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凌晨,我省出现雷暴大风强对流天气,对我省部分小麦造成了点片倒伏,针对接下来小麦的田间管理,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晨阳提出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去年10月河南省小麦播种以来,因前期播种基础较好,生育期气候条件总体适宜,土壤墒情较好,小麦出苗后呈现苗齐苗匀、长势好、 分蘖 数多、成穗充足等特点,但随着小麦灌浆期的推进和粒重的持续增加,到了灌浆后期,小麦头重脚轻,遇到风雨天气容易造成倒伏。对接下来小麦的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为:

1.避免不当灌溉。灌浆期防止不当灌溉引起倒伏,特别是无明显旱情的麦田尽量避免灌溉;必须灌溉的要避免大风天气,可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

2.叶面喷肥促灌浆。可在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一喷三防”,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促进物质转运,提高粒重

3.倒伏补救措施。灌浆中前期发生倒伏的麦田通常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能力恢复生长,无需人工辅助。如因降雨或过量灌溉遭遇大风天气导致小麦倒伏,切勿人工扶直加大损失。另外,小麦倒伏后由于田间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易导致病害的发生,要在田间湿度适宜后,及时防治倒伏后带来的各种病虫害,喷施杀菌剂和叶面肥,稳定粒重,将减产损失降至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倒伏的小麦,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黄淮南部栽培岗位科学家王永华提出如下急救措施:

1.谨慎人工扶直。小麦倒伏后,茎秆会由最旺盛的分生组织处向上生长,使小麦转向直立,还能保持两片功能叶进行光合作用。但如果人工扶直就很有可能会损伤茎秆和根系,应让它自然慢慢恢复生长,这样才能降低减产损失。

2.及时进行叶面喷肥。倒伏后的小麦植株抗逆力降低,应及时进行叶面喷肥补充营养(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芸苔素1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能增强植株抗逆力、延长灌浆时间、提高小麦粒重。植保无人机作业每亩用水量不低于3公斤。

3.加强病害防治。如果没有发生病害,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也会有一定的收获,但如果发生病害且未控制导致蔓延,则会严重减产。所以一定要及时防治倒伏后带来的各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