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只巴掌大的“小黑盒”吸附在车底

只要驾驶车辆外出

随即行驶轨迹被实时传输出去

影视剧中的桥段真实上演

让人细思极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新闻直播间》| 在他人车底装跟踪器,你可真“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央视《新闻直播间》| 在他人车底装跟踪器,你可真“刑”!

2024年4月,陈女士驾车前往外省出差,期间一人添加了她的微信,询问其是否知晓闺蜜方某的踪迹,并发来一张实时行车轨迹图,图上详细记录了陈女士当时的位置以及开车一路经过的地方。陈女士非常震惊,一番质问下,对方才道明身份,正是方某的前男友王某,但对于为何能清楚掌握陈女士的行踪,王某却支支吾吾。

陈女士越想越不对劲,赶忙驾车到汽修厂检查,发现车子的底盘上吸附了一只神秘的“小黑盒”。“小黑盒”巴掌大小,表面附有磁铁,拆开内部还装有一只SIM卡。通过网上搜索,陈女士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一个定位装置,随即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安机关立案后,高邮市检察院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第一时间提前介入该案,引导侦查人员对王某的手机、汽车进行扣押搜查,调取GPS定位器内的行踪轨迹,围绕行踪轨迹信息数量的认定、对被害人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取证,及时固定客观证据,准确查明犯罪事实。

经查,王某与陈女士的闺蜜方某原是恋人关系,但在相处过程中,方某发现王某性格偏执,做事较为极端,便以性格不合为由提出分手。王某不同意,为了让方某打消分手的念头,他要求方某将两人相处期间自己支付的数万元花费结算清楚,并多次跟踪方某,去其住处和工作单位进行骚扰。方某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于是躲避起来,与王某彻底切断联系。

王某仍不死心,找不到方某的踪迹,竟将主意打到了陈女士身上,他坚信既然二人是要好的闺蜜,一定会相约见面。王某于是购买了一台GPS定位器,趁夜间偷偷安装到了陈女士私家车的底部,只要车子的位置发生移动,行驶轨迹和位置信息便会实时反馈到他的手机上。2024年3月至4月期间,王某非法获取陈女士的行踪轨迹信息共计100余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经高邮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察官提醒

根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滋扰公民正常生活秩序,而且与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存在密切关联,一旦泄露,极易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切莫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更不可以此谋私利,否则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广大群众应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发现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来源:综合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 高邮检察

文字:杨玉鑫 张歆玥

编辑:吴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