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被誉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残忍、灰暗的大清洗运动。

大清洗运动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一手掀起的,从1934年开始直到1939年才结束,而仅仅在1937年到1938年被处死的人数就达到了681693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大清洗运动所波及的范围几乎涵盖了苏联的党、政、军、文化,以及工农所有领域,大批的苏联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都被以各种名义逮捕、枪毙,而由此造成的苏联社会的恐慌和动荡蔓延许久。

对于这次造成上百数十万人的清洗事件,有人认为是斯大林对苏联犯下的最大罪行,但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这次大清洗事件,苏联不可能在40年代跟德国法西斯的较量中获胜,避免了亡国灭种的下场。

那么,斯大林炮制的大清洗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到底是对还是错?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

«——【·斯大林的困境·】——»

可以说,苏联大清洗之所以产生,起初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外界想象的斯大林为了防止即将到来的战争而一手将国家和政党全部团结在自己周围,说到底,斯大林最初发动“大清洗运动”纯粹是为了个人的权力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斯大林经过权力角逐已经登上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位置,看似是大权在握,一手遮天,但实际上斯大林的地位远远没有外界想象地如此稳固。

一来,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并非是纯正的俄罗斯人,这让他在一众多数俄罗斯人占主要地位的俄共中央最高层中并不具备优势。

二来,斯大林性格比较粗鲁、暴躁。斯大林虽然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确实有甘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精神,但斯大林性格太过狠辣,远不如基洛夫、托洛茨基等一众温和的文人理论家名声好。

可以说,斯大林从始至终都不是伟大领袖列宁心中的接班人第一人选,也并非是党内多数党员同事的最佳之选。

因此,斯大林最终能够接过列宁留下的位置,靠的不是人心所向,而是阴谋、打击报复等见不得人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从斯大林登上最高领导人之后,可以说党内仍然有大批同志并不认同他,甚至不乏一些想要将他从最高领导人位置上赶下去的反对派。

而为了将这些反对派跟过去的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旧反对派”有所区别,这些人也被称为“新反对派”。

1934年,在苏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新反对派反对斯大林的声势达到了高峰,这些人私下里商量要将斯大林从最高领袖位置上赶下去,而换上比较温和的基洛夫来执政,并且声言后者更年轻和具备政治才华。

其实,作为苏联政坛的重量级政治家之一的基洛夫虽然也看不惯斯大林的执政风格,但对于要将他赶下台的想法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因此,当新反对派提出这个想法之后,基洛夫本人也感到不可思议。

而新反对派的这些举动自然也被斯大林通过见不得人的渠道知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的苏共17大代表大会上,令斯大林怒火中烧的一幕出现了,这也彻底宣告了新反对派末日—大清洗运动的到来。

«——【·掀起“大清洗运动”·】——»

因为在接下来的投票环节中, 作为一国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竟然得到了270张反对票,直接让他的排名掉到了最后,而斯大林的对手基洛夫却只得到了3张反对票,整整比斯大林少了267张。

这个结果让斯大林感到了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他十分清楚如果再不动手,接下来他这个最高领袖的位置恐怕就得换人了,而一旦失去最高领袖的位置,以后的下场又能好得了哪去?

再说,对于斯大林这种冷血、残酷的统治者来说,任何一个对自己统治地位有威胁的隐患,他都要不遗余力地予以清除,更何况当时的政治氛围对于他来说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斯大林并没有马上动手,他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能够将所有的反对派统统打倒的机会。而一年之后,基洛夫的“遇刺事件”终于让斯大林找到了借口和理由。

“基洛夫遇刺事件”直到今天仍然是个谜底,尽管犯罪凶手早已被逮捕,并很快就被处以枪决,尽管凶手犯罪的理由仅仅是基洛夫私生活的不检点。

但从事后斯大林的一系列行动来看,他显然不想让事件的原因是如此简单,至少在理由上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基洛夫遇刺后,斯大林很快就抵达了出事地点列宁格勒,并用外界难以置信的动作火速枪毙了凶手尼古拉也夫,当然,杀人凶手虽然伏法了,但绝不意味着此事到此就结束了。

因为很快就有一场席卷苏联全社会,持续时间达到数年之久的大清洗运动展开了。而理由则是斯大林认为基洛夫的死亡是反对派对国家领导人的有预谋的暗杀事件,而基洛夫不过是开始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苏联国家宣传机器火力全开,在整个苏联社会都弥漫着为基洛夫报仇的氛围,整个苏联社会民众都被挑唆了起来,支持揪出刺杀基洛夫背后的凶手、卖国贼、叛徒。

在苏联社会民意的要求下,斯大林趁势开启了针对反对派的“大清洗运动”,为了能够达到对反对派赶尽杀绝,斯大林甚至一度在没有经过政治局讨论的情况下擅自修改了苏联的刑法。

而修改的主要内容就是“有犯罪动机的人和已经犯下恐怖行动罪行的人必须在10天之内审理掉。一旦出了判决书,任何人都不能继续上诉和求情,要是有人被判了死罪也要立刻进行枪决。”

这个刑法也被称为“基洛夫刑法”,而从这些内容来看,接下来将会发生何种恐怖的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恐怖的杀戮·】——»

改完刑法之后,有了法理依据的斯大林马上就叫来了内务委员会的头头雅戈达,让他把基洛夫的死亡事件往新反对派身上推,而心领神会的雅戈达马上就按照斯大林的授意开始了对新反对派的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苏联高层斯大林的政治的对手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统统遭到了逮捕,并很快被执行了枪决。

但这些都仅仅是开胃菜,斯大林的打击范围远不是有潜在威胁的政治对手这么简单。大清洗运动很快就从高层蔓延开来,仅仅在1936年到1939年,全国的党员中就有一半被逮捕。

而参加第十七次党代会的1966名代表中就有1108人被捕,十七大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98人被逮捕。

如果说刚开始的斯大林只是为了打击自己的政治对手,而如今来看,所有人都低估了这位独裁者的报复心理,看看上面的数字,相当于在17次党代会上让斯大林蒙羞的所有参会人员几乎都被“一网打尽”。

而大清洗的范围也逐渐从党、政领域扩大到军事、文化领域,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内的一大批军队高级军官被指控为“反苏军事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很多科技文化巨人,包括经济学家康得拉季耶夫和恰亚诺夫、生物学家瓦维洛夫、作家巴别尔、植物学家米歇耶夫、坦克设计师扎斯拉夫斯基,以及喀秋莎火箭炮的发明家朗格马克等等才华出众的人才,都被逮捕处决。

更不用说清洗最严重的党政领域,1919年到1935年先后选出的31名政治局委员,就有20人遭到了杀害。

而1923年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后选举出的七名政治局常委中,除了早逝的列宁外,斯大林将剩下的五个人全部置于死地。

而全国各地的省一级的党委书记以及基层党组织的书记中,这种被任意逮捕的情况更加严重,很多人在未经公开审判的情况之下,就被处死或者流放。

而仅仅在几年的大清洗中,全国各地的古拉格监狱中就被关押了将近120万犯人,仅1937年到1938年就有将近681693人遭到了枪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苏联大清洗中不仅对于所谓的“叛徒”处以极刑,连坐、滥杀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比如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家人就惨遭到了牵连。

很多人认为大清洗运动到了1939年就结束了,实际上清洗运动远远没有结束,一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后,大清洗才彻底宣告结束,可以说大清洗运动持续了整个斯大林执政时期。

而苏联大清洗期间究竟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对于这个问题,直到现在都没有固定的答案,根据苏联官方给出的数字,这个答案在350万到450万之间。

而俄罗斯民间给出的答案是在2000万之巨,但不管哪个答案,都毫无例外证明了苏联大清洗的残酷、血腥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苏联大清洗究竟给苏联带来了什么?对于斯大林这种残忍的做法,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

«——【·大清洗的后果·】——»

斯大林一手发起的大清洗运动无疑给整个苏联社会造成了可怕的后果,最直接的就是在随后的苏德战争中,因为大清洗给军队造成的灾难,一度导致苏联根本拿不出能打的将领,从而在战争开始的时候被德国几乎给“平推”。

而即使是打赢了二战,拿到了德国人的高科技技术资料,但由于苏联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导致根本无法消化这么高精尖技术,最后白白便宜了美国。

可以说,大清洗导致了苏联几乎所有的精英都被消灭一空,要不是在老天爷的帮助下,苏联后来在接下来的二战中就要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严重的是在大清洗运动中苏联的民众上至高层下至普通民众,无一不是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使得所有苏联人民长期生活在恐怖阴影之下,造成了严重心理压抑。

但也有人对斯大林挑起的大清洗运动持有不一样的见解,甚至不乏一些正面的东西。

比如,正是由于这次大清洗才让整个苏联社会达到了空前一致,在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氛围中,斯大林的个人独裁能带领国家民族一致打赢这场生死存亡的战争。

再者,正是在斯大林强硬的手段之下,才使得苏联在短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这对于接下来打赢这场国运之战,包括后续在二战后争霸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人眼里,斯大林是个暴君无疑,但在当时的国际社会战争阴影下,他们认为斯大林的个人这种行为还是应该给予宽容的一面,毕竟,没有这位独裁者,苏联根本不可能打赢跟德国的战争。

但无论怎么样,这场大清洗运动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对于苏联人民来说,是一场永远埋藏在心底的痛,也是苏联历史上永远抹不开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