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来源广泛,包括化工、冶金、制药、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以及养殖、垃圾填埋等领域。其特点是氨氮浓度高、成分复杂、毒性大,处理难度较大。

目前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 吹脱法: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控制,稳定性强,治理效果好的特点。先将废水pH值升高,把氨氮废水中的离子氨转变成分子氨,通过空气或蒸汽吹脱的形式排出。脱除效率受水温、气液比、布水负荷及pH的影响,该方法主要用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 化学沉淀法:具有工艺设计简单,反应过程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抗冲击能力强,脱氮效果好等特点,可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脱氮效果良好。
  • 离子交换法:操作工艺比较复杂,运用沸石进行载体交换,从而脱除氨氮。与其他处理技术比较,此技术更适合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
  • 膜分离法:又称逆渗透技术,具有能耗低、无污染、工艺技术先进、维护简单等特点,可保证氨氮脱除效果。反渗透是在原水通过半透膜时利用压力将其他溶质分子截留住的一种物化方法,对硝酸根离子无选择性,因此,在去除硝酸盐的同时也将其他无机盐去除,降低出水矿化度。
  •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脱除水中硝酸根,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胺化椰纤维、竹粉木炭、海泡石等。吸附法的缺点是吸附剂容易饱和,需频繁再生。
  • 生物法:硝化反硝化技术操作简单,稳定性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会根据废水的来源和特点而有所不同。以线路板蚀刻废液为例,其处理工艺流程为:混凝沉淀过滤→MVR蒸发→DI离子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