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聊是什么?
当一个人对唤醒的需求和可用的环境刺激之间不匹配时,无聊就会发生。
比如听一场枯燥的演讲或看一部很长很烂的电影,人们可能会经历一种被称为无聊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
当一个人感到无聊时,他会感到不安、烦躁,很难集中注意力。
因此,无聊常常促使人们逃离现状,去追求更有趣的活动。
根据莫伊尼汉及其同事的新研究,这项发表在最新一期《欧洲社会心理学评论》上的研究总结如下:无聊可能来自一种存在意义的威胁,因此会促使人们逃避到一些不需要自我意识的行为中(例如,饮酒、电脑游戏、性冲动、暴饮暴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聊也会激发人们去追求更有意义的活动。
总而言之,人类之所以会感到无聊,是因为觉得当下没有意义、或缺乏目标。
有时缺乏意义的经验只涉及一个人的眼前的情况(像看一个无聊的电影,一本无聊的书,甚至一个无聊的一天)。
其他时候,无意义和无聊通常与生活有关——例如在我们的理想和标准中,事情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在这个意义上,无聊是有功能性的和适应性的,激励我们追求更有挑战性,刺激和有意义(与个人价值的目标一致)的活动。
为什么无意义感和缺乏目标会导致无聊的产生呢。主流的解释是“存在逃避假说”。
存在逃避假说认为,人类在活着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最终会死亡的这个困境。为了应对这个困境,人类试图通过文化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面,做到不辜负特定的世界观所设定的价值标准,可以获得某种象征性的不朽承诺,如中国文化里面的“流芳百世”,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们会不断去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和生活是否符合所认同的文化或信仰世界观和价值标准。
当认为不符合的时候,便会产生存在无意义感与无聊。
因此,无聊是一种常见的经历。
然而,无聊倾向与存在的无意义有关,也和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例如焦虑、抑郁、强迫症、躯体化和人际敏感的症状。
尽管人类通常会避开意义的威胁(例如,通过分散注意力),但一旦他们被迫面对意义的威胁,他们会采取各种应对策略。
人们会使用不同的策略来克服无聊和抵御无意义感,而且这跟人的自尊有关。
一般来说,高自尊的人对自己的处境有更多的掌控力,他们倾向于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例如,解决问题);他们倾向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做义工,怀旧、反思)来应对无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他们试图按照自己的文化或信仰世界观和价值标准去生活。
而那些低自尊、世界观脆弱和不连贯的人,或者那些被迫接受他们无法控制的情况的人,更有可能使用更多的情感聚焦方式来处理无聊和无意义的事情。会倾向于选择一个更简单的策略——“麻木”,即减少自我意识。
这些逃避麻木策略包括从事某些享乐的基本行为,或者进行无意识的社交活动。例如是性,吃,喝,玩电子游戏,在线互动(匿名)。
不用说,对于无聊和有意义的威胁,生存逃避并不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从长远来看。像暴饮暴食、性上瘾(例如,看太多色情片、滥交)、过度赌博、盲目顺从、以及其他为了逃避无聊而做出的冲动和冒险行为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简而言之,逃避无聊和生活中缺乏目标会导致恶性循环,需要越来越频繁地逃避自我意识和“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