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北京杨柳飞絮问题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杨柳飞絮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对城市绿化提出新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北京市一公园内堆积的柳絮 中国经济网记者 付云鹏/摄

目前,北京城区杨柳飞絮基本结束,山区局地飞絮高发期到来。预计将持续到5月底。

多部门联动 构建长效治理体系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进入2024飞絮季后,北京市各区政府及多个委办局联防联动,持续加大综合防治力度。

北京市朝阳、海淀、昌平、延庆和大兴区分别开展杨柳飞絮综合防治工作。朝阳区联合区气象局、区城管委、各街乡等,成立65支飞絮防治服务队,持续加大高压喷水、湿化和清扫等综合防治力度。海淀区建立健全杨柳飞絮防治的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实行生态林地定岗、定人、定时清扫制度,将防治工作纳入年度养护计划,确保防治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昌平区组建多支防絮应急队,不间断对城区10多条飞絮高发路线进行抽查,及时开展喷水、湿化和清扫处理。同时对重点区开展杨柳树雌株辨识工作。延庆区制定杨柳飞絮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注射生物药剂,同步采取“喷水、湿化、清扫”等措施,从源头阻断飞絮滋生。大兴区组织召开2024年杨柳飞絮综合防治工作部署会,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安全值守、湿化清扫等要求。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介绍,北京市已对杨柳飞絮治理工作进行专项布置,将采取观测预报、长效整治与应急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治理飞絮问题。北京在建设森林城市的过程中,栽种了不少紫叶李、银杏、枣树、海棠、山楂等食源蜜源树种,既考虑了人们的观赏需求,又兼顾了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提升了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韧性。

今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以做好源头管控为重点,加快新技术试点应用,及时进行科学评估,构建完善高效便捷的防治技术体系,组织做好林地绿地飞絮防治。杨柳飞絮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坚持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坚持宣传教育、正面引导,不断加快防治进程,尽快解决杨柳飞絮困扰问题。

面对“恼人”飞絮 科学防护是关键

在飞絮高发期,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疾病高发。那么,公众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呢?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苏楠提示:“如果感觉自己有过敏,建议检查下过敏原,在医生指导下科学防护。如果已经是过敏性患者了,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等,那在季节来临之前,建议这部分人群提前先看下医生,备一些抗过敏药,以应对急性过敏症状。同时,尽量少去花粉浓度高的区域,若必须去需做好防护。毕竟有防不住的时候,在花粉浓度很高的环境下,会导致疾病发作。如果想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那部分人群可以选择脱敏治疗、抗IgE单抗治疗。”

“飞絮高发期,应当避免去往花草树木茂密的公园和山区,同时减少花粉季开窗通风。佩戴口罩,做好鼻腔的冲洗清洁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石颖建议,如打喷嚏、鼻塞鼻痒等,可以通过按揉一些穴位来缓解症状,如迎香、太阳、凤池、合谷等,此外也可以用海盐水冲洗鼻腔。

面对飞絮引发的各种不适,不少人直言“扛两天就过去了”。这样的做法可取吗?究竟需要就医吗?苏楠表示:“这取决于过敏的严重程度。花粉浓度随着气温气压等的高低而变化。加之体质原因,大家的轻重不同。有的人可能就鼻子痒、眼睛痒,揉一下就过去了。但是轻不代表不过敏,任何疾病有轻就有重。每年春天都被‘折磨’一次,症状是不是会更重?这两年可能是流鼻涕打喷嚏,过两年可能就延伸到气管咳嗽咳痰了,再过两年就到肺喘。随着年份的增加,疾病也在进展,脏器受到多年的损伤,有一些可能就扛不过去了。从医生角度来讲,还是建议以早期防治为主。”

针对治疗,苏楠介绍,“有些人是单一的对某一物质过敏,有条件的可以去脱敏治疗。如果相对应的过敏原,临床上尚无脱敏制剂,那只能自己预防吃些对症药物。另外无脱敏治疗可选,目前还有一个可选择的方法,就是抗IgE单抗治疗。任何过敏,从目前机制研究来看,都是IgE介导的过敏,如果把IgE截住了,不去产生那些过敏症状,那疾病可能就会得到很好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在抗过敏治疗中,不少网友直接将氯雷他定当作防过敏“神器”。该药物有着怎样的价值和风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陈策医生表示,过敏性鼻炎通常为IgE介导,是过敏原激发而造成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过敏性鼻炎的西医治疗上,主要通过远离过敏原、鼻喷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等药物以及肥大细胞稳定剂等进行对症治疗。其中,氯雷他定属于二代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相关的一些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和烧灼感。但是,有些患者吃氯雷他定后会出现犯困的情况,也有些患者吃氯雷他定后过敏症状并不减轻,或仅能缓解其中的某一症状,所以氯雷他定不能叫作“神器”。“相当于临床上发烧吃退烧药,氯雷他定也只能是缓解过敏症状,并不能治疗过敏。”苏楠说。

针对中医治疗,石颖介绍:“中医将过敏性鼻炎称为鼻鼽,病因病机主要有肺经伏热、肺气虚寒,脾气虚、肾阳不足等,中医治疗旨在调整身体、平衡阴阳,增强自身以抵抗外邪。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后,过敏性鼻炎症状缓慢消失后一般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当身体再次出现阴阳失调、正气不足等问题后,才会再次出现症状。”(记者王璐瑶 郭文培)

(责任编辑 :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