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攀升,我国的防控形势尤为严峻。如此突出的占比,提醒着我们,对大肠癌提高防御意识已相当重要,采取相关的防御手段更是刻不容缓。改掉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便是预防大肠癌的基础。有研究指出,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66%~78%的结直肠癌。

01这些饮食习惯与肠癌有关

1、腌制或烧烤类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食物中多含有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当维生素C不足时,容易形成亚硝胺。亚硝酸盐人体可以食用,但亚硝胺会直接损害DNA,诱发细胞异变,使癌变几率增加。

2、发霉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霉的粮食、水果中含有真菌(常见的如黄曲霉毒素),对我们的细胞可造成毒性伤害,不但能把无害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还能增加食物中胺的比例,使亚硝胺合成几率增加。发霉食物不但霉变区不能吃,最好看起来没有发霉的部分也不要再吃了。

3、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肠道消化高脂肪食物就会调动过多的胆汁,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癌的发生与肥胖相关。另一方面,高胆固醇容易导致干细胞增殖,细胞分裂次数越多,癌变几率也会增加。

4、酗酒

研究已证实,长期饮酒者比不饮酒者患上肠癌的风险更高。除此以外,饮酒有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世界卫生组织多次说明,酒精是一种致癌物,经常饮酒对人体有害无益。

5、不良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忍饥挨饿、食物粗糙或吃饭时间不固定等习惯,容易对肠道造成慢性刺激,一次两次影响不明显,长期以往容易增加肠癌的发生率。02

高危人群需及时检查

1、腹胀腹痛:肠癌压迫、浸润神经等器官组织可引起腹痛,此外肠癌患者消化能力降低,食物残渣长期停留肠道,更容易产生过多气体。

2、便血: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直观表现,患者最好进行检查,明确出血病因。

3、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相交替,或排便次数突然增多或者减少。

4、大便性状改变:出现肠癌等占位性病变时,会侵占肠腔一部分空间,让大便通过时受到挤压,出现大便变细、变扁或者有凹槽等情况。

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即使没有腹部不适症状者,年龄在40岁以后最好做一次肠镜检查,而出现以上不适症状的人群,则需要尽早进行肠镜等相关检查,从而及时干预。

广州东大肛肠医院坚守“名医立院”的建院方针,构建以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为主导的资深医生团队,理论基础扎实,均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数十年,在痔、裂、瘘等各种常见肛肠疾病的诊疗及术后康复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微创新技术诊治肛肠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东大医生团队定期与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六院、南方大学附属三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知名医院肛肠科主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保障医疗技术的先进性。东大医生坚持以“透彻的疾病分析、科学的治疗技术”为患者消除病痛,以“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妙手回春”的医德医术,深得患者以及家属的信赖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