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仅次肺癌、肝癌和胃癌的全球第四大最致命的癌症。随着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还有可能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生活习惯是肠癌的帮凶

1、吃出来——吃得太油腻

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八成家庭对油的摄入量是超标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食用油的摄入量推荐是每人每天25-30克,而目前我国的水平是每人每天42克左右。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就像肠癌的“助燃剂” 。腺瘤在人类肠道很常见,一般腺瘤生长通常需要几十年才能变成恶性腺癌。然而,小鼠的腺瘤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很快就会癌变。

2、坐出来——总是久坐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坐在办公桌前不动,就是回家瘫在床上玩手机。

2017年9月英国《国际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久坐办公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约44%,而适当运动可降低患直肠癌、结肠癌的风险。

3、吸出来——吸烟和二手烟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烟草影响下的身体》中谈到,在组成烟草的多种化学品中,已知至少70种致癌。吸烟者患癌症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其中就包括结直肠癌。

4、缺出来——粗粮、果蔬摄入不足

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根本没吃够。据中国营养学会在2019全民营养周上公布数据,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的摄入量为269.4克,水果的摄入量为40.7克。远离结直肠癌

这几个要点要记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动物性食材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而膳食纤维摄入量却明显降低。高膳食纤维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并能够增强肠道功能,有利于有害物质的排出。日常饮食要多吃蔬菜水果、谷薯类、杂豆和坚果。同时注意适量、均衡。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制品列入1类致癌物,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罹患直肠癌的风险将上升18%。李小优说,除了减少加工肉类摄入之外,日常生活中肉类的烹调方式应以蒸煮为主,尽量减少煎炸等不健康烹调方式。

除此之外,维生素D对结直肠腺瘤的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叶酸干预可预防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合理的体育锻炼也可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并且要谨记不要抽烟,限制饮酒。哪些状况要

警惕结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隐匿性”。在临床中发现,很多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其实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如果长期出现腹泻,或者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变细、血便、黏液便等;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腹痛或腹部不适;明显的直肠及腹部肿块。以上这些症状出现就要小心是不是患癌。

预防结直肠癌

最重要的是定期筛查

结直肠癌这类肿瘤的疾病进展比较缓慢,从息肉发展到晚期肿瘤平均要经历5~10年,所以我们有充足的机会去做筛查发现问题。

结直肠癌被认为是最有筛查价值的癌症之一,而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所以定期筛查尤为重要!

2020年,国家癌症中心制定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8],指南写到,对一般人群(如没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自己没有查出过肠道息肉、炎性肠病或是有长期便血者)推荐在50~75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筛查频率在5~10年一次。结直肠癌早期干预疗效非常可观,经合理治疗后,早期结直肠癌治愈率高达90%。

广州东大肛肠医院为适应社会大众对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高层次、高水平的需求,医院巨资引进肛肠治疗系统及HCPT专利技术、大肠水疗、全自动生化检测分析系统、Dr.Camscope电子成像系统、全自动血液分析系统、手术室层流净化系统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系统。另外针对目前高发的肛肠疾病,医院特别引进PPH微创术、HCPT微创术、COOK痔疮枪、超声多普勒痔动脉结扎术、TST、STARR、LVSS微创术等先进微创诊疗技术;同时,第二套被称为胃肠侦探的“高清胶囊内镜”检查系统在临床上的引进和使用,有着跨时代的意义,确保了医院临床诊断治疗与医学研究水平的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