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落地泖港镇的兴旺村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项目已于5月初试运行,可实现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而待生产线成熟后,或还将运用于水稻的全自动育苗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温室大棚,只见一张张苗床上铺满了萌发绿意的苗盘,盘中鸡毛菜长势喜人,这是该基地试种植的首批绿叶菜。大棚内配备的全自动播种系统,让基质处理、填装穴盘、播种、浇水、穴盘转移至苗床等育苗环节实现自动化,整个育苗过程无需人工参与,科技范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在这里启动系统,整条生产线就开始工作了。”上海荧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崔娟手拿平板电脑,调整好参数,传输带上的穴盘开始逐一进行种子填埋步骤,环绕温室大棚的输送线也运作起来,空置的苗床从远处缓缓而来,与填埋种子的穴盘交汇。每三个苗盘自动成排,整齐摆放在苗床上,直到将整个苗床铺满,苗床继续前进至指定区域,再借助升降技术,将轨道上的苗盘置于架子上。值得一提的是,自动播种系统可以实现在穴盘每个孔位仅投放一颗比小米粒还小的种子,精准度接近9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传统的蔬菜种植管理模式,目前自动化生产线效率是其三倍以上,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该基地负责人陈林华告诉记者,眼下还是调试运行阶段,未来,生产线的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智能机器的标准化操作将提高育苗效率和质量。“首批鸡毛菜预计5月下旬收获,届时会进行更准确的成本核算,该生产线成熟后,下一步计划测试水稻的全自动育苗模式。”陈林华补充道。

据悉,该项目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振兴项目,以建设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打造出首个全智能模块化数字矩阵式叶菜农场为目标。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绿叶蔬菜可达40万公斤、蔬菜苗4500万棵。在进一步满足市民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提高松江区蔬菜供给能力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其现代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上海农业建设和绿叶蔬菜生产提供示范。

文字、图片:刘芮孜

编辑:周雨薇

往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