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9年,蓝玉捕获蒙古贵族近8万人,夜半冲进王妃帐篷,不顾礼义廉耻,强行霸占了蒙古王妃。王妃羞愤难耐,选择自尽。朱元璋大怒,蓝玉却笑着说:“活捉8万蒙古人也有罪这个国家,谁还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在打击淮西官僚集团的斗争取得胜利的三年后,他将屠刀对准了凉国公蓝玉,再兴大狱,株连数万人。蓝玉的死对于明朝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他的灭亡,代表了明朝元老级别的功臣宿将已经屠戮殆尽。朱元璋将蓝玉比作是汉朝的卫青和唐朝的李靖,在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一战封神后,准备封他为“梁国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蓝玉却不顾副将阻拦,将朱元璋的叮嘱抛之脑后,蓝玉冲进了蒙古可汗脱古思帖木儿的营帐,看着元王妃瑟瑟发抖的身子垂涎三尺。元妃受辱,传入朱元璋耳朵里,雷霆大怒。将本要封为“梁”改为了“凉”,并将丑事刻在他的丹书铁券上。军队中蓝玉任免将校,自作主张,不向皇帝请示。蓝玉蓄养了几千奴仆义子,纵容这些亲信为所欲为,欺男霸女,强占民田,御史苛责问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要让他做太傅,他不领情还口出狂言说自己做太师也做得,如此一来,朱元璋对他容忍的极限也就到了。朱元璋迟迟不肯对蓝玉动手的主要原因在于,蓝玉是太子朱标的人。当年蓝玉北征归来发觉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表现异常,就对皇太子朱标燕王有“不臣之心”,让太子审慎对待。蓝玉纵然跋扈,对太子朱标是忠心不二。蓝玉是朱标的妻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蓝玉最大的保护伞死了,蓝玉就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雷,必须除之而后快。否则,新帝难以降服他。加之朱棣在朱元璋耳旁谏言:在朝诸公侯,恣意妄为,将来恐怕尾大不掉。此番含沙射影,朱元璋第一反应就是蓝玉。果然,没几个月,锦衣卫指挥突然就告发蓝玉谋逆,朱元璋立刻兴起大狱,将蓝玉极其手下,义子、义侄全部抓获,最后受牵连被杀的文武百官多达15000多人,杀了1公13侯2伯,是洪武后期最大的案子。

当朝第一名将蓝玉在被朱元璋杀掉后,剥皮填草,到处展览,最后在城门楼上挂了200多年。对元璋除掉蓝玉真正的原因无非是他军权过重,朱标死后,皇孙朱允炆年幼,尚不能震慑老臣。和他是否真正谋逆并无关系,他反或者不犯都是死。

蓝玉的死冤不冤?其实不冤,是他授人以柄,是他居功自傲让朱元璋起了猜忌,做人低调中庸是老祖宗的至理名言,太张扬必然死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