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不论是感冒发烧、头疼脑热,还是跌打损伤、流血破皮,家里总是少不了备点常用药。但是,药品虽然是治病的工具,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也会变成伤人的利器。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00万人因服药方法错误而住进医院,其中至少有20万人因此死亡,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也提醒着我们,用药需谨慎。下面王药师给大家送上10条用药注意事项,希望大家都能科学用药,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注意服药时间

如今药品的体积越来越小,功效越来越强,口感越来越好,包装也越来越精美,但在说明书上服用方法一项的介绍却显得很简单,一般都是写一次X片,一日X次,有的再加上一句饭前/后服用。所以患者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药物到底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或者是进餐过程中吃。还有的药物要求一日三次,但对间隔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每8小时服用一次,以确保血药浓度稳定,如果三次都在白天服用,可能会造成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

另外,饭前服用并不仅仅是指吃饭时间的前后,而主要是看是否空腹。饭前服用的药物一般需要空腹,所以如果饭前吃了很多零食,那么就不算空腹了。

2. 不要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所以,最好是坐着或站着服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不要干吞药

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4. 不要酒后服药

在服药前后应避免饮酒,不少药物都会与酒精发生反应,导致头晕、恶心甚至休克、死亡的后果。大家比较熟知的有头孢类、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等,另外还有降压药、降糖药、安眠药、抗过敏药、解热镇痛药等都不能与酒同服,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不要掰碎或用水溶解后服用

有些人吞咽药片困难,或者是怕给孩子服用噎住,就擅自把药片掰开,或者溶解进水里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除非医生嘱咐可以掰开或溶解服用,不要自作主张。

6. 不要用饮料送药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因为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送服氢氧化铝等碱性治胃痛药,会酸碱中和使药物完全失效;送服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则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引起尿路结石。用茶送服治疗贫血的铁剂,茶中的单宁酸就会与铁结合,减弱疗效。

7. 不要多药同服

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后果难以想象,所以在就医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告知医生自己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不要隐瞒用药史,更不能随意停药换药。

8. 不要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特别是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部位,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炎症反应、阻断刺激,所以,建议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 不要服药后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期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0. 服药期间要忌口

首先服药期间一般都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不吃海鲜,像一些特殊的药物,如降压药、降脂药、安眠药、抗过敏药等不宜与西柚同服,否则会影响药物代谢,升高血药浓度,大大增加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