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猛将如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里,开国中将郑维山以能打而驰名,被誉为“虎将”。毛泽东对他非常欣赏,曾称赞他说:“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维山

1915年,郑维山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亲郑国祺是参加黄麻暴动的老战士,暴动后任村苏维埃主席。受父亲的影响,郑维山13岁就参加了少年先锋队,15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带着70余名赤卫队员参加了红军。

郑维山从军之初,担任徐向前的传令兵,他跟着徐向前打了很多大仗,而且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933年,年仅18岁的郑维山便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9军27师政治委员,是红四方面军中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他后来曾回忆说:“那时就是胆大,不怕死。”

1934年11月,郑维山调任红30军第88师政治委员,该师由全军的3个有荣誉称号的老团组成(其中265团有“夜老虎”之称),是红四方面军的拳头部队。这支部队在郑维山的带领下,很快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开路先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维山

1935年2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发起了陕南战役,敌军急调第49旅对我军进行阻击,49旅号称“王老虎旅”,战斗力十分强悍。上级把歼灭“王老虎旅”的任务交给了郑维山。

郑维山决定带“夜老虎”265团奇袭“王老虎旅”,为了保证行动中不被敌人发觉,他要求部队对可能出现声音的任何装备均包好和捆绑好,并以跳跃时也不出声为标准,对每个战士作了检查。

发动袭击的当晚,郑维山带领部队从敌人疏于防备的悬崖陡壁攀上敌人的阵地,如神兵天降,一下子出现在敌人面前,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一举将“王老虎旅”消灭。从此郑维山在红四方面军名声大震。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以后,郑维山在1936年底率88师参加了西路军的西征,并参与指挥了四十里铺、永昌、八坝、水磨关、倪家营子等多次大血战。最终因为寡不敌众,部队被打散了,郑维山自己也负了伤,他和副师长熊得臣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靠讨饭才回到了延安。

郑维山回延安后,进入抗大学习。1938年春,郑维山从抗大毕业后,由于受张国焘问题的影响,再加上西路军的失败,他没能到前线带兵打仗,而是被分配到了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任军事教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维山

从红军主力师的政委到一名普通的军事教员,这中间的落差实在太大了,但郑维山并未抱怨,而是尽心尽力地给学员们上好课,他传授的作战方法由于受到过战场的检验,很快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军政干校的校长孙毅很快发现了郑维山是个人才,并向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推荐了他,聂荣臻经过考察以后,才知道自己确实是大材小用了,他不仅任命郑维山为军区教导团团长,还诚恳地对他说:“维山同志,让你受委屈了,我向你郑重道个歉。从今往后,我给你‘松绑’,放开手脚好好干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

1938年底,李先念前往中原开辟敌后根据地,很快拉起了一支队伍,不久以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5师师长,第5师下辖4个旅,急需一批优秀的指挥员任旅长,李先念很快想到了自己的老下级郑维山(郑维山任红30军88师政委时,李先念是红30军政委)。

1942年,李先念来到八路军总部开会,他见到聂荣臻后就问:“听说郑维山在你那里当教导团团长?他可是个能打仗的人啊,你怎么能把他放在那里呢?”

聂荣臻回答说:“我把那个教导团当主力团使用,平时训练学员,战时执行作战任务。”

李先念又问:“能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先念

聂荣臻直接打断了他:“想要郑维山到你那里对吧?这事没得商量!”

李先念的要将更使聂荣臻意识到郑维山是个人才,他很快提升郑维山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此后在聂荣臻的栽培下,郑维山历任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冀中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郑维山改任察哈尔军区司令员。1947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等人组成的中原局,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李先念一直对郑维山念念不忘,于是他向军委建议让郑维山随刘邓大军一起南下,军委也批准了这一要求,并下达了要求郑维山南下的命令。

郑维山自然愿意南下,但聂荣臻却不愿意放他走,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罗瑞卿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调晋察冀野战军3纵司令员杨成武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委,再让郑维山接任3纵司令员,这样就可以留下他了。

聂荣臻于是将这个方案也报给了军委,朱德收到报告后,感到非常为难,他于是亲自来给郑维山做工作:“军委有命令,要你随刘邓南下。荣臻同志的意见是,这里也需要人。你看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

但郑维山坚持说:“我还是愿意南下!”

对于郑维山的反应,朱德早有预料,在此后的一个星期里,他一次又一次找郑维山谈话,总是不厌其烦,而且面带微笑,郑维山终于被他的真诚感动了,他决定留下来。

几天以后,郑维山又见到了聂荣臻,聂荣臻说:“我们共产党人最讲感情。我是真舍不得你走啊!”

郑维山也动情地说:“您对我的挽留,没齿难忘!”

在此后的解放战争中,郑维山率领3纵这支劲旅驰骋华北战场,在解放军战史上留下了一系列闪光之点。

1948年1月,郑维山奉命带领3纵攻打涞水城,傅作义闻讯后,急调第35军第32师南下支援,妄图与涞水守军里应外合,消灭3纵。35军是傅作义赖以起家的嫡系部队,下属的32师是傅作义部队中的两大骨干力量之一,曾被傅作义誉为“虎头师”,全师官兵均佩戴绣有虎头的袖标,气焰十分嚣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

郑维山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决定先消灭32师,3纵在他的指挥下,果断地向32师的纵深穿插,一举全歼了32师,师长李铭鼎在混战中毙命,35军军长鲁英麟自杀。

此战开创了解放军晋察冀战场一个纵队围歼国民党一个师的范例。傅作义因此恨透了郑维山,他曾给35军训话说:“一定要消灭郑维山的第3纵队,此仇不报,有愧于为我35军一名军人的称号!”

1948年10月下旬,傅作义派出了一支6万多人的部队,命令他们乘解放军在冀中兵力空虚,快速袭击石家庄,一举端掉位于石家庄毗邻的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指挥机关。10月25日,我华北军区情报部门得到了这一情报,并迅速报告了军委。

10月26日,聂荣臻又给驻扎在涿鹿县的第3纵队司令员郑维山打来电话说:“敌情突变,傅作义有偷袭我党中央的企图。周副主席点名要你带第三纵队立即出发,轻装、隐蔽、取捷径,以4天时间赶到满城,会合并指挥第7纵队,阻击向石家庄进犯之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人偷袭西柏坡的情报

涿鹿县离满城有500里,这一路都是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山区,而且3纵已经连续作战了7个月,非常疲惫,这让郑维山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郑维山带领3纵于10月26日下午3点出发,为了按时赶到,他命令部队全部轻装赶路,指战员们丢下了背包、米袋及一切生活用品,只剩下枪支弹药。昼夜兼程,不顾一切向前赶。终于在10月30日拂晓,提前18个小时到达了中共中央军委的指定位置。

但此时敌军的先头部队已经突破了7纵的防线,并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唐河以南突进。郑维山得知后大吃一惊,因为唐河到沙河只有45里,沙河到石家庄仅有100里,如果敌人趁机又突破了沙河的防线,那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部队已经十分疲劳,但郑维山当机立断,马上命令部队往沙河赶,终于在10月31日凌晨赶到了沙河以北的燕赵东抵村地域,并立即展开抗敌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维山剧照

3纵在的突然到达令敌军大吃一惊,因为他们4天前还在600里以外的涿鹿,怎么这么快就赶到了沙河?敌人不得不佩服毛泽东的用兵如神。

10月31日凌晨,傅作义只好给偷袭部队的总指挥郑挺锋发电报:

共军援石部队返冀,着你部克日撤至方顺桥。

敌人就这样不战而退,郑维山凭借着自己的出色指挥,顺利地完成了保卫党中央的任务。

这年12月,郑维山又带领3纵和曾思玉的4纵一起包围了新保安,准备围歼在城内的傅作义王牌35军。12月8日下午,郑维山收到了兵团的急电,电报里说:

要求你们严格而确实地执行我们的一切命令,谁要因疏忽或不坚决而放走敌人,是一定要追究责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新保安

郑维山看完以后,深感责任重大,但此时他又想到了另一个人问题:傅作义会不会派兵支援35军呢?如果他命令位于怀柔的第104军向西接应,35军和104军会合,将对战局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