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筑风情浓郁,养老服务有声有色。西大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很多古城老人眼中的网红养老“旗舰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中心位于西大街91号(吴县新村内),这里原是民国时期朱熙将军的宅邸,也是苏州市第四批控制保护建筑。保护区、姑苏区积极活化利用古建资源,引入社会资源在此打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民国文化、传统工艺、节气时令、中医养生等融入改造设计与养老服务中,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这处网红养老“旗舰店”

服务又上新啦

快来看看

“家门口的苏味馆”开餐

“热乎乎的一碗面下肚,暖胃又暖心。”自从不久前西大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引入老字号网红店“吕膳堂”,居住在吴县新村的李阿姨和张叔叔便成了这里的常客。苏味馆不仅提供现包的馄饨,还有多种浇头的苏式汤面供应。同时店铺面向周边年轻人和职工等全龄段人群供餐,助力打造“家门口”的社区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是“苏式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今年以来,保护区、姑苏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通过为老服务中心“牵手”姑苏老字号餐饮企业,以合作运营、熟食加工等形式,打造“家门口的苏味馆”服务品牌。目前已成功打造了两家“家门口的苏味馆”,让老年人能更便捷地品尝到“苏州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风情“茶舍”开业

吃面、饮茶是许多老苏州人的习惯。西大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根据老苏州的喜好,特别打造了西大街“茶舍”,推出了种类丰富、价格亲民的下午茶套餐。这里不仅有白茶、绿茶、红茶,还有咖啡、奶茶等饮品,银耳羹、拉糕、坚果等点心小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充满民国风情的小院里,老年朋友约上三五亲友,品茶、聊天,就能惬意地度过一个下午。“我妈妈带我过来的,在洋房里喝喝茶,还有咖啡,真个灵咯!”上周末的母亲节,陈女士和母亲的下午茶地点就选在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居民对“高品质养老”的期待,保护区、姑苏区积极整合、挖掘辖区各类为老服务资源,推出多种适合老年人的特色活动。其中,悦龄健康综合服务中心引入了天井茶馆,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设了非遗大师工作室,北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定期举行园艺插花活动……饮茶、非遗体验、园艺插花,更多的服务持续解锁中,让老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精彩。

“家庭护理院”升级上线

住在银桥新村的吕奶奶已经88岁了,虽然她喜欢一个人住,但子女一直不放心老人的安全。经过服务对接,吕奶奶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西大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家庭护理院”站点,签约了专属“康养管家”。这意味着吕奶奶有了医护人员“一人一档”的健康管理、送上门的一日三餐、全方位的物联监测设备、养老护理员的专业照料服务。

“家庭护理院”组建了由医师、执业护士、护理员、膳食管家、家政服务员组成的医养护理团队,为老人提供医护巡访、送药上门、协助就医等个性化菜单服务,是“虚拟养老院”2.0版。目前,该项工作依托西大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试点开展服务,持续辐射周边有护理需求的老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正迭代升级为“没有围墙的护理院”,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通过开设社区医养床位、在养老服务机构内嵌社区卫生站、建设认知症友好社区、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方式,将优质医疗护理资源延伸到社区、家庭,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有“医”靠。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

保护区、姑苏区将链接更多的社会资源

强化为老服务中心“旗舰店”的示范效应

丰富养老和医疗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