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本耀司说:

  •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就算没看过上面这段话,我也一直不太赞同一个观点:

就是“过来人”口中的“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句话,表达的初衷,是说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不听劝的人;

然而我却觉得,这句话最多说对了一半。

因为你以为的南墙,没准就是人家的“转机”。

你觉得的弯路,可能是人家的理想之路。

你以为可以不撞的南墙,有的人只有撞了,才能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适合走怎样的路。

就像很多人,一面吵吵着被原生家庭束缚了,没能充分发展自我,一面又前怕狼后怕虎,害怕改变,担心自己的生活没有走向正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想说什么呢?

遭受过社会毒打的我,从中悟出的一个人生真谛就是: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社会上混,一定不要有学生思维;

在我看来,学生思维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自己不去主动尝试和反思,总是指望从别人身上获得现成的模版和流程化的宝贵建议,然后盲目地套进去,用满满的激情和斗志,来避免自己走弯路和落后。

我知道有人会说,你这口气不小啊,优越感这么强吗?

还不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你才能岁月静好;

其实还真不是。

经验,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帮人省去很多力气,规避很多风险,降低很多成本,从而让自己能轻装上阵,快速成功。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

在别人看来轻飘飘的事情,在你这就是难于上青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别人来说,很难做成的事情,在你这却易如反掌。

例如,有的人谈恋爱,喜欢请教别人恋爱技巧,这个无可厚非;

可是,有些情感大师,教给别人的,是拿捏和驯服,是如何花言巧语和故弄玄虚;

这些对于一个无所谓真诚与否的,认知水平偏低的人来说,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和做到,但是对于一个主张真诚的“硬骨头”来说,则“完全失效”。

为什么?

因为你的那套“服从性测试”,基本只适用于心智不太成熟的人,你吸引来的,拿捏住的,是一个很容易被忽悠的人;

一个内心圆满,成熟独立的人,才不会“吃你那一套”。

你盲目用一套错误的方式,吸引来的,只会是错误的人。

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假性亲密关系,只会走向分道扬镳。

还有的人,一次考研失败,一次面试失败,就开始了对自己的“PUA”,要么是听从别人的PUA;

“你没考上,是你不够努力,人家没录用你,一定是你能力不行!”

他们的思维里,有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认为,只要我努力,只要我能力强,那么我一定会成功,无论是感情还是工作。

如果没成功,那一定是我的问题,而绝不是环境的问题,更不是他人的问题。

这是我很讨厌的一种思维方式;

本来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因果,就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是什么,导致大家认为,自己不成功的原因,是千篇一律的,是完全指向自己的,是“全国统一的答案”?

在标准化的教育方式下,个性的声音,不被允许发出来,这导致大家一面疯狂内卷,一面又以极高的成本,用不断地试错,去发觉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一面在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上苦熬,一面又在自己不适合的感情和婚姻里痛苦。

然而,我想说,与其在错误和不适合的路上疯狂努力,与其盲目地活在别人的建议里,与其照搬他人的经验,与其听别人的评价;

不如你自己多去尝试,去做让自己害怕和恐惧的事(不能犯法),去和很强、水准很高的人链接,不断发现那个最本质的自己;

不要被动地,等别人往你脑子里灌“知识”,灌“经验”,而你自己却放弃了对自我的探索和实践,对自我的反思和总结

要知道,太用力的人,走不远。

真正好的感情,真正适合你的工作,真正能满足你,你能把握住的生活方式;

永远是需要你持续不断地,发自内心的,很自然的,恰到好处的投入和喜欢;

我知道自己要去什么方向,我知道自己不后悔的选择是什么,而不是为自己暂时走不到别人那光鲜的位置,而自惭形秽,或盲目努力。

说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