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华东野战军对淮海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完毕。10月23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同志发出了淮海战役预备命令,宣布了淮海战役的预先设定目标:“华东野战军决定,在中原野战军的密切配合下,首先发动对黄百韬兵团的歼灭战,力求歼灭冯治安大部,随后视战役发展情况进攻淮阴、高邮、淮安一带,亦或寻机歼灭从徐州东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从而将国民党长江以北的防御体系彻底打烂,迫使国民党军队转入防御作战。”10月31日,粟裕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发报,称自己已经到达预定位置,并且将淮海战役的发动时间设定在了11月8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淮海战役前夕,粟裕与张震一起研究作战计划

但此时,国民党军队也在加紧部署所谓的“徐蚌会战”。11月4日,蒋介石派顾祝同前往徐州召开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几个兵团司令(黄百韬、李弥、孙元良等)都声称在自己的防区附近发现大量解放军部队正在有序集结。会议最后决定,国民党军队放弃海州、连云港等地,集中兵力固守徐州和津浦路徐蚌地区。

国民党军队的行动很快就被华野军区机关所掌握,粟裕判断国民党军队有固守徐州以及徐海段、徐蚌段铁路的运动趋势,此时在冯治安军队内部的地下共产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等人策划起义的行动也必须“更加积极”,整个淮海地区的趋势发展都表明,淮海战役的发动宜早不宜晚。

但问题在于,粟裕在10月30日曾经收到了毛主席的一份电报,在电报之中毛主席批评了粟裕和华野有着“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游击主义和经验主义作风,要求粟裕写一份代表华野的书面检讨报告。可军情紧急,粟裕担负着淮海战役的指挥责任,又怎么有时间写这个东西呢?于是当时粟裕就对华东局书记说道:“等打完这一仗我再写检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淮海战役前夕,粟裕向华野战士们发出总动员令

在这种特殊背景之下,粟裕毅然在11月6日决定,将淮海战役的发起时间提前至6日夜间,并且当天就将作战命令下达至各部队,随后上报中央军委。作出这样一个“先斩后奏”的决定,粟裕不仅有着洞察全局的眼光,并且还要有着胆识过人的勇气。尽管粟裕明白,这次自己的“独断专行”很有可能会再次受到毛主席的批评,但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人民群众以及党的利益,为了能够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他毅然将自己的个人荣辱置身于事外。

让粟裕感到欣慰的是,次日他就收到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回电,电文上指示:“完全同意你部的攻击部署计划,望贯彻实施,不要改变预先的作战计划。此总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但需将战况随时上报。”事实证明,粟裕提前两天发动作战的决策是正确的,后来的战役情况证明,正是这关键的两天,决定了黄百韬军团的命运。

贾汪起义:华野部队动作神速,黄百韬插翅难飞

就在粟裕下定决心迅速分割包围黄百韬兵团的时候,黄百韬兵团的行动速度却慢得令人发指。11月5日顾祝同召开的徐州军事会议结束之后,刘峙命令防守海州的国民党44军先行撤退到新安镇,由黄百韬兵团掩护,结果黄百韬兵团白白在新安镇浪费了2天的宝贵时间,等到11月7日凌晨3时,黄百韬兵团才开始向西撤退,而此时想要逃入徐州为时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淮海战役示意图

此时,粟裕命令华野全军向南分3路进军,横扫陇海路150公里阵地上的国民党守军,从四面八方方向包围黄伯韬兵团。8日白天,粟裕得知黄百韬兵团继续西撤,立刻命令华野各部截住黄百韬所部逃往徐州的退路。

就在这时,华野前委和华东局成功组织了由何基沣、张克侠策划的“贾汪起义”。何基沣、张克侠二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军队内部发展的地下党员,这时他们的身份是徐州“剿总”第三绥靖区的副司令官。该部军队的前身是冯玉祥将军领导的西北革命军29军,抗日战争之中曾经立下了赫赫战功。

淮海战役前夕,这支部队被蒋介石调往徐州东北,负责驻守贾汪、台儿庄等地,军队很多人员对蒋介石政府“排除异己”的做法很不满意,厌恶毫无意义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在该部队之中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在华东局和华野前委的帮助下,何基沣、张克侠两人冲破了重重阻碍,终于在11月8日凌晨发动起义,参加起义部队的大约有2.3万人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的何基沣与张克侠(右)

贾汪起义对黄百韬兵团的打击是十分严重的:由于这次起义,徐州东北方向门户大开,起义部队安全撤出之后,华野3个纵队的兵力迅速进入起义军防区之内直插陇海路,相继攻克曹八集、大许家等战略要地,切断了黄百韬兵团向西撤入徐州的道路。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毛主席和周恩来都十分高兴,在西柏坡举杯庆贺,毛主席还发电报表扬粟裕:“11月8日何张起义是(淮海战役以来)第一个大胜利。”

贾汪起义的胜利和华野军队的行动速度让黄百韬感到吃惊,虽然他之前曾经知道华野军队集中在鲁西南地区,但却从未想到粟裕的行动会如此迅速。此时在他撤退前往徐州的必经之路上,华野第七、第十、第十三纵队已经和从宿迁北进的第二、第十二纵队以及中野的第十一纵队南北对进会合,6个纵队的兵力直接威胁到了徐州城的安全,并且直接切断了黄百韬兵团进入徐州的“生命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淮海战役油画

为了切断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华野各纵队的行军速度至关重要,有的部队在接到命令之后,以每天60公里到70公里的速度全速前进。在路上遇到小河,战士们便拿着木板纵身跳入河中,用木板搭起浮桥,保证大部队的顺利通过。为了鼓舞行军士气,有人就用黄百韬的名字编了一个顺口溜出来:“黄百韬,往北逃,逃不掉;往西逃,没有道;东逃是大海,南逃更难逃。”

窑湾镇战役发起前,粟裕询问1纵指挥员:你们有信心歼灭敌人一个军吗?

窑湾镇,位于新安以西约50公里处,在此地南北运河与东西走向的陇海路交叉汇合,是黄百韬兵团撤退的必经之地。此时,黄百韬兵团10万余人正在急急忙忙抢渡运河,为了保障左翼安全,黄百韬命令63军作为左翼掩护。可谁知63军刚刚走出新安镇不过20里,就被华野歼灭1个师,剩余部队被华野部队紧紧包围在窑湾镇地区。

11月9日,粟裕到达运河车站,还没有来得及整理行装,就与1纵副司令员张翼翔通了电话,了解他们歼灭63军的具体计划。在电话之中,粟裕告诉张翼翔:“现在东北野战军已经歼灭了卫立煌的47万人,而平津地区傅作义所部的60万国民党军队也成了‘瓮中之鳖’,全国战场形式对我军十分有利。”随后粟裕问道:“你们1纵消灭敌人一个军,有把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张翼翔中将

粟裕知道,原先1纵的司令员叶飞因病在后方休整,因此副司令员张翼翔临危受命担任1纵指挥员,他身上的担子很重。不过,张翼翔坚定的声音让粟裕为之一振:“有!”

随后,粟裕又在电话之中嘱咐他说:“63军虽然被包围,士气低落,可他们的士兵因为长期受到宣传教育,对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并不了解,因此你们一定要注意将军事打击和政治宣传相结合起来。”经过两昼夜的激烈战斗,1纵歼灭63军1.3万余人,圆满完成了粟裕交给他们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窑湾镇战役示意图

与此同时,侥幸渡过运河的国民党100军44师刚刚走到徐州附近的曹八集,就被11纵全部包围歼灭。就这样,淮海战役刚刚开始,黄百韬兵团就被歼灭了一个军又两个师的兵力,剩下的四个军被包围在碾庄地区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