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

“行进中国”调研行

创新陕西丨在西工大,“霸总”这样炼成!

人民网“行进中国”陕西调研采访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学生路过工大翱翔众创空间。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可以把细胞“打印”进去的3D打印人体关节、可以自己回到“方盒子港湾”蓄能的无人机......这些硬核产品都诞生于设立在西北工业大学的众创空间

5月17日,人民网“行进中国”陕西调研采访团走进西北工业大学翱翔众创空间,这是一个面向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的孵化平台。目前已培育学生双创团队105个,注册学生企业13家。

与这些琳琅满目的科技产品和青年得志的创业故事相呼应的,是翱翔众创空间里奔流着的创新热情。记者看见这样一幅画面:这边是学生正在操作设备进行着模型制作,那边是师生正在开放工位上交流。在这些莘莘学子中,记者遇到了青音航科学生团队,他们设计的《自主可控飞行器优化设计工业软件》获得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高教主赛道金奖。此刻他们正在讨论着某项技术的革新。

早在2002年,西工大就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9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之一。工大翱翔众创空间是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经费1200余万元,并聘任了30多位企业家、投资人担任创业导师,提供商业模式、工商财税、股权设计等方面的辅导和咨询。孵化了以欧卡智舶、联丰迅声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其中,7家企业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企业获省级瞪羚企业认定,累计融资额超1亿元。(翁奇羽 王丽 李志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在工大翱翔众创空间的开放共享中心,学生正在操作设备进行模型制作。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在工大翱翔众创空间的开放共享中心,学生正在操作设备进行模型制作。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在工大翱翔众创空间的开放共享中心,学生正在操作设备进行模型制作。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在工大翱翔众创空间,青音航科学生团队正在讨论技术问题。该团队设计的《自主可控飞行器优化设计工业软件》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高教主赛道金奖。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在工大翱翔众创空间开放工位,师生正在交流。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在工大翱翔众创空间开放工位,学生正在进行项目研究。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