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年间,长白山麓,百里松花江雪道。

一队从吉林市满载而归的爬犁帮,冒着凌晨的寒霜,鲫鱼衔尾式地一驾跟着一驾朝着上江桦甸县踏雪而行。这队爬犁帮足有36驾爬犁,清一色的健壮的黄牛驾辕。

他们刚刚离开一家松花江畔的“水院子”。

水院子是清朝末年吉林市的旅店业商家的发明创造——为了方便上江来的重载爬犁帮露宿,他们在封冻的松花江边上扎下篱笆寨墙,造成一座座独居关东特色的冰雪院子,容留爬犁帮,却起名“水院子”。

黎明的松花江雪道上,正是小鬼呲牙的酷寒时候,也是野狼开始“晨猎” 捕食的时节。远远近近,一声声狼啼不绝于耳,凄厉,悠长,闻之令人毛骨悚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吉林市到桦甸县的200里松花江雪道的中间地带,有个紧扼雪道的关隘哨口——额赫口。额赫口江中心的石砬子大将军石上,一只公狼坚守在此5天5夜。它在耐心地等候一队枪杀了它的爱妻的爬犁帮!

今天是第5天,不知那个从桦甸县来的拥有36驾爬犁的爬犁帮,今天能否回来?这只公狼名叫“无赖”,在狼族中是“无敌”的意思。5天前,有恩于它的爱妻“石花”,为了它的儿女能够尽快地饱食一顿,带头扑向从桦甸县顺江而下的爬犁帮,未料,一声霹雳紧随着一团火光,爱妻死在爬犁帮的枪口之下。“石花”的鲜血像红雾一样喷射在松花江雪道的空中和雪地之上……

“无赖”发誓报这杀妻之仇。5天5夜,它蹲踞在将军石之巅对月长嚎,抒发着它对“石花”的思念,表达着它对桦甸县爬犁帮的仇恨和誓报此仇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天5夜,“无敌”不断地蹿下石砬子,朝着吉林市的松花江雪道狼颠(小跑)而去。它知道桦甸县的爬犁帮必然会从那个方向返回。它想靠前探察,一旦确定目标后,好迅速返回额赫口的将军石,在那里用它“备课”了无数遍的内容,感召远远近近所有的狼群。

早起的一个个狼帮和一只只孤狼早已在百里松花江雪道上逡巡着寻找食物。狼嚎声声,此起彼伏。

远处传来了撕破清晨寂静的吆喝牲口的声音。“无敌”趴伏在雪道上侧耳倾听,爬犁碾雪的轧轧声,拉爬犁的牛群的沉闷的蹄声和爬犁伙子靰鞡鞋踏雪的轻微声音,从雪道传来。声音嘈杂,说明是一队大爬犁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海雪原中的牛拉爬犁。程英铁摄影

“无敌”再次接近观察,已经能清晰地看到爬犁帮向前运动的身影,黑压压的一长队。重要的是,它已经嗅到了到死也不会忘记的这家爬犁帮的那个开枪人身上的特殊气味。它不断地仰头长嗅,直到弄确实了,才回头朝着额赫口疾跑。

牛爬犁往上江运动的是人的步行速度,而公狼“无敌”却是箭一般的速度。很快,“无敌”窜回额赫口,蹿上了将军石,开始仰头,伸颈,放声啼嚎。

朝阳已经爬上了东方的山巅。从下江来的桦甸县的爬犁帮如一条黑色的长龙清晰可辨。这正是狼群捕猎最繁忙的时刻。百里松花江雪道有无数个狼帮家族开始进入雪地寻找食物。“无敌”有充足的时间用最能蛊惑狼心地嚎叫召集它们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狼帮听好了!一个爬犁帮正往额赫口进发。我已经嗅到一阵阵的老牛身上的膻臊之气扑面而来。弄倒一头牛,就是一顿美妙的大餐。”——这是“无敌”对着那些没有参加5天前的人狼大战的诱惑动员。

“5天前,让咱们野狼死伤的那个桦甸县的爬犁帮回来了,凡是那一天参战的吃亏的狼帮朋友们开始往额赫口集结了!大家快来再次参战呀。干到爬犁帮的一头牛就是一顿大餐!”——这是“无敌”对所有5天前参战的狼帮的动员令。狼是记仇的动物,吃过亏的狼听说有了复仇的机会谁能不来?再说,最诱人的是牛肉大餐!

“5天前,被打死打伤狼友的狼帮注意了:那个桦甸县的爬犁帮回来了,很快就到额赫口了。为狼友狼亲报仇雪恨的时刻到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狼友们快来呀!好多报仇的狼帮已经来到额赫口了!”——这是“无敌”专门对上次吃亏的狼帮设计的煽动词。无论哪家狼帮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前来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狼靠长嚎传递信息。“无敌”居高临下的长嚎声可以辐射周围十几里。任何听到“无敌”信息的狼群都要前来看看热闹,伺机参与进来。

太阳虽然已经升起,百里松花江雪道上的狼嚎声越来越多,已经随处可以看到江畔往来逡巡的独狼或者小群狼帮的身影。返回桦甸县的爬犁帮感到了无形的压力。这是群狼造成的一种阴森的气场,一种充满杀气的气场。越往额赫口走,这种无形的压力就越大。

走在前头的爬犁头(爬犁帮的指挥者)回首高喝一声:弟兄们精神点儿!额赫口要到了。5天前,我们从狼群中突围出来的地方就是额赫口。枪上膛,刀出鞘,随时听我的口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了爬犁帮。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额赫口是松花江雪道的咽喉之地,主路是通往上江蛟河县和桦甸县的松花江雪道,但是额赫口前却是松花江雪道上最大的河口:东边是蛟河县的杨木沟河口雪道和富太河河口雪道,西边是永吉县的石头河河口雪道。这里的雪道联系着松花江两岸千山万壑中的成百成千个村屯,是狼群冬季争食的猎场。

太阳越升越高,额赫口前的狼群越来越多。桦甸县爬犁帮放眼额赫口周围江畔的雪地上,一个个狼帮正在往松花江雪道集中,前后左右,总有几十个狼帮,总数量怕有百狼不止!

狼嚎声声,狼群开始向着爬犁帮围困过来。所有拉爬犁的老牛眼珠瞪圆,鼻孔炸开,呼呼地喷着牛气,不断地低头仰头。这是恐惧和准备大战前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海雪原中牛拉爬犁。程英铁摄影

爬犁头跳上最前边行走的爬犁货物之上,居高临下爆喝一声:马上变四路纵队,四路九列向前推进。弟兄们四面保护!

前边的牛爬犁停步,其他爬犁按照预先的练习快速走进自己的位置。只是一袋烟的工夫,四路九列爬犁战阵形成。但超过百狼的围追堵截的战阵也已经形成。桦甸县的爬犁帮迫于百狼围堵的阵势已经举步维艰。平日里非常牛气的老牛们也害怕了。它们开始畏葸不前。任凭爬犁伙子厉声呵斥,鞭打。就是喷着鼻气,摇晃着脑袋不走。打死也不走!

这次的狼咋他妈的这么多呢!这也太邪门了。

爬犁伙子们纷纷发声,催爬犁头赶快想对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爬犁头只好高喝:先结爬犁圆圈阵,牲口在里,爬犁在外。弟兄们护在周围,见到靠前的狼就劈!

在茫茫的松花江雪道上,“四路爬犁推进”是最好的抗拒狼群的前进阵法,而“爬犁圆圈阵”则是最有效的防御阵法。可是,今天的狼太多了。时间越久,狼必然会越聚越多。除非有更多的爬犁帮汇聚前来,共同抵御。

这么大的一群牛,已经幻化成饿狼们眼中香喷喷的鲜牛肉。即便是和这个爬犁帮没有仇怨的狼,也抗不住饥肠辘辘的逼迫和牛群散发的浓厚的膻臊之气的诱惑。更何况狼多势众!

狼群已经发起了几次进攻,但是过不了手执大斧子的彪悍的爬犁伙子们竖劈横砍的关。特别是居高临下站在货物上的爬犁枪手,他们专打头狼的猎枪十分讨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已经有几只狼洒血在“爬犁圆圈阵”周围。饿疯了的狼居然一拥而上,把死狼和伤狼争先恐后地分而食之。连经验丰富的爬犁头看了也为之心寒。

“无敌”是召集者,自然被众狼帮推选为总指挥。它站在将军砬子上看出了门道——这次虽然狼多势众,但是进攻杂乱无章。吃亏的还是狼。必须以复仇的狼帮为主力军,让它们各找仇家,各个击破。十几个复仇的狼帮就是十几支敢死队。每个小狼帮最低有五六只狼,进攻一驾有仇的爬犁,肯定让那个爬犁伙子顾东不顾西。

于是“无敌”长嚎一声发出“找准仇家,各个击破”的号令。无序的狼群立刻冷静下来,很快,一个个狼帮根据气味锁定了自己的仇家。

“无敌”再一声号令发出,十几家狼帮朝着自己的仇家爬犁扑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几只饿狼扑向一驾爬犁,这让所有爬犁伙子都惊慌失措起来。它们奋力砍倒一只狼,其他狼已经近身。那些没有仇家的狼一看它们的进攻样式,灵感顿生,立即召集自家的狼帮,看准一驾爬犁开始集体进攻。

狼势汹汹,桦甸县的爬犁帮危矣!

枪声不断,喊杀阵阵,不断地有饿狼被砍伤、砍死。但毕竟活着的狼更多。周围依然有野狼嚎叫着加入阵容。

狼阵势力太大,势不可挡!

爬犁头看一眼下江,又有爬犁帮赶来。看到火候到了!他一枪打倒了一只头狼后爆喝:弟兄们抡起斧子左右横扫,狼怕受伤必然后退,你们趁机把准备好的猪下水(猪的心肝肺肠肚——五脏)扔进狼群,然后变成四路九列纵队,快速撤离额赫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爬犁伙子一听,知道这是最后一招了。此招如果失败,36驾爬犁的桦甸爬犁帮今天就得葬身额赫口了!于是人人按照爬犁头的要求,横劈竖砍一阵趁着狼群后退,立即把爬犁上的一团团猪下水刨向狼群。

这是更加有诱惑力的食物。任何狼在猪下水(猪的五脏)面前都失去了抵抗力。因为猪下水的臊臭之气太大,所有进攻爬犁的狼群立即开始争夺猪下水。饿狼们冒险来围攻爬犁帮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一口吃的嘛!

所有的饿狼全都放弃了对爬犁帮的围攻。因为比鲜牛肉更好吃的猪下水就在身边。

爬犁头再次爆喝一声:走!

爬犁帮的圆圈阵迅速变成四路九列纵队,快速离开了争抢猪下水的狼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边赶来的狼帮也立即加入了猪下水争夺战。

脱险的老牛立即自动加快了脚步,慢牛跑出了快马的速度。

公狼“无敌”看到混乱不堪的百狼大军,看到渐行渐远的桦甸爬犁帮哀嚎一声:完了!狼就是狼……。(作者简介:王天祥,籍贯山东青岛,高级记者、作家,在东北林海雪原生活了50多年,出版长篇小说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花江雪道爬犁帮。此图版权归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