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已去,夏已来

四季变换总能带来

无数令人惊喜的景致

立夏时节,那漫山遍野的野菜

是大地的馈赠

每一种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槐树花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五月的槐花又开了!是这样的熟悉和亲切!

高大的槐树上,白亮亮、毛茸茸的槐花挂满了树冠。每一穗花都有几十个花苞,像一个个倒挂的金钟。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一个个小茄子。微风吹拂,空气里立时弥漫着香气,让人说不出的熨帖畅快。

那淡雅略带甜味的花苞也总能吸引人们烹制出令人神往的季节美食。

这时候没有谁会客气,人们采摘下鲜嫩的槐花,摘下一瓣放进嘴里,甜丝丝的香味就会萦绕唇齿。用槐花蒸包子、烙槐花油饼、凉拌槐花等,美味无比。

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等功效。在品尝它的同时,也将健康吃了下去,营养又美味,何乐而不为!

中医认为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从西医的角度看,槐花含芦丁、槲皮素、鞣质、槐花二醇、维生素A等物质。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

槐花虽然美味,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由于槐花比较甜,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多吃。粉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过量食用。同时,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食用槐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桑叶

此时节,人们不但吃花,还吃叶呢。

正值桑树发芽长叶时,叶芽儿见风长,不几日满树都是层层叠叠的绿叶。

初长的桑叶,每片都生有小齿,但它并不扎人。幼幼的叶脉像小小的雪花,叶片像小孩的手掌,小叶柄像一支牙签。春风一吹,桑叶扑扑簌簌摇曳,沙沙沙的声音仿佛蚕儿吃食。

又过几日,经过了一场喜雨,桑叶被滋养得格外柔滑,正是最佳的时令食材。

桑叶入肴,味道极其鲜美,吃起来也是软嫩无渣。因此,桑叶也一直被视为餐厅里的上乘野菜。

桑叶的吃法十分多样,煲汤、蒸制、做馅皆宜。

凉拌桑叶柔嫩清爽,食之令人耳目顿明;

桑叶与高汤相辅相成,尽显鲜甜之味;

如果佐以五花肉、韭菜等,用作包子、饺子的馅料,更是荤素相宜,吃过才知竟可如此味美。

桑叶的用途很大,鲜嫩的幼芽可食用,长大后翠绿的叶子可养蚕,完全成熟后可用来泡茶。中医认为,桑叶还具有药用价值,味微苦涩,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等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桑叶有助于抗菌、降血糖。

不要小看桑树,它不只有美味的桑叶,果实桑葚也是桑树满满的诚意。桑葚为落叶乔木果实,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葚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桑葚被称为“民间圣果”,具有降脂降压、健脾养胃、乌发美容等功效。

面朝桑园,在季节的交替中,细观略显粗糙的桑葚树,没有柳树的高大,也没有芍药的耀眼。然而,它的朴实无华,和对土地一贯的忠诚与执着,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也能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齿苋

农村里长大的孩子,哪一个不认识马齿苋呢?

菜园里,它会从韭菜的间隙挤出来;

乡间路边,它和蒲公英相依相伴;

果园里,它“见缝插针”,歪长在垄沟沿上,恰好有阳光和雨露经过的地方;

就连弃用的花盆里,有时候也能看见它的身影。

拎起篮子出去,一刻工夫就能挖上一大篮,实在不是什么稀罕物。而这样的野菜,在过去被穷人当作活命宝,也称活命菜。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很多,如马齿草、马齿菜、长寿菜、耐旱菜等。其茎下部匍匐,四散分枝,上部略能直立或斜上,肥厚多汁,绿色或淡紫色,全体光滑无毛。马齿苋适应性非常强,耐热、耐旱,无论在哪种土壤中,都能旺盛生长。过去,每到青黄不接时,人们便将马齿苋当作充饥之物。

近年来,马齿苋作为一种既有营养价值又有保健作用的绿色植物,颇受人们青睐。直接食用马齿苋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拌凉菜、炝菜、辣菜和煮食。

现在的人们吃腻了大鱼大肉,也喜欢吃上一盘马齿苋,那酸酸滑滑的滋味里,有童年的酸涩,也有绵绵的乡愁。

如今人们不仅食用它,而且发现其具有清热解毒之功,特别对菌痢脓血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不过,世间万物均有两面性,马齿苋亦是。灾荒之年,赖以果腹立下疗饥之功,缺医少药之时,治病救人无数;但其毕竟是寒凉之品,味道虽好却不可过量食用,否则会伤及脾胃,脾胃虚弱者及孕妇更应忌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藜,这个名字人们可能感觉陌生,但一说起灰菜,则无人不晓。不错,灰菜的学名就是藜,是一种人们经常食用的野菜和利湿杀虫的草药。

藜为藜科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有飞扬草、灰苋菜、灰藜、灰蓼头草、灰菜、灰条等别名。

《救荒本草》中将藜称为灰菜:“生田野中,处处有之。苗高二三尺。茎有紫红线楞。叶有灰。结青子,成穗者甘,散穗者微苦。性暖。生墙下、树下者,不可用。救饥采苗叶煠熟,水浸淘净,去灰气,油盐调食。晒干炒食尤佳。穗成熟时,采子捣为米,磨面作饼蒸食,皆可。”

《群芳谱》中称灰菜为“藿”,专指灰菜中的红心者,又称胭脂菜、鹤顶草,“嫩时采叶,滚水焯熟,香油拌为茹,颇宜人,能涤肠胃。”典籍所记载灰菜的吃法与现代的吃法基本相同。灰菜幼苗和嫩尖可以食用,不仅味道鲜美,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灰菜还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具有清热祛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等作用,全草皆可入药,常用于治疗痢疾、腹泻。

藜,性味甘、平,微毒,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幼苗。

有人食后在日照下裸露皮肤部分即发生浮肿及出血等炎症,局部有刺痒、肿胀及麻木感,少数重者可产生水疱,甚至并发感染和溃烂,患者有低热、头痛、疲乏无力之感。

所以,人们在食用前必须将藜开水焯熟,冷水淘净,否则吃多了易中毒浮肿,引发日光性皮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鹌菜

长长的直立花茎,开出的黄色小花漂亮异常,花朵和蒲公英极像,简直像得叫人无法分辨。这种开黄花的植物就是黄鹌菜。黄鹌菜,“鹌”,其花形小,取其小之意,“菜”是因其嫩芽、茎、花蕾皆可食用,故称之。

黄鹌菜有苦味,《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记载:“此草(黄鹌菜)与荠苣齐生,而味肥俱不如,彼为膏梁,此为草芥矣!”看来黄鹌菜在味道和体量上都不占优势,不为人所喜爱。

其实黄鹌菜很好吃,食用时用盐水泡一下,再用沸水焯一下,可以去除苦味。炒菜配以肉丁、蒜泥,翻炒几下即可出锅,过熟会失去本味,吃起来不但没有异味,而且非常鲜甜。

黄鹌菜还可做成豆沫球蒸食,又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掰上一块放到嘴里细细地咀嚼,便可感受到一股来自大地的温情,让人心满意足又充满力量。

将黄鹌菜的花蕾连梗采下,切段腌可制成泡菜,也可油炸后食用,盛盘出来,黄灿灿、绿油油,光视觉上就颇有美的享受。其实黄鹌菜真的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苦,甘淡适口,吃过一次,你就会爱上它。

黄鹌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黄鹌菜中富含膳食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C、常量元素钾、钙、钠、镁、磷及铁、锌、铜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黄鹌菜的全草或根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感冒、咽痛、乳腺炎、结膜炎、疮疖、尿路感染等疾病有着较好的药用价值。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初夏的时光已然来到了身旁,从岁月深处而来的野菜,不但唤醒了我们的味蕾,更悄悄惊艳了时光。

或许,食物在味蕾之间绽放过的痕迹,就是人们刻意想把这份短暂封存得久一点,好让春天慢一点。而那一箸间,鼻息间的野味,唇齿间的鲜美,全都是春天曾留下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根据梁善勇所著《百味本草的前世与今生》一书整理而成

签审:王妮娟

审核:于军涛

文案:胡思慧

编辑 : 邵楠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文中部分图来源于网络

“中国荣成”微信公众号送福利啦~‍

(5月6日—5月12日)

福利是U盘一个

威是威风凛凛的威

Wonder Rose云朵玫瑰茶艺师姜铭瑜

李明成

月之守护

本期福利:U盘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在本周任一文章下方点击“赞”“在看”并留言(受小编青睐的留言将会被精选,注意:微信后台规定只能精选100条,早评早选哦),即有机会获取福利。

2.“留言”获得越多,获赠机会越大。

注意事项:

1.本周共发放5份。

2.获奖名单将于下周一公布,请保留好点赞、在看、留言截图,届时小编将回复您领奖方式。

3.每人限领一份,赶紧参与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