达捕捉到飞船离开地球及在月球环绕的痕迹。

然而,在阿波罗计划实施期间,苏联方面始终没有侦测到任何这类发自月球的高功率无线电信号。

尽管美国解释称,他们是采用了低功率通信设备,或者利用了月球本身的遮蔽效应。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无信号"的谜团的确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结果

不过在2012年,中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二号无人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轨道工作时,成功拍摄到了阿波罗登月时在月球表面遗留的探测车、登月舱等设备残骸。

这些珍贵影像资料打破了长期以来外界对阿波罗登月是否属实的质疑。

而且对于那些质疑声,NASA部门也曾经分别解释过,只不过人们并不买账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有关阿波罗登月计划真实性的争议再次被引爆。

一辆被认为是登月时使用的月球车在内华达州被"发现",很快就有人将其视为"美国从未真正登陆月球"的铁证。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探究这一"发现"的背景,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事实上,NASA为了模拟月球环境、测试登月设备,在地球上建立了多处试验设施。

所谓在内华达发现的"月球车",很可能就是这些用于测试的模拟器之一。

我们不应该仅凭一个孤立的"发现",就否定人类登月这一伟大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望未来

如今,全球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

美国更是宣布要在2030年重新实现有人登月。

而作为全球载人航天事业的后起之秀,中国正在全力推进自己的航天航空事业。

在2020年前后,中国已先后实现了嫦娥五号年上取回月球岩石、天问一号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等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几天前,我国的嫦娥六号已经登陆上了月球。

未来,中国必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更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1、环球网:阿波罗11号登月50周年 回顾“人类一大步”的珍贵瞬间.2019-07-0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8538465094115432&wfr=spider&for=pc

2、环球网:为什么1972年后再没有人类登月?阿波罗登月究竟是不是假的?.2018-07-2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6473789241353130&wfr=spider&for=pc

3、光明网:嫦娥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开启月背采样之旅.2024-05-0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031452612706647&wfr=spider&for=p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