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度日本科幻小说出版市场发展情况

回顾2022年度日本图书出版市场,纸质书籍及电子出版的销售总额相比2021年下降了2.6个百分比,共计1兆6305亿日元;纸质杂志及电子杂志同比减少了6.5%,共计1兆1292亿日元。其中,电子出版市场虽突破了5千亿日元,但总体增长趋势较为疲软。出版市场整体较为低迷的情况下,科普读物以及科幻小说的出版情况也并不乐观。

关于科幻小说的出版,以早川书房、东京创元社两大科幻相关出版社为例,东京创元社新刊书目相比2021年减少了4册,早川书房增加了20册,但文库本的出版几乎下降了20%。早川书房的《SF杂志》销售量总体与2021年持平,将近11000部。①2022年由科幻评论家桥本幸辉主编的线上科幻杂志发布了创刊号《Rikka Zine Vol.1 Shipping》,其中收录了巴西、印度以及中韩等不同国家的科幻译作共7篇,以及11篇日语科幻小说和1篇评论文章。

表1 2021及2022年度日本科幻小说出版情况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科幻小说出版情况不是非常理想,但各综合出版社也纷纷将科幻出版纳入战略发展的一环。通过早川书房发布的2021年③及2022年年度最佳科幻排行榜④可见,除了早川书房以及东京创元社等老牌科幻出版社之外,集英社以及中央公论社等都开始关注科幻出版。如海外部门榜单中的“常客”竹书房文库,自2006年初涉海外小说的翻译出版,2012年正式将海外小说的翻译出版提上正轨,开始大量译介海外优秀的推理小说,2017年正式布局科幻内容,且每一年都能在年度科幻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

竹书房文库开拓科幻版图的轨迹恰巧与海外科幻小说译介发展之轨迹重叠。日本科幻迷将2018年称为“韩国科幻元年”,亲切地将2019年比喻为“三体元年”。在此之前,2015年年度最佳科幻榜单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科幻的身影——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的《折纸动物园》,《蒲公英王朝》和《对我母亲的记忆》两部作品分别入选了早川书房发布的2016、2017年年度最佳科幻榜单。《三体》热潮之后,早川书房发布的2020年度最佳科幻BEST10榜单⑤中仅中国科幻就有四部作品,分别是刘慈欣的《三体Ⅱ黑暗森林》、立原透耶主编的《时间之梯——现代中华SF杰作选》、刘宇昆主编的《月光——现代中国SF选集》和陈楸帆的《荒潮》。2021年,中国科幻持续发力,刘慈欣《三体Ⅲ死神永生》、刘宇昆《宇宙之春》、宝树《时间之王》以及大惠和实主编的《中国史SF短篇集:移动迷宫》等四部作品入选海外部门年度最佳科幻前十。此外,韩松以及王晋康等知名作家的科幻作品也逐渐被日本市场引进,好评不断。

二、2022年度日本科幻电影发展情况

据日本电影制作者联盟公布的数据⑥,2022年度日本电影票房收入相比去年增加了1.316个百分点,观影人数达到了15.2万人。官方公布的票房超十亿日元以上的电影名单中,日本本土科幻电影有5部,分别是新海诚导演的新作《铃芽户缔》,以及《新奥特曼》《哆啦A梦之大雄的宇宙小战争2021》《刀剑神域进击篇:阴沉薄暮诙谐曲》《机动战士高达:库库鲁斯·多安的小岛》。海外科幻电影中,在15部票房收入超十亿日元的电影名单中,《蜘蛛侠》《黑豹2》《奇异博士》等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共有7部,几乎占据了海外票房收入(仅统计票房超十亿日元的作品)的三分之一(见表2)。在电影产业整体呈现向上增长的趋势中,相比2021年,日本本土科幻电影票房(仅统记票房超十亿日元的作品)增加了58.2亿日元;2022年日本海外科幻电影票房几乎是2021年的4.5倍,票房达到了493.2亿日元(见图1)。

表2:2022年票房十亿日元以上部分科幻电影排名(单位:亿日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2021年、2022年日本本土科幻电影及海外科幻电影票房对比

对比日本科幻电影与海外科幻电影的数据增长趋势,日本科幻电影产业发展的短板较为明显——相比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科幻电影的推陈出新,日本本土科幻电影发展仍依赖既有的动漫形象。的确,基于成熟的动画动漫形象进行电影创作可以确保原有的观影群体不流失,融入最新的电影技术铺垫科幻故事情节能够保证一定的票房收入。以“哥斯拉”IP为例,自1954年初登荧幕以来,已有将近40部的系列电影。⑦以哥斯拉为媒介,日本电影产业积极展开与美国电影产业的合作,2021年由亚当·温高德执导的《哥斯拉大战金刚》是2017年电影《金刚:骷髅岛》和2019电影《哥吉拉II 怪兽之王》的续集,取得了19亿日元票房的好成绩。但整体而言,新IP的出现和创作显得非常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除科幻电影票房之外,日本科幻电影衍生周边,包括电视剧、动画、漫画、玩具、文具等同样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仍以“哥斯拉”IP为例,它已经从电影衍生出电视剧、动画、人偶剧、漫画、游戏、广告等各色各样的形式。其中最耳熟能详的便是“奥特曼”系列。《奥特曼》公开首次播出距今已近60年,但至今在街头巷角的玩具店中,奥特曼与怪兽的人形玩具依旧是大多数男孩童年记忆中的“心头爱”。2017年由东宝电影与丸井株式会社联合创立的官方直营店“GODZILLA STORE”落地东京新宿,商品种类丰富,涵盖蓝光DVD、文具、服饰、书籍等多种联名周边产品。以游戏为例,1984年第一部游戏作品“哥斯拉VS三大怪兽”发售,截至2023年已有超过30多种衍生游戏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3、4 电影海报(从左往右依次为《哥斯拉》《铃芽户缔》《蜘蛛侠:英雄无归》)⑧

三、关于日本科幻产业的一些延伸思考

202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的《2021—2025年度科技创新白皮书》指出,“面对当下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尖端科技引发的国际竞争乃至世界秩序的重组,核心技术外流问题的严重化,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性议程的具体落实等严峻的挑战,情报社会(Society 4.0)的弊端显而易见……面对当前的挑战和未来不确定性,第六期科技基本企划在前期的基础上需具备可持续性和强韧性,在确保公民安全及安心的同时努力实现公民多样化福祉社会(Society 5.0)” [1],并制定了系列举措。在此背景下,三菱综合研究所所属的关根秀真以及高级顾问藤本敦也,筑波大学HAI(Human-Agent Interaction)研究室研究员宫本道人等学者着眼于科幻,倡议以科幻思考为媒介积极更新人才培育制度与企业运营,鼓励创新创业。

大泽博隆在其编著的《SF思考—思索商业与个人未来的技巧》中表示,相比美国、中国等积极以科幻为桥梁跨界联系宇宙科学、认知科学以及都市工学等不同科技领域,日本却如同蜗行牛步一般。[2]从现有科学技术及社会现状进行推算,从概率学的角度预测演绎未来的预测式方法(Fore-casting)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科幻思考的核心在于回顾式方法(Back-casting)——即以未来为起点反推思考现在,预想“意料之外”的未来。为了推动有关“科幻思考”的实际运用,宫本道人等人提出“科幻原型”(Science Fiction Prototyping)概念,从科幻中汲取养分思索创新、创造的新战略并积极鼓励创新创业、改革现有商业运行模式。其中,近年成立的科幻概念公司Anon Prototyping与WIRED Sci-Fi Prototyping研究所率先做出了榜样。以WIRED Sci-Fi Prototyping为例,从乙方客户的需求出发按照下图的逻辑提供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WIRED Sci-Fi Prototyping研究所方案流程⑨

另一方面,成立于2019年Anon Prototyping与前者的流程设计基本一致。2021年,该公司携手医疗医药集团开展了“未来医疗”项目,面对社会大众征集以“未来医疗”为主题的科幻小说、漫画或是电视剧等,入选作品中有关医疗的设想将进一步生成研究项目,从而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科幻思考”或是“科幻原型”,其基本内涵均源自于科幻小说。如果说科幻是一面折射未来反思现实的棱镜,那么我们作为读者,透过棱镜中的未来又能看到怎样的未来?科幻思考运用于企业运营或是改革纵然有将科幻商业化的倾向,但其中的启示却发人深省。

就科幻小说出版及科幻电影的相关数据来看,日本科幻产业整体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虽然海外科幻电影产业基本还是以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为主导,但小说、杂志等在出版方面加强了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及地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另一方面,日本对欧美科幻小说的译介与引进也并未局限于当下热门书籍或获奖作品,而是有意识地挖掘R·A·拉夫尔提、亨利·库特纳等上世纪科幻作家的经典作品。创作层面,圆城塔、长谷敏司以及神林长平等成熟科幻作家在持续发力的同时,新晋日本科幻作家春暮康一等也开始展露头角。此外,AI Buncho以及AI Novelist等人工智能写作平台的出现为尝试科幻创作的新人作家降低了一定的门槛,也为成熟作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式。

科幻产业的欣欣向荣有利于建立科幻人才培育机制以及科幻产业版图扩张的正反馈循环,为科幻产业的发展持续输送养分。然而科幻产业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停留在科幻本身,在不忘初心的同时承担起科幻作为“大文学”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将科幻思考融入灾害预防以及预警、医疗发展等人类福祉事业以及生物生态保护等工作服务,才是科幻及相关事业、产业所应该承担的。

作者:陈瑶,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日本科幻。

①数据引用自出版科学研究所编著《出版指标年报2022》。

②该表格为作者整理绘制。

③引用来源:https://www.hayakawabooks.com/n/ndfafbcba74ee

④引用来源:https://www.hayakawabooks.com/n/n7437d66304ad

⑤引用来源:https://www.hayakawabooks.com/n/n30660c637145

⑥数据引用自日本电影制作者联盟官网http://www.eiren.org/toukei/data.html

⑦具体电影数据可参考维基百科:哥斯拉电影一览。

⑧图片依次来源于维基百科https://www.wikiwand.com/zh/哥斯拉系列,电影natalie官网https://natalie.mu/eiga/news/473301,索尼图库https://www.sonypictures.jp/he/11166654。

⑨流程图译自官网https://wired.jp/sci-fi-prototyping-lab/

参考文献:

[1]内阁府第六期科技创新白皮书.[EB/OL].(2021-06-18)[2023-08-16].https://www8.cao.go.jp

[2]藤本敦也等编.SF思考—思索商业与个人未来的技巧[M].东京:钻石社,2021年7月27日:27。

本节选自《世界科幻动态》2023年第4期“行业洞见”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欢迎分享转发,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排版:沈 丹

编辑:闫进芳

审定:李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