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的空军和海军部长收到一封11人的联名信,信中写道,如果美国和解放军开战,美军将面临“可怕下场”。值得注意的是,这封信对美方而言,并非简单的警告,在背后还有隐藏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F-35战斗机

日前,美国国会多名议员联名上书,向美军高层发出严重警告。联名信上,议员们针对中美两国在印太地区的潜在军事冲突展开分析:根据近期美方的军旗推演,如果美国在印太地区与中国爆发武装冲突,那么美方的前景“十分可怖”。美军战机甚至来不及起飞作战,就会在地面上损失90%。

信上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十分脆弱,存在着明显的安全缺陷。相关地区的大部分军事基地,并没有构建任何保护结构,美军战机暴露在基地之上,没有搭建合理的飞机掩体,况且,为更好地执行战机的日常维护工作,美军战机通常距离较近。

一旦中美双方爆发冲突,那么中方的武器装备,足够对美国战机进行毁灭性打击,美国基地的空中防御系统和反导系统在解放军的攻势之下,将会很快失效。

届时,对于美国空军力量来说,将产生可怕的后果。美军航空资产将大幅度折损,关键资源无法动用,后勤保障工作也会迅速被切断,最终导致美国在国际社会中应对冲突的能力大幅锐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驻日美军基地——横田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封联名信特意提到,美方如今在印太地区的部署急需加固。防御设施、基础设施都面临着很大问题,但相关的军事建设资源分配极少,五角大楼目前只拨出了2%的建设预算,这是远远不够的。

此话一出,这封信的真实意图就“图穷匕见”了,也就是说,美议员洋洋洒洒,大炒“中国军事威胁论”,并非完全出于美方战机的安全考量,而是为了获批更多的国防预算。

实际上,美国近来炒作中国威胁论,多半只是想要更多的国防预算。近年来,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美国对此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担忧与关注。一边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另一边,则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赶上来的中国。

尽管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客观比较下,中国的军事实力仍然落后于美国。在隐形战机、卫星通信以及网络作战领域,美国都保持着领先地位。

比如F-22和F-35这两种第五代战斗机,它们的隐身性、机动性和信息融合能力,将空中作战的概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虽然近年来在歼-20和歼-31上取得了进展,但在实战经验方面,与美军还存在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20战斗机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军事进展的不同,还有一部分在于军费的预算数额。以2023年为例,国际智库报告显示,美国2023年军费支出占全球总额37%,是全球最大军费支出国,去年军费高达9160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了2.3%。

中国军费则占全球军费总额的12%,数值为2960亿美元。两相比较,美方在这一方面可以说完全占据上风。尽管如此,美国国内对“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炒作却日益高涨。

这种炒作并非无的放矢。首先,它为美国巨额的军事开支提供了合理化的依据。历经数十年,美国的军事预算居世界首位,以确保其全球战略利益不受威胁,同时保持其军事优势地位。

面对中国等国家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美国有必要继续扩大其军事预算,以应对潜在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军事威胁论”无疑是促使美国民众和立法机构,支持更多军事开支的最佳借口。

此外,“中国军事威胁论”也是美国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的一种手段。通过夸大中国的军事威胁,美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继续扮演“全球警察”的角色,为其介入其他国家事务提供正当化的理由。而这一过程中,美国的军工企业和军事部门,均能从中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福特号航母

然而,这种以夸大威胁为手段的做法,不仅加剧了国际间的紧张关系,也可能导致军备竞赛的加剧,对国际安全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需注意到,美国政府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军事领域,可能会忽视社会的其他更为迫切的需求,如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最终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

总的来说,尽管美国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表示担忧,但“中国军事威胁论”的频繁炒作,背后更多的是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量。面对这一现象,需要各方保持冷静和理性,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而不是被利益驱动的言论所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