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万的工程款全部收到了,我们真的没想到法院的诉前调解这么快、这么好,谢谢调解员帮助我们要回欠款,解决了我们公司的大难题!”近日,城西法院立案庭诉前成功调解两起涉企案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帮助企业顺利索回工程款、材料款共计285万元,青海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将“法院公正高效、助力企业发展”“依法调解、拔丁抽楔”的两面锦旗送到了城西法院,以表达对法院诉前调解机制的肯定和对特邀调解员的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青海某科技公司与某路桥公司先后签订《照明工程施工合同》《路灯采购合同》,由该公司建设路桥公司承包的道路工程中的照明项目。2023年9月,工程顺利竣工验收,科技公司多次索要工程款,但路桥公司以甲方未支付为由迟迟未支付工程款,科技公司资金周转十分困难,无法发放员工工资和材料款,公司陷入困境。2024年3月底,科技公司起诉到城西法院,要求路桥公司分别支付工程款165万元、材料款120万元并支付利息,经过科技公司的同意,当日两个案件流转到城西法院涉企纠纷诉前调解团队。

“285万元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如果不能尽快追回,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支付员工工资、材料款,不仅影响公司正常经营,还会引发衍生诉讼。”收到材料后,城西法院特邀调解员王红丽与指导法官认真分析案情、讨论调解方案,并决定采用“两案同调同跟踪”的方式开展诉前调解工作。调解员联系到路桥公司的项目经理康某,康某表示公司大额资金审批流程周期较长,需要逐级向公司总部申请,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工程款,但调解员没有轻易放弃,立即联系路桥公司武汉总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番努力终于联系到了路桥公司的财务总监,细致陈述科技公司面临的困难,精准分析诉前调解失败带来的弊端和诉讼成本,逐步缩小双方的分歧,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个月内支付120万元货款优先支付员工工资,同时缩短资金审批时限,尽快支付165万元工程款的调解意向。

调解意向虽然达成,但督促履行工作没有结束。经过诉前调解团队的跟踪督促,4月28日120万元支付到位,科技公司及时发放了拖欠的员工工资,但两家公司在工程款支付问题上又发生争议。眼看调解再次陷入僵局,调解员转而联系到工程发包方,了解到发包方即将向路桥公司拨付工程款时,随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反复磋商建设工程的补充协议,明确工程款支付条件和时间。调解过程十分艰辛,但“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最终赢得了双方的认可,5月初路桥公司分多次向科技公司支付了165万元的工程款,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便捷高效的诉前调解,不仅有助于企业解决纠纷,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促进市场主体向好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两起案件的圆满解决,是城西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缩影,也是坚持能动司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城西法院将继续树牢“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做实诉前调解,深耕诉源治理,及时回应企业诉求,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城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