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9期内容

防盗窗堵塞群众逃生和消防救援通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近年来多起重特大火灾事故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防盗窗存量难除、增量难控,一些地方开展“破窗行动”遇到较大阻力。

防盗窗常成“夺命窗”

今年春节前后,河南南阳学生宿舍、江西新余临街店铺以及江苏南京居民小区相继发生3起重特大火灾事故,从媒体播发的现场报道图片可以看出,其场所门窗均加装了防盗窗。

江西新余一名现场目击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事故发生场所二楼的防盗窗虽有插销,但在火灾浓烟弥漫的紧急情况下很难找到。

调查发现,一些防盗窗焊死在外墙上,将火灾现场封锁为“死亡牢笼”。不少防盗窗未开设逃生门,成为“夺命窗”,加剧了火灾伤亡。

防盗窗阻碍逃生救援的问题,既出现在居民楼,也常见于临街商铺、培训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2021年6月25日,河南省柘城县震兴武馆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8人死亡。事故调查报告指出,武馆二层西侧学员集体宿舍4个外窗均安装防盗网,导致学员无法从此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曾对不同型材的防盗窗开展过破拆试验,结果显示:破拆空心不锈钢圆管防盗窗用时1分30秒;破拆镀锌铁方管防盗窗用时1分12秒;破拆老式的纯钢筋防盗窗用时1分46秒。

“这还不算消防人员取送破拆器材的时间,因破拆防盗窗往往需要高空作业,进一步增加了实施难度。”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丁俊标说,在争分夺秒的火灾救援现场,防盗窗极大延误救援时间。

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范强强说,我国大多数居民楼仅有楼道一个疏散通道,当楼道被烟火封锁时,窗户就成为唯一紧急逃生出口,一旦被防盗窗阻塞,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控不住,拆不动,管不着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环境改善和安防技术进步,入室盗窃抢劫等接触式犯罪大为减少,防盗窗防止入侵的原有功能不再显著。但也有不少高层小区居民为防止儿童、老人意外坠楼,选择安装防盗窗,防盗窗安装数量有增无减。

“一些群众认为安装防盗窗能带来额外心理安慰,感到更加安全。”盐城市亭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卢俊杰认为,安装防盗窗已成为不少居民的思维惯性。一些居民认为,即使技防水平提高了,物理防御仍然很重要。

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一些地方的消防部门也是依据这一法规,对人员密集的“九小场所”开展“破窗”专项整治行动。但是,该法律条文难以援引到破拆居民楼等非密集场所防盗窗的工作上,不少地方的消防部门只能以发布倡议的方式,规劝居民不要安装防盗窗。

湖南省岳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答复市政协委员《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盗窗”整治的建议》提案时表示,全国范围内还没有针对防盗窗特别是高层住宅防盗窗管理标准的立法。

一些地方城管部门在接到防盗窗相关投诉时,对超出墙立面的外挑式防盗窗,以不符合城市容貌管理的相关标准要求拆除,而对非外挑式的防盗窗,没有强制拆除依据。

今年2月,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通告,严禁在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设置障碍,已设置的应主动拆除。专家建议,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防盗窗清除整治力度,消防、城管、规划等部门应主动担责、相向而行,引导居民减少安装防盗窗,或在防盗窗开设逃生口。

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通过修订地方消防条例、管理办法,明确防盗窗安装标准和管理要求。住建、城管等部门指导物业企业增设物防、技防设备,提升小区安防水平,减少部分小区住户安装防盗网意愿。

半月谈记者:郑生竹

原标题:《控不住、拆不动、管不着
防盗窗成火灾逃生救援“拦路虎”》

责编:褚孝鹏 / 校对:秦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