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高校非升即走的聘用制度之下,一个博士生想要成为一名副教授都是很困难的,因为学校要的是你的项目或者是研究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天,南京农业大学的海归博士宋凯,因为没有通过学校的4年聘期考核,而被降职为讲师,他选择了服药自杀;

后两天,华侨大学的一位女教师因为没有通过学校的考核而被解聘,尽管她怀有9个月的身孕,依然没有得到学校的眷顾。

这两件事一出,一时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其实,他们被处理,学校其实不存在什么明显的错误,因为这本身就是对赌——学校是因为期望你能拿下项目或者研究成果,并且因此高聘了你为副教授,而你没有在任期内完成自己的承诺,就是被解聘也是在情理之中——当然,女教师在怀孕的情况下被解聘,确实有些让人不舒服,这可是明显违背《劳动法》的行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被学校作出处理,说白了,就是自己的科研能力不够强大有着莫大的关系。而科研能力强大的人,就是学校有着怎样严苛的要求,他们都能轻松地拿捏,没有多少的难度,就譬如说,中国科技大学的陈杲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个翘楚。

陈杲教授成为教授,做博士生导师,是在24岁的时候。而到中国科技大学成为教授则是在26岁的时候。

陈杲在小学的时候,就是家长眼中的他人家的孩子。读一个小学,就跳了两次级。她九岁就读了初中,12岁读高中。而高中也只读了两年,就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努力,顺利地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学习。

而在进入大学之后,他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挖掘。201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本科学业,随后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博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博期间,他与导师陈秀雄教授合作,成功解决了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蒂芬·霍金提出的"引力瞬子"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关注。

因为学业成绩优秀,他获得了菲尔兹奖得主唐纳森爵士、沃尔夫奖得主沙利文教授等大牌数学家的推荐,前往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完成了博士后的研究之后,他就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聘为助理教授,开始指导博士生,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2021年,陈杲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母校中科大工作,被破格聘请为教授,而那时他才27岁。在中科大做研究期间,陈杲攻克复微分几何领域世界难题,引起国际数学界的关注。他在《数学新进展》期刊上发表了《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论文对于解决数学界的难题,提供极为有用的参考,引起国际数学界的关注,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间引用。因此,陈杲当年获得达摩院青橙奖。

陈杲27岁就被聘用为教授,一方面是他的优秀使然,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的高校开始破除论资排辈的壁垒,给了青年学者施展才华的机会。

90后的青年学者在科研界崭露头角,这是国家的幸事。因为他们拥有着全球化的视野,拥有更充足的创新精神,用心培养他们才能让我国的科学技术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和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任何国家的科技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年轻化的科研队伍。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已经逐步实现年轻化,这是数十年努力的结果,也希望其他领域,我们年轻的学者英才辈出。

对于宋凯博士和华侨大学的那位女教师而言,他们的遭遇,无疑给那些正在学术道路上奋斗的学子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科研的道路上,除了拥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能力,更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面对失败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陈杲教授的成功则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他的成长轨迹充分展示了优秀人才的培养路径: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逐渐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个人的努力和才华,更离不开国家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正在我国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他们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具备创新精神,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科研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年轻学者发展的因素,如论资排辈、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们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更多的改革和创新,为年轻学者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例如,可以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际贡献;可以加大对青年科研人才的投入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国内外优秀科研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陈杲教授的成功为我们指明了科研发展的方向。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年轻学者的培养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推进科研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为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爱的读者,对于陈杲24岁就成为博士生导师,27岁成为中科大教授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