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江心洲上的铜陵义安区胥坝乡西江村果蔬种植基地,只见一栋栋西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翠绿的西瓜藤蔓郁郁葱葱,大大小小的西瓜掩映在藤蔓叶片之间,圆润饱满、长势喜人。

“我们今年一共种了20多亩西瓜大棚,目前都已经挂果,预计6月中旬就能集中上市。”承包户章来兵告诉记者,他原来一直在村里少量种植露天西瓜,产量低、收入少。2022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指导下,他从村里承包了5亩土地试种大棚西瓜,产量和收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亩均收入可达一万余元,比露天种植收入翻了一番。这让他对大棚西瓜种植充满了信心,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今年已达20多亩,大棚也从8个增加到26个。

据西江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芮训媛介绍,该村位于胥坝乡西南面,深处江心洲,原本是典型的“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不齐、环境不优,收入来源缺乏支撑。近年来,为帮助村里发展经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深入调研发现,西江村及周边的土壤等环境适宜种植西瓜,且不少村民有西瓜种植经验。但由于此前都是村民零星露天种植,未能形成规模化发展,效益低下。经过认真谋划,西江村决定将大棚西瓜作为该村特色产业,统一流转土地对外承包,并逐步构建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目前,该村的大棚西瓜种植面积已达30余亩。去年,村集体经济通过西瓜产业增收近10万元。

大棚西瓜的成功种植不仅为西江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带来了良好收益,也带动了胥坝乡其他瓜农的生产积极性,红庙村村民谷运楼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他家种了22个大棚,一个棚能收3000多斤瓜,一季西瓜的收入就有十多万元。“西瓜卖完后能休息两个月,到时再在大棚里种植冬季蔬菜,一年的收入十分可观,人也轻松些,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谷运楼说。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西瓜已发展成为乡里的特色农业产业,在西江、中洲、红庙、前江等多个村都有广泛种植,总种植面积约为1600亩。”胥坝乡农业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方显义介绍,该乡将继续加大设施大棚的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指导服务,并积极帮助瓜农拓宽销售渠道,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