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自主航线已规划,飞行高度设置完毕,信号连接正常,可以起飞!”5月16日,在500千伏南五Ⅰ路线路巡检现场,无人机在巡检人员的操控下腾空而起,按照规划的航线自主巡检。无人机利用高清摄像头全方位、高精度检查线路设备情况,多角度拍摄图像并储存记录。

据介绍,漳州核电500千伏送出工程线路总长143千米,铁塔315基。今年是该条线路自2023年投产以来首次综合检修,检修人员需要完成全线导线走线、登杆检查、绝缘子清扫、缺陷处理等工作。

如此大的工作量若仅靠传统人工巡检,存在巡检盲点多、消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工作质效较低。福建送变电公司巡检人员大力探索无人机拓展应用领域,利用无人机通道激光扫描及三维建模作业、“无人机+精细化巡检”等高科技巡检新手段、新方式,将巡检效率提升了3倍。

当日巡检的线路位于漳江出海口,日常江面最大瞬时风速可达到7-8级。在风速强烈的环境下,无人机自动调整姿态保证稳定飞行,在预设的悬停点位置观测排查附件是否缺损、导线是否断股、螺丝是否松动等情况。线路延伸进深山,树竹生长茂盛。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对线路通道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扫描,采集到的影像数据通过空间三维解算形成三维点云数据,在线路交叉跨越、线树距离测量等应用场景精度可达到厘米级,相比传统人工巡视,提高了线树隐患及缺陷的发现率。

“无人机自主巡检可以根据不同塔型科学规划巡视路径,实现自主起飞、返航、降落和精细化巡检,在巡检难度大的跨江、山林等区域,优势更加明显。这项技术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巡视质量和效率。”巡检人员韩超群说。

据悉,本次巡检的漳州核电500千伏送出工程可满足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机组——漳州核电1、2号机组(装机容量2000MW)的电力安全稳定送出需求,可为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最大输送1.5万兆伏安的清洁能源,有利于福建打造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双碳”目标。(严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