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国际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当天,广西信息通信业在南宁召开2024广西互联网大会暨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报告会,围绕国际电联( ITU )确定“数字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和全国庆祝大会主旨活动聚焦的“数字创新赋能新型工业化” 主题,探讨全行业赋能广西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近年来,八桂大地数字化潮涌。作为推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先锋力量和数字广西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电信广西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电信)持续加大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实融合、云网赋能为指引,构建新连接、打造新平台、突破新应用,赋能千行百业,让新质生产力迸发新动能,推动广西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数智”赋能 水泥行业突破“天花板”

“走进这个水泥厂时,你会感觉它不像一个工厂。”许多参观者来到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阳工厂)参观时,都会有这样的感叹。的确,它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水泥厂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同。经过几年建设,如今数字化与智能化已经渗透到田阳工厂运行、生产的各个环节。

围绕矿山管理、窑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流管理等全流程生产环节,广西电信利用 5G、物联网、数字孪生、先进分析和无人驾驶等技术,在田阳工厂推动“数智赋能”,促进生产效率、设备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显着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外景。广西电信供稿

在离工厂不远处的水泥矿山,数辆大型纯电动无人矿车有条不紊地运行着,配矿流程采用5G和三维建模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结合智能矿车调度系统调派矿车,实现铲装及运输设备一体化协同,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至100%。

同时,矿车无人驾驶技术实现智能配速、交汇停车、车队跟车、绕行避让、自动泊车等功能,视频图像、检测数据实时传至后台,技术人员在指挥中心坐镇,通过驾驶操作台上的屏幕,全面观察矿车运行情况,在必要时才会接管矿车。

在田阳工厂控制中心,大屏实时更新着生产各个环节的动态信息,石灰石、生熟料、水泥成品的产量,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等数据,均能实时呈现。工厂通过自主研发窑磨先进控制模型,结合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实现对窑、磨、余热发电的智能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智能视频监控平台。广西电信供图

整个生产过程中,智能安全管理系统持续发挥着作用,工厂在各个区域搭建了165个智能摄像头进行全域覆盖,运用5G视频和手环、安全帽、口罩等智能设备等实现实时监测。在质量监控上,工厂通过集成现场在线分析、智能化验室等检测设备,实现自动取样、制样、检测,推送检测结果到配料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达成质量领域数据全连接。

华润水泥的一组数据显示,得益于“数智赋能”,使田阳工厂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4%,人均水泥产量提升105%,设备非计划停机下降56%,质量稳定性提升25%,矿车年度运营成本下降83%,提货平均交付时间下降39%,水泥质量变异系数下降25%。

这些创新技术和智能化应用不仅帮助田阳工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如今,田阳工厂已经成为国际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引领整个水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据悉,广西电信携手田阳工厂打造的这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在工业信息化部主办的第三届“绽放杯”工业互联网专题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该项目亦入选国家5G水泥行业白皮书、中国水泥协会认证最佳实践案例。

字化蜕变 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黑色的热轧钢带经过退火,逐渐变成银白色,带着钢卷号的钢卷经过扫描,自动录入系统,钢卷的每一个细节信息,都在总控室的电脑屏幕上快速跳动。这一切,都是在一座由隔音玻璃搭建而成的总控室中全自动进行着,操作者仅需要坐在办公室盯着大屏幕点击鼠标,便可指挥千里之外的工厂生产,屏幕上、手机里,生产的每一个维度都被数字化,掌握着每一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这是位于柳州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柳钢)冷轧厂的日常写照,也是中国电信赋能“中国智造”发展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钢热轧厂的车间工人在空调环境下用5G技术操控天车在高温下作业。郑波 摄

柳钢热轧厂生产技术室计控副主任工程师莫琳琳告诉记者:“机器替人‘上岗’后,让重点环节实现无人值守,工人脱离高温危险环境,可大量减少巡检员;有了智能平台,实现全流程态势感知,可有效预防企业灾难性事故,人员安全率显著提升。”

柳钢,是广西工业制造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柳钢积极加快“5G+工业互联网”纵深发展,广西电信的多项5G创新技术已应用在该企业多个生产环节。除了有“眼观六路”的机械手臂,还有“火眼金睛”的机器人,能24小时巡检并采集数据;会“望闻问切”的机器人,化身质检“老中医”高效率检验原辅料、铁、钢的质量;“会写书法”的机器人,全自动喷印实现了每个产品的准确跟踪和精准喷印……井然有序的智能化工业生产场景,现实版的“机器总动员”实现了柳钢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运营智慧化。

位于防城港市的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隆公司)是一家年营收达800亿元的广西头部民营企业,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企业,高能耗曾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信息化水平低也是企业面临的痛点。

在广西电信的技术支持下,盛隆公司建立“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双翼起飞的绿色制造体系架构,以模块化节能数据中心为核心,以超低排放环保智能管控系统为主导,建成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生态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隆公司环保管控一体化平台是运行中。黄祯光摄

如今,盛隆公司迎来了智联万物的数字化工厂时代。厂区内建设的一张企业园区专网,将5G和光网融合,对企业生产和办公进行无缝覆盖,实现“双千兆”融合组网。在5G双千兆基础上,建设超低排放环保智能管控系统,通过环保智能管控中心平台、环保分布式(DCS)监测监控系统、无组织排放监测监控系统,对现有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的污染源全天候环保智能管控,真正做到了“绿色制造”。

钢铁行业有着工业制造领域丰富和复杂的应用场景,是智能化需求最迫切的行业之一。在广西电信助力下,广西钢铁行业正在向数字化工厂蜕变,向“智”、向“新”、 向“绿”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智能与绿色比翼齐飞,制造与生态便扶摇万里。

辟“智”造赛道 优势产业跑出加速度

近日,在位于柳州市的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工厂,200余台工业机器人围成一个又一个“岛”,无人物流车搭载汽车零部件在“岛”间穿行,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在此生产下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汽通用五菱精益制造车间。五菱供图

传统流水线模式通常只能生产一两款车型,但“岛式”生产可以装配多款车型。“工厂大量应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行业前沿技术。”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投产以来,精益智造工厂通过智能机器人和群控算法的应用,将传统的汽车制造工序解构重组,打破了串联式生产模式。

作为中国电信在柳州打造的第一朵“工业云”,5G+云网为上汽通用五菱的高质量发展加“数”。在上汽通用五菱智能工厂建设中,广西电信联合设备厂家,在多家测试中率先实现7×24小时安全协议不断链,成为业界首次基于5G商用网络及终端承载工业安全协议的可靠性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汽通用五菱的5G AGV小车在车间里运行。五菱供图

特别是5G AGV小车上线,成为车间里最美的风景线。之前,由于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低,时延过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AGV小车智能程度与应用范围受限。据介绍,实施5G AGV小车后,企业整体自动化率从30%提升到80%以上,运行成本降低20%,而岗位人员简化超75%,物料效率提升33.4%,更因为仓储确保最小存量高效运行,一年减少积压和库存资金3200 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信技术人员优化联合电子工厂5G信号。郑波 摄

在全国最大的汽车控制器制造基地——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由广西电信打造的5G+智能制造定制专网,延时、带宽及可靠性均满足了企业柔性生产业务网络高要求,有效解决了生产痛点,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基于5G+智能物流系统,生产车间可大范围应用AGV、智能立库等物流自动化设备,随着28台5G云化AGV投入使用,每年可节省人力资源成本300多万元。现在,5G+AOI-AI系统应用于质检环节,误报率由0.5%降低到0.01%,而目检团队从之前的180人减至90人,效率提升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G云化AGV智能小车在联电车间运行中。联合电子供图

另一家名企广西柳工,则携手广西电信完成5G智能铲装遥控装载机的远程操控全国首发。操作人员无须坐在驾驶室内,使用手持遥控器或者坐在遥控台上远程遥控装载机就能实现“户外作业”。近年来,广西柳工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目前5G远程遥控车已实现从装载机到挖掘机、一对一到一对多平台、不同车辆、不同车型的智能远程遥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程控制装载车。广西电信供图

汽车和工程机械产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也是广西传统的优势产业。广西电信筑牢城市高品质“数字底座”,为广西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以科技创新和数字技术赋能行业提“智”增效,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