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家与《红楼梦》的联系还远不止乾隆朝的恽珠一例,乾隆朝阳湖派古文的开创者恽敬(1757-1817)更是率先批阅《红楼梦》,开评论《红楼梦》的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恽敬和《红楼梦》的不解之缘

恽敬,字子居,号简堂。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做过富阳,瑞金知县等,著有《大云山房文集》。恽敬酷爱《红楼梦》文笔,用四色笔批校,堪称是从文学角度评论《红楼梦》的名家先驱,可惜其书未能出版行世

据李葆恂《旧学庵笔记》记载:“往在鄂省,闻阳湖恽伯初大令云,其曾桓子居先生有手写《红楼梦论文》一书,用黄、朱、墨、绿笔。仿震川评点《史记》之法,精工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恽伯初是清末民初湖北来风县令,是革命家恽代英的祖父,与恽敬都是武进恽氏家族的成员。这条文献说的便是清代闻名天下的“阳湖派”古文的开派者。常州人评论《红楼梦》者还有清末的武进人陈范,号蜕庵,其《陈蜕庵先生文集》有论红文章3篇。

昌星坦的加入 续书《后红楼梦》的诞生

《红楼梦》问世以后,续书与补作者甚多,而间世最早的便是写于乾隆朝末年的逍遥子后红楼梦。这一部作品的质量最佳,也引领了当时对《红楼梦》的续写热潮。

清左辅《念宛斋书牍》卷二有《与昌叔讷》一札:"壬子之秋,浙中握别,忽忽六年…-蒙示手编《后红楼梦》,大补前缘缺陷,且足下以此效莱舞,至性中存,阅者诧为才人闹笔,并有雌黄,浅之乎议足下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话从某种意义上,也证实了"毗陵七子”之一的阳潮人吕星坦(字权讷)便是《后红楼梦》的作者“逍遥子"。其书是红学史上首部续书,开启了清代《红楼梦》的续写、仿写大潮。

陈键《樗散轩丛谈》说《红楼梦》的作者有人说是"常州某孝廉手笔",其实是误把《后红楼梦》当成了《红楼梦》。

红楼戏的崛起 仿《红楼梦》的创作

若干年后,吕星坦的女婿陈钟麟(苏州元和县人)创作出清代篇幅最长的红楼戏《红楼梦传奇》。翁婿两人一个续写,一个改编,堪称《红楼梦》传播史上的一段佳话

此外,与兄长张惠言一起倡导"意内言外”,而开创“常州词派”的张琦,其所创作的传奇戏《鸳鸯剑》疑似描写柳湘莲与尤三姐的红楼戏,也提到了这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有清人徐子冀杂剧《鸳鸯剑》,与张琦的《鸳鸯剑》不同,但其书有常州友人恽嘉作的序:"甲午(道光十四年,1834)客游桃北,祝司马款留植桂轩,二三知己晨夕清谈,梦道人出所著《鸳鸯剑》传奇付观,乃知有先我而言,诚哉,实获我心焉。于是棒读再三,拜服靡已。”

道光朝游寓京师与粤西的常州人陈森,所作小说品花宝鉴与传奇《梅花梦》,分别师法《红楼梦》与《后红楼梦》等。可见清代常州文坛与《红楼梦》关系的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署名为“毗陵绮缘”者撰有《红楼余梦》,原刊于《小说丛报》民国6年(1917)第9期,今收入《红楼梦续书短篇集》内。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吴惜”条记载其同治十年(1871)生。江苏武进人。字绮缘,所著多署此名,室名有“忆红楼”等,又字起原,参加南社。著有《冷红日记》《反聊斋》等6种。他在《红楼余梦》结尾提到“挡著《反聊斋》”,可证《红楼余梦》作者“毗陵绮缘”便是吴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